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灵对于被爱有着极深的渴慕

作者:于程     来源:生命季刊新浪博客 时间:2016-01-02 06:39:56

 u=3929643440,3946370716&fm=21&gp=0.jpg

         你现在心中满了火热,急于想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你心中那属天生命的种子快快地长出来,而且说:“为此付出任何的代价,我都在所不辞。”可是,我却不能够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我相信,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套路提供给你,神带领祂的每个孩子的方式都十分独特,你自己的问题是要你自己回答的。

  不过,我当然可以给你介绍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大致还是共通的。基于这些原则,你完全可以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另外,我得预先提醒你,一旦你找到一个方法,应该付诸行动,而不要对方法本身过分热衷。毕竟,切实的操练要比方法重要得。

  首先,我们来到神面前的时候,先不要想帮神作什么。我们来到祂的面前,先是被爱,被感动,被安慰,被拥抱。约翰说:“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4:10)神的爱和恩典是我们开始天路历程的起点,是我们得以继续走这条朝圣之路的基础,也是我们与基督联合、活出荣美的基督生命的前提。谁能说自己已经够成熟了,不用从神接受恩典了呢?“谁是先给了祂,使祂后来偿还呢?”(罗马书11:35)保罗看定了:“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4:7)每个人的心灵对于被爱有着极深的渴慕,这种渴慕是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满足的,因为我们的心灵所渴慕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永久不断的爱。这种爱必须到神那里去寻求。孩童时候,我们把这种被爱的渴慕投射到父母身上,后来却发现父母的爱虽深,却不是真的无条件的。这时我们或者因为对于父母期望过高而失望,或者迫使自己为父母去辩护,说服自己已经得着了那种心灵深处所渴慕的爱,结果仍然活在莫名其妙的失落中。长大之后,我们又把被爱的渴慕投射到恋人身上,结果后来又被迫接受不完美的现实。我们或许还把这种渴慕投射到师长友人身上,英雄豪杰身上,舞台名流身上,甚至宗教鼻祖、神秘术士身上;小至家,大至国,都曾被我们寄予极高的期望,以便满足我们心灵深处对于纯洁、完全的爱的渴慕,但结果都事与愿违。虽然我们愿意把人当作神来渴慕、来崇拜,但无人配得坐上我们心灵的宝座,也无人可以填补留在我们心灵最深处的空缺。

  几乎在所有人的心灵中,都因被爱的渴慕未得饱足,而有着某种程度的失落和痛苦。未得饱足的人所供应给别人的当然也有限,即便看去颇为丰富,也是掺入了很多隐藏、微妙的杂质的。因此,我们来到神的面前,首先需要的不是奉献,不是做工,而是被爱,被感动,被安慰,被拥抱。

  承认我们的失落,坦然地面对我们的痛苦,我们就会更渴慕,更敞开,也就有容量可以从神领受得更多。当然也有不少人因为要逃避痛苦的感觉,就拒绝承认失落,而仍然把最深的期望寄托在各种人和事物身上,且有许多自欺的借口可供慰藉,这就再可悲不过了。不懂得口渴的人,就不会珍惜甘露,当然也不会懂得饱足。

  这种被爱、被感动的经历,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被动。若是奴隶接受主人的施舍,那只能是完全被动的;但现在是神所爱的孩子来到神面前,接受属天的父爱,因此是十分主动,也极其生动的。那不是接受一样“东西”,可以伸手就拿到;那是接受爱,是要用爱去接受的。

  我想起一个故事:几十年前韩国还十分贫穷的时候,有一对敬虔的父母生了许多孩子。由于经济窘迫,养活所有的孩子极为困难,这对父母打算将最小的一个孩子给一家亲戚去领养。这个最小的孩子从前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之下,只是觉得理所当然,和一般的小孩一样肆无忌惮。可是,当他得知父母的打算之后,伤心和难过第一次涌入了他幼小的心灵。当亲戚来访,和他父母商谈领养事宜的时候,他就躲在内屋里偷听,极其紧张,他从来没有过这种感受。忽然他听见父亲沉重而果断的决定:“不管怎么说,我改变主意了。我爱这个孩子,不忍心将他给你们领养,就让他在家里同我们一起过贫苦的日子吧!有我们吃的,也有他吃的。”听到这里,泪水从小孩的脸上吧嗒吧嗒地往下滚。次日清晨,全家人尚还熟睡的时候,这最小的孩子起床了,尽他所能的将房间打扫了一遍,又将水缸里灌满了水。等父母起床的时候,他们惊喜地感叹道:“这小孩子懂事了!”

  “懂事”是什么意思呢?不就是懂得以爱报爱吗?除非我们“懂事”,否则神的爱在我们眼中总是显得又小又少。尽管我们口上常说神的爱“长阔高深”,但不懂得爱的人,怎有容量去容纳神那长阔高深的爱呢?

  好了,来到神的面前,爱与被爱,感动与被感动。这是首要的原则。感动神?是的,当你被神感动的时候,你也可以去感动神。

  这就是祷告。实际上,真正的祷告是我们与神之间的团契。神按照祂尊贵的形象造了我们,本是愿意同我们团契、联合;不仅人与神团契、联合,而且人与人也在神里面团契、联合。以弗所书1:10说:“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这里面有何等深的奥秘!

  对了,来到神的面前,不要受你的自我感觉辖制。哪怕你最近表现极好,也不要带自夸的心来到神的面前,因为我们所能显出的美德善行,不过是神的恩典。同样,如果你满怀忧虑,甚至因过犯得罪了神,也不要因此退缩而不来到神的面前。我们常有一个倾向,要等到自我感觉“干净”了,才来到神的面前。古以色列人来到神的面前固然是要自洁多日,但最后不也带了祭物献上,等祭物的血洒在祭坛上了,才可以站在神的面前吗?如此说来,我们能够来到神的面前,全是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洒血献祭,我们因信祂的名,才得以来到神的面前。基督为我们感觉好的时候献上了挽回祭,也为我们感觉不好的时候献上了挽回祭。因此,我们能来到神的面前与我们的感觉毫无关系。这就是恩典,恩典乃是白白地赐给我们的。

  将你的罪与过犯摆在神的面前,好让神洁净你;将你的忧虑和伤痛摆在神的面前,好让神医治你;将你的缺乏和软弱摆在神的面前,好让神供应你;将你的美德善行摆在神的面前,好让神赐给你谦卑。记住,就按你现在的样子来到神的面前,神张开了怀抱,正在等候你。

  于程 传道人,现居中国大陆。

 

  TAG:心灵 被爱 极深 渴慕 感动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不能安然入睡  上一篇:许愿与还愿 打印文章   录入:溪水鹿   责任编辑:溪水鹿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