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记》:旧约中最安慰人的篇章

作者:木杉Grace      来源:随手传福音 时间:2019-09-12 09:30:07

 微信图片_20190912090746.jpg

  1
 
  路得扶持着婆婆拿俄米,两个丧夫的寡妇,衣衫褴褛地从摩押地返回伯利恒。
 
  《路得记》的开头,是这样凄惨。
 
  然而短短4章的《路得记》,却是圣经旧约中最能安慰人的篇章。
 
  因为神的救赎之光,透过这对不起眼的、像乞丐一样的婆媳,刺穿了漆黑漆黑的夜。
 
  真正能安慰人的,只有神的救赎。
 
  或许有人会说,《路得记》很安慰人,难道不是因为它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吗?
 
  《路得记》中有美好的婆媳关系,还有感人的爱情。而且每个人都那么好,除了那个不愿意为路得尽本分的亲戚“某人”,人和人之间都互相恩待,彼此说恩慈的言语。最后还有一个皆大欢喜的收尾。
 
  难道不是吗?
 
  是的,这样说也没有错。
 
  的确,《路得记》中能看到一个很美的故事。
 
  的确,《路得记》中能学习人和人之间如何建立美好的关系。
 
  但是,这样一来,《路得记》就与世上很多动人的故事没什么大的区别。
 
  我们能从中得到安慰,但只是一点点的安慰。
 
  这样看《路得记》,就把《路得记》看轻了。
 
  2
 
  记住,《路得记》记载的事情发生在士师时代。
 
  《路得记》开篇就说“当士师秉政的时候”。
 
  我们可能不大留意这句话,既使留意了,也没有去探究其中的深意。
 
  实际上这个背景交代非常重要。
 
  如果不了解士师时代,就不会真正读懂《路得记》。
 
  那么,士师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3
 
  在圣经旧约记载的以色列历史中,有很多黑暗的时刻。
 
  士师时代是最黑暗的。
 
  《士师记》,记载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士师记》中,有一句话出现了四次:“以色列中没有王”。
 
  当时耶和华神还没有在以色列民中膏立君王,上面这句话看似在说这个事实,实际上是指以色列人没有尊崇耶和华,没有把耶和华看作君王。
 
  耶和华的心意是自己成为以色列的王,因为惟有和华神是真正的王。
 
  以色列人不把耶和华放在眼里,随心所欲,跟从心里的败坏和罪恶,“各人任意而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毫无约束。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混乱成什么样。
 
  耶和华神曾经通过摩西和约书亚,对自己的百姓以色列人叮嘱又叮嘱,让他们专心跟从、依靠耶和华得福,不要拜假神,惹动圣洁之神的义怒。
 
  就像慈心的父亲苦口婆心地嘱咐最爱的儿子,希望他走有福气的正路,千万不要走歪路招来祸患。
 
  可是以色列百姓是最不听话的儿子,硬着脖梗儿,偏去侍奉假神。
 
  神管教以色列百姓,让他们周边的国家强盛起来攻打他们,他们困苦中才想起耶和华神。
 
  他们知道得很清楚,只有耶和华能救他们,他们侍奉的假神不能救他们。
 
  于是他们呼求神,神就兴起士师拯救他们,重新给他们安宁的生活。
 
  但是他们一有平安,立马转头忘记神,又去“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句话在《士师记》中共出现七次。
 
  因为“百姓行恶——神管教——百姓呼求——神拯救——百姓行恶”在《士师记》中循环上演。
 
  甚至连耶和华兴起的士师,很多人也并不敬畏神,个人生活充斥着混乱和失败。
 
  4
 
  《士师记》后三章中记载的事件,是失败和悲剧的高潮,起因于一个利未人的妾的惨剧,这个惨剧导致以色列内部发生了一场大混战,便雅悯支派的男女老少几乎被屠杀尽净。
 
  这样一个大的民族悲剧,却充斥着匪夷所思的荒诞、混乱、胡闹。
 
  在这场内战中,便雅悯支派死了几万人,几乎死绝,只剩下六百个男人。
 
  以色列其他支派的人为了避免十二支派中缺一个支派,要给这六百个便雅悯男人找妻子。
 
  他们曾经起誓不把自己的女儿给便雅悯人当妻子,这六百个妻子要从哪儿来呢?
 
  他们就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们曾经还起过很大的一个誓(他们胡乱、任意起誓),如果以色列中有谁不来攻打便雅悯支派,就把谁治死。
 
  他们查了下,发现基列雅比人没有一个人来攻打便雅悯支派。
 
  基列雅比人属玛拿西支派,玛拿西支派和便雅悯支派都是约瑟的后裔,血缘上更近。可能是这个原因,基列雅比人不愿意伸手攻打弟兄。
 
  他们的手已经沾满了血,为了补过,竟然又要去流人的血。他们马上派出一万多精兵,毫不留情地去屠杀比他们正直的基列雅比族人,并抢来四百处女,给便雅悯人做了妻子。
 
  既遵守了“誓言”,又给便雅悯人找了妻子,不是“两全其美”吗?
 
  可还有二百人没有妻子,怎么办?
 
  他们脑袋很灵活,又想出一个办法。示罗人在节期期间,未婚女子会来葡萄园跳舞,于是,他们帮助这二百便雅悯男子埋伏在葡萄园,让他们每个人抢了一个示罗女子为妻。
 
  于是,这六百个便雅悯男人就都有了妻子,他们带着妻子返回自己的地业去了。
 
  其他支派的人也各回各家。
 
  一场同一民族间的大屠杀随意开始,几万人丧命,就又这样随意地结束。
 
  真是“任意而行”啊!
 
  离开神的人,顺着情欲任意妄为,所思、所想、所行,无限远地偏离了神的公义和圣洁。
 
  5
 
  《士师记》最后一句话是:“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6
 
  圣经真正的作者——圣灵,在《士师记》后面安排了一篇小传《路得记》,有极深的美意。
 
  很难相信,《路得记》所载的人和事竟然发生在士师时代。
 
  一个被罪恶充斥的荒诞、癫狂的时代,神仍为自己留下了敬畏他的百姓,“未曾向巴力屈膝”。
 
  别忘了,路得的老家摩押地,遍地都是假神,路得成长在侍奉假神的人群中,当她陪着婆婆拿俄米返回犹大伯利恒时,对婆婆说:
 
  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路得记》1:15)
 
  这可不是对婆婆的愚忠和盲信,而是对真神耶和华的信心宣告。
 
  敬虔的波阿斯按照神的心意管理自己的家和仆人,“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人和人之间的问安多么滋润人心。
 
  路得在波阿斯的地里拾取麦穗,受到波阿斯的恩待,足以养活自己和婆婆。波阿斯称她“女儿啊”,路得则称波阿斯“我主啊”……
 
  简直让人误以为伯利恒是士师时代的世外桃源。
 
  实际上,同在伯利恒,有人“任意而行”(《士师记》19章):一个犹大支派的人居然把女儿嫁给别人当妾室,而娶妾的竟然是神分别为圣的利未人,这名妾又与别人私通离开丈夫,跑回父亲家,利未人跑来接她……后来这一场闹剧发展成骇人听闻的惨剧,惨剧又引发了上面讲的那场大屠杀……
 
  《路得记》正是这绝望中的安慰,是这漆黑的暗夜中的一束光。
 
  7
 
  即使人离弃神,不配得到神的救赎,神却不能背乎他的本性,他仍然向人守约、施慈爱,白白赐下恩典。
 
  他拣选了这一小群人,他的救赎计划借着这群人仍然进行着。
 
  这位路得,她的后代中诞生了大卫王,她是大卫王的曾祖母。
 
  那真正的王,被称为“大卫的根”、“大卫公义的苗裔”、“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的耶稣基督,也列在她的后裔中。
 
  在最黑暗的时代,耶和华神借着这位外邦女人路得,指向全人类的救赎主——耶稣基督。
 
  他是神子,也是全能的神,却道成肉身,降世为人,成为赎罪祭。
 
  犯罪的人类给自己召来公义神的审判,而他——完全圣洁,却死在十字架上,替人受审,三天后复活。
 
  凡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惟有他,能给在罪中走向毁灭的人,带来真正的安慰和盼望。
 

  TAG:路得记 安慰 篇章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安逸中的危险  上一篇:亚伯兰与罗得 打印文章   录入:刘长川   责任编辑:刘长川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