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出15:22-25)
摩西遭遇玛拉的苦毒之水,并按吩咐将一棵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这揭示了上帝如何在我们必经的苦毒之地,一愁莫展之时施恩,将苦涩转化为甘甜。
以色列民经历了长时间的旷野漂流,这一天他们找到了一处水源,却发现水是苦的,不能饮用。于是摩西呼求,上帝命他将一棵树投入水中,奇迹发生了:苦水立刻变得甘甜,众人得以解渴。
正如这棵树能够净化苦水之毒,耶稣的舍命之爱能够净化罪之苦毒,使人得永生。
苦水没有挪走,而是改变。
拯救总在急难后。玛拉的苦水没被挪走,而是以一棵树改变了其水质。环境并没有被挪去,而是以祂舍命的爱更新改变了。水还是水,但已经不是原来的苦水。因着使苦水变甜的更新的大能,我们能够从中找到力量和盼望。
玛拉是中途,非终点。
玛拉苦水的挑战是旷野旅程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终点。玛拉之水被允许存在,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甘甜的时刻。正如苦水在树的作用下变得甘甜,我们走义路,经历苦水之后,也会因“各各他的十架”变得更加丰盛。
祂是那位能够使苦水变甜的
“在祂没有难成的事”。祂是那位能够使苦毒之水变甘甜的,也是那位能够改变人心的。祂的爱是无条件的,即使对于那些不敬畏祂的“闲杂人”也是如此。
玛拉到以琳,苦尽甘必来。
从玛拉到以琳,真正的内在甘甜来自于对表面苦水的接受。只有当我们真正接纳生活表面的苦涩,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属灵生命丰盛的甘甜。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玛拉苦水时,也必更加坚信必有蒙恩的以琳甘甜。
这个故事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对每一个寻求真道的人说话。提醒我们,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困苦,“恩典是足够的”,以琳就在下一站。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