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面对“玛拉”之境?

作者:杨普凡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1-19 04:52:37

 2314d5bdb81215dce7d5e50a674723cf.jpg

经文:出15:22-25

  (出15:22-25)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

  摩西遭遇玛拉的苦毒之水,并按吩咐将一棵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这揭示了上帝如何在我们必经的苦毒之地,一愁莫展之时施恩,将苦涩转化为甘甜。

  以色列民在过了红海后,经历了三天的旷野漂流,没有水,这一天他们找到了一处水源,却发现水是苦的,不能饮用。于是摩西呼求,上帝命他将一棵树投入水中,奇迹发生了:苦水立刻变得甘甜,众人得以解渴。

  正如这棵树能够净化苦水之毒,耶稣的舍命之爱能够净化罪之苦毒,使人得永生。

  1.苦水没有挪走,而是改变。

  拯救总在急难后。玛拉的苦水没被挪走,而是以一棵树改变了其水质。如若生命的苦水只是挪移,那么不过是苦水在泛滥蔓延。环境并非以“挪移”之法,而是以舍命之爱更新改变了。水还是水,但已经不是原来有毒的苦水。那能使苦水变甜水的更新的大能,也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生命的力量和盼望。

  2.玛拉是中途,非终点。

  玛拉遭遇苦水的挑战是旷野人生的一部分,但它并非人生的终点。玛拉之苦水被允许存在于生命的旅程,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里甘甜的时刻。正如苦水在“一棵树”的作用下变得甘甜,我们走义路,经历苦水之境后,也会因树立在各各他的十架变得甘甜与丰盛。

  3.仰望那位能够使苦水变甜的主

  “在祂没有难成的事”。那位能够使苦毒之水变甘甜的主,也能够改变人心的苦毒,使人的心里涌出活水的江河。主爱是无条件的,即使对于那些不敬畏祂的“闲杂人”也是如此,他们也一同品尝了“天恩的滋味”。

  4.玛拉到以琳,苦尽甘必来。

  只有从玛拉才能到达以琳,真正的内在甘甜来自于对表面苦水的接纳。当我们发自内心真正接纳生活表面的苦涩,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属灵生命丰盛的甘甜。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玛拉苦水时,也必更加坚信必有蒙恩的以琳甘甜。

  这个旷野漂流的故事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对每一位旷野中寻求的人说话。提醒我们,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玛拉之境,“恩典是足够的”,以琳就在下一站。

  TAG:我们 怎样 面对 “玛拉”

【作者简介】 杨普凡牧师:雅博网作者,毕业于宏道神学院,神学学士。 持守改革宗神学立场,秉承家庭教会传统。 2007年起在北京、温州等地牧会20余年,现居温州。 著有《基督教异端史》《以此喻彼》等。 2017年开始公众号创作,以灵修辅导类文章为主要创作方向。 公众号名称:普凡见言;普凡的麦克风 本人坚信:在当下语境需要正信、原创的属灵文学激励、安慰、更新同路人,这样的文字必定可以持久造就众人。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对一个人下钩子,就是引诱邀请这个人犯罪!  上一篇:失去祝福,哭也无用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   责任编辑:耶米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