《小组牧养策略》16:如何做辅导服侍?

作者:小方舟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1-17 07:34:20

 微信图片_20250110143237.jpg

第16讲:如何做辅导服侍?

  基督教的辅导事工包括身体、心灵、社交、灵性等四个方面。透过服侍使被服侍者获得自由和安全感、归属感,从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耶稣的生平中,我们看到他不仅医治人身体的疾病,而且触及他们的思想、情感与灵魂。怎么作辅导工作呢?

  一、辅导向度

  基督教的辅导也称为灵性的辅导。人是因为有了灵性才有完整的人性。"灵性"最普遍的定义就是人对人生意义、及与神之相关事情的追求和经验。灵性是真我、自我认同、内在核心及圆满,是生的一部份。因此,辅导是有向度的。至少有五个向度,如下:

  1.能帮助人思考人生意义

  人往往在难处当中会反省人生,当人把良善的道德本质、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目的连结在一起寻求整合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怀疑,所以,在艰难中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生命充实圆满的地方。比如,我活着是否有意义?我的人生的目标是否有遗憾?我的生命是否完整等。所以,没有人帮助是找不到答案的。

  2.能帮助人恢复自我形象

  被辅导的人可能在身体和外貌上遭受摧毁,或者是生病和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者是倾尽全力争取而来的财富、地位和成就可能荡然无存等。于是,就厌恶自己的无能和无助,感到自卑和愧疚。人在极度患难中会有这些情绪,比如约伯就曾厌恶自己。这时候的人自我认同感较低,无法相信自己的余生会有价值。所以,需要辅导者来作心理辅导。

  3.能帮助人找到爱与归属

  患难会改变人对生命的看法。比如人生病的时候需要人给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使他不至于绝望,有助于满足爱与归属的灵性需要。人在遭患难时,可能需要更多的爱,他可能想到自己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此,只有帮助他纠正错误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才能真正找到灵魂的归属感。

  4.能帮住人学会饶恕与接纳

  因为罪的缘故,撒旦会催化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尤其在一些爱恨冲突的关系里。辅导者需要帮助他们软化过去,放不下的恩怨情仇,帮助他们在人际关系上重整,做到与神和好、与他人和好、与自己和好。

  5.能帮助人建立永恒的盼望

  人在顺遂时不会思考永恒的问题。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末世与死亡提供不同的说法和资料,这些人都曾听过,有些人可能愿意尝试以此来获得心灵的慰藉。我们的辅导的目标是每个人都要归信基督、与神建立关系、得到永恒生命、明白圣经真理而得着永恒盼望。

  二、辅导技巧

  当我们明白辅导的向度后,就知道方向、目标,就要思考该如何做才能成功。那我们该如何入手呢?

  1.了解实际情况

  在做辅导之前,尽可能地掌握被辅导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先从身边最亲近的人了解。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亲人是最了解被辅导者的情况,实则也不一定。比如,有的孩子出问题,很可能父母是最后知道的。有的是涉及到隐私的问题,往往也是最不想让亲人知道。有时引荐人还不一定是他们亲人,或许是朋友、同事等。我们可以先考虑从引荐人了解,了解他的生活圈子。比如,受过什么伤害?接触过什么环境等。然后,再从家庭背景来入手,比如家里有人信耶稣吗?有的人家里曾经可能会有拜偶像之内的罪。有的人是心理疾病,有的人是被鬼附的。总之,我们要细细分析,不要轻易下定论。这样就便于在辅导过程当中找到突破口。

  2.打开话匣子切入

  如何打开话匣子?起初可以朝一个很简单的方向开始,就是从关心生活切入。例如可以询问:"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要知道建立关系的重要性,说话要温和,给人一种信任感,如此才能让人敞开心扉。

  下面我们来看耶稣与人谈话的技巧,我们就以耶稣与尼哥底母谈话为例:

  a.面对面

  尼哥底母深夜找耶稣属于秘密行动,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导致有很多顾虑。他知道耶稣值得信任,是可以帮他解惑的,这是他提前作出分析。不然,他不会冒险去找耶稣。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会随便敞开心扉。尼哥底母需要面对面与主交谈才踏实。所以,有时作工不需要人多,人多不一定有果效。我们在辅导的时候要注意,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问题被公开,对这些人要表示理解和尊重。

  b.思想对思想

  耶稣和尼哥底母谈话的共通点是"重生"。在思想上有了共通之后就能打开话匣子。然后,再找不同点。不同点在哪里呢?不同点在于尼哥底母所讲的"重生"只在肉身,而耶稣要讲的"重生"是灵,是从灵生的才是重生。这就是思想对思想的服侍。

  曾有一个牧师与人交谈非常会切入话题。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出租车司机喜欢平安符。在看到他车里挂的、手上戴的、脖子上套的都跟"平安"二字时,就明白这个人就注重平安。所以,他就从"平安"的话题和他谈话,结果这个人就信耶稣了。所以,我们会发现,没有共同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在服侍中,我们要思考从思想入手才对。

  c.心对心

  耶稣在没有反驳没有否定的情况下,把人从错误的思想当中纠正过来,这成功取决于心对心的交流。尼哥底母能够敞开心扉是极其不易的,他自己本身就很有学问。尼哥底母第一个问题是说:"怎能有这事呢?"第二个问题的意思是:"其过程如何?这是在一步步地深入。最后,耶稣把天上的事情告诉他。事实上,尼哥底母就是在找不同对不对?我们要让人看到我们的信仰有什么不同?我们与那些心理医生有什么不同?

  耶稣这样的谈话方式不但是对尼哥底母,对撒玛利亚妇人同样是这样模式。虽然撒玛利亚妇人一开始并不友好,耶稣也能谈的很成功。无论是尼哥底母主动找耶稣,还是耶稣主动去找撒玛利亚妇人,他都抓住三个要点:面对面、思想对思想、心对心。

  3.要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安慰人的根本,是指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认知性地觉知、把握与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它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方面。我们在做辅导时一定要谦卑,要做到感同身受。要知道,在心灵上不能产生交集是不可能成功的。

  4.肢体语言的运用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例如握手、拥抱、拍肩、抚摸额头等。特别在辅导临终病人决志时,肢体语言最能给人莫大的安慰。人死亡前最后消失的是听觉和触觉,即使人在昏迷时,我们也不要放弃在耳边轻声和他谈话的机会。要继续带给他安慰和关怀,人是能感受得到的。

  肢体语言就是以实际的服侍行动来传递爱与关怀,因此,我们在每一次辅导结束后不要忘记使用肢体语言,也许在不经意间就产生了果效。

  结语:

  辅导服侍是小组中常有的服侍。我们的辅导目的是与更超越的生命建立关系的内在动力。这动力引导人寻求生命的意义及目的、个人价值、关系中的归属与连结等。灵性出现问题的征兆往往跟这个人在困苦中的心理情绪相关,所以,辅导时不要作任何的指责和批评,而是引导人自己去自我发现。最成功的辅导就是让人发现不能单单看自己的遭遇,而是看见自己有内在的能力,可以从遭遇中挖掘价值。(需要《小方舟文集》请联系17206036065)

 

 

  TAG:小组 牧养 策略 辅导服侍

【作者简介】 小方舟:原名吴建梅,雅博网编辑。江苏省连云港灌南人,江苏神学院本科毕业。自幼爱好文学、写作,信主前曾在电台、报刊等发表过文章。1999年8月31日信主加入教会并参与事奉至今。信主后立志为主写作,希望通过文字来牧养,使更多人得益处。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彼此“合不来”,还要不要彼此相爱?  上一篇:《小组牧养策略》15:探访在牧养中的重要性 打印文章   录入:吴建梅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