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句叫人死,精意叫人活

作者:惟贤是举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5-07-09 05:14:56

微信图片_20250708195902.jpg

       字句叫人死,精意叫人活,对经典的解释非常重要,关乎人灵魂的生死。如何穿透字句,去看见精意呢?首先是要舍掉自己,除去自我的理性和认知,进入灵性的认知。这需要人有重生的信心和新生命,心眼被打开,思维有超越。因此,明白精意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本源的问题,是生命的问题。若自己总不能看见精意,就要反思自己的生命是否有问题,要深刻地认罪悔改。人若真有重生的生命,自然就有灵性的思维能力,不会再落到字句里,会看见精意。

 
  当然,理解精意还涉及到人的恩赐、本分、生命阶段的问题。生命幼小时,人不努力尽本分时,即使有新生命,理解力依然有限,也可能无法掌握精意。但生命的习性相同,气味相投,即使理解不深,对精意的原则会有敏感力,原则上不会差到太远。
 
  精意的理解是有些原则和共性的,略谈几点。经典有一个整体性的脉络,是一个救赎的故事,主角是他,而不是一个个分割的历史人物。主题是救赎历史,而非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整体性框架是约的关系,而非其他,历史过程中出现的恩典、信心、民族、国家、律法、祭祀等都是在这个框架之下展现的。约又主要分为恩典之约和行为之约两大类,将全本经典分为前后两部分。有两条主线,一明一暗地构成全书的骨架。在前约部分,行为之约是明线,恩典之约是暗线。在后半部分,则刚好相反,恩典之约是明线,行为之约是暗线。按照这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去读经典书,大致会看见精意。
 
  关于运用方面,也有几点大框架。救赎故事是有历史性、阶段性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具体的处境展现,用来说明原则,但事实与场景已经过去,今人不能直接对照引用。比如先祖时期,有很多的牛羊财富,那是当时历史背景之下,为了家族的繁衍而必须的物质条件,你不能直接运用到现在,得出顺服即蒙物质祝福的结论。比如讲以色列国,前约时代就是讲述地上的以色列国的起始过程,怎样从一人到一族,再到一国,最后消亡的过程。你不能直接和现在的以色列国对照。
 
  前约的主旨并非要说明天国在地上,反而是说地上的国不可靠,天国不可能是地上的。因为人性的软弱,律法的局限,地上的国度不可能成为天国。因此,地上的一切都具有预表性,用地上的指向属灵的,用外在的指向内在的。比如祭祀指向洗礼,律法指向灵,以色列国指向天国等。因此,以色列国具有过程性,圣殿都被摧毁,人民被流放,律法被废除,说明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被废掉了。历史要进入新的时期,不再是地上的,而是灵性的。
 
  精意理解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字句的思维是理性的、感性的、情感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精意的思维是超越的,辩证的,合一的。比如灵的引导和人自己的思考决定并行不悖,他的主权和人的意志是硬币的一体两面。当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去做出决定的时候,其实也是灵来引导我们。我们讲他引导的时候,我们自己一定会努力的去寻求。当我们讲信心的时候,也是一定有行为。当我们讲行为的时候,就一定显示出我们的信心。当我们在讲遵守律法的时候,那也一定是有恩典和大能的同在等。这种思维力是合一的,并行不悖的,一体两面的。
 

  TAG:字句 精意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请不要将“顺服”用来“信仰PUA” 打印文章   录入:王庆荣   责任编辑:王庆荣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