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同一天

作者:澳洲紫薇     来源:原创投稿 时间:2025-11-10 08:02:58

 513cadd4494b4788ed76d69258b49b13_副本.jpg

昨天(11月7日周五),是我们生命中极为特别的一天——悲与喜在同一日交织,像两条命运的河流,在心中汇成难以言说的涌动。

上午10点,我们先开车半个多小时去一家殡仪公司的小礼堂,与紫先生91岁的小舅妈遗体告别。小舅妈卧床6年,没有被送去养老院,全靠小舅和独子一家悉心照料,最后一刻才被送往医院,于10月31日安息主怀!

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快30年未见面的沈牧师夫妇。老二出生后不久,在我们短暂去过一段时间的教会里,来自台湾的沈牧师夫妇正好受聘在那里牧养教会,记得沈师母带领的诗班也很棒。后来我们搬家了,去了住处附近的其他教会。再后来,听说沈牧师夫妇出去成立了自己的教会——更新华人基督教会。我们曾经的一位员工就在他们的教会,还在教会组织的一次洗礼中受洗归主,那次她邀请我们见证她生命中美好的时刻,记得是在墨尔本的海边举行的洗礼。没想到,若干年后,小舅夫妇也来到更新华人基督教会,并且在那里扎下根,不但参加周日礼拜,渴慕真道,还参加查经小组,小舅妈因此写下了大量的读经笔记。

遗体告别后,被送去火葬场火化。他们家属还没有决定最后的处置方案,是去某处撒掉,还是买一小块墓地,或者在墓园的一面墙上永久安放。

中午12点,我们来到更新华人基督教会,参加小舅妈的追思礼拜,共同缅怀她不同寻常的一生。(详情另文再叙。)

此刻她安息主怀,我们心中有不舍,却也有一份深沉的平安。作为基督徒,死亡并非终点,而是回家的路。只是,当生命再次提醒我们“人如草,花必枯萎”,那份脆弱与短暂仍令我们潸然。

然而,夜幕降临时,悲伤的余温尚在,生活却又展开了另一幅图景——大儿子四十岁的生日聚餐。餐桌上笑语盈盈,他怀抱四个月大的女儿,眼中闪着父亲的温柔与成熟。亲家也到场,共同庆贺。灯光温暖,人情融融。(详情另文再叙。)

看着他们这一代延续生命、创造新的家庭,我们忽然感到一种循环的美——离别与诞生、老去与成长,原来是同一首生命的歌,只是旋律忽悲忽喜。

昨天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人生的全貌。生命并非一条笔直的路,而是悲喜交织的旅程。我们在泪水中学会感恩,在欢笑里领悟生命的真正意义。亲人的离去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人;新生命的笑声则告诉我们:爱与希望总在延续。

夜深时,我独坐灯下,心里很平静。舅妈已得安息,儿子步入新的阶段,我仍在这悲喜交汇的路上,继续行走。原来,人生最深的感悟,不是逃避悲伤,而是学会在悲中见喜,在喜中怀敬,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永恒的意义。

基督徒眼中的人生意义,不在于财富、成功或短暂的成就,而在于认识上帝、荣耀上帝,并活出祂的旨意。人的一生,是为了反映上帝的美善与爱,用言行让别人看见祂的荣耀。真正的幸福源于爱神、爱人、服事他人。人生不是孤单的旅程,而是与主同行、不断被塑造的过程。信仰让人明白苦难的意义,也在盼望中得力量。地上的生命只是暂时的,永恒的归宿在天家。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回到天父怀中的归途。

 

  TAG:悲伤 喜乐 追思 安息 生命 人生 意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大地上的异乡者 打印文章   录入:澳洲紫薇   责任编辑:刘长川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