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作者:刘立权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5-04-01 08:20:07

 微信图片_20250330051815.png

  经文:西3:1-2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节日。清明节在2008年被列为中国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内涵既包含对生命的敬畏,也蕴含对自然的感恩,是中国人“敬祖先、重孝道”文化心理的体现。

  今年清明在公历4月4日。此时气温回升,春意盎然,适合农耕播种,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又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清明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古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运行划定二十四节气,清明代表万物清洁明净的春季景象。

  清明将至,许多地方为弘扬文明新风,倡导文明祭祀,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节日氛围发出倡仪书。信徒也不例外要做一个文明的倡导者。

  信徒过清明节是籍着节期,在追思先人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文化。老人在世时,多尽孝道,活着的孝顺比什么都强。老人逝去后,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尚,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告慰先辈。清明扫墓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表明自己的信仰,不随从世俗迷信。通过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一次墓碑等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与敬意,让清明节回归“清”与“明”的本质。要明白到已过逝亲人墓地扫墓,是敬祖,纪念祖先,是追念缅怀已逝亲人养育之恩,思念他们的嘉言懿行,美好的见证等。不要刻意回避,可带领家人子孙,参与扫墓活动,融入亲情,加深情感。讲明教义孝道与死亡的真理,羡慕仰望美好的天家。在扫墓时可唱诗、祈祷、分享。

  “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申命记32章7节)

  上古之日,历代之年的事,很多人记不起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人与事,渐渐淡忘。“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我们立于故人坟墓前,父母长辈可向子孙讲说先人的故事,故人的生平嘉言懿行,让后人思念效法,心存感恩,激励向上。

  2、清明期间扫墓不看日子、不点香、不烧纸钱、纸房,也不摆供品、不跪拜等。在仪式上可低头表示默祷敬意,表达思念之情。至于燃烛,放鞭炮,要严格遵守当地森林防火和禁燃禁放有关规定。

  “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莫过故乡人。”在外的游子,谁不想念离开的家乡。清明前后很多在外工作上班求学的游子,都会回到家乡给已故的亲人扫墓,以尽孝道。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无不让人牵肠挂肚,魂牵梦萦。?

  3、清明扫墓时,有的是家族公墓不信主的亲人,他们会在墓前摆上供品,基督徒当表明自己信仰,求得亲人们的理解,不去参与迷信活动。

  总之,互相尊重,若是能行,要尽力与众人和睦。在一起会餐时,要祷告,不可吃祭物。因为经上说:“惟有几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愿你们平安。”倘若有人不知,或过后知道,因一时的信心软弱而吃了祭偶像之物,就当立刻悔改向认罪,就必蒙赦免,得蒙保守。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春风化雨,思念绵长。清明扫墓敬祖,让我们不仅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也使通过清明节扫墓为载体,使有机会亲人一起相聚,增进情感,促进家人和睦,弘扬尊老爱幼,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文化融入我们信仰生活中,见证福音。地上是短暂的,天上才是永恒的。我们在世是如客旅寄居,但不至失望,春雨纷纷润心田,灵程路上恩典相伴,我们当思念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

  保罗说:“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人间四月天,怀人最清明。细雨亦多情,淅沥常不停。追慕先贤品,感念先人恩。思念天上事,仰望标杆行。

 

  作者简介:笔名:刘行。持守文字侍奉28年(1997至今)。用文字记录内心,当将诗章、颂词、灵歌赞美他!仰望标杆,风雨兼程。

 

  TAG:一年 一清明 一岁 一追思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你若信  上一篇:清明时节话死亡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