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属灵阅读?

作者:慕香柏     来源:新浪博客 时间:2014-05-28 06:38:27

   1.只为遵行上帝的旨意而阅读

  人生唯一的目标,应当是成为合神心意的人。合神心意包含三要点:认识神、顺服神、忠心事奉神。我们其他的一切,都应以此为中心来运转。

  基督徒的阅读,本质上都应是灵修性阅读。以认识神并获得能力,来顺服遵行神旨意,以忠心事奉神,为唯一的阅读目标和原则。

  所以,重点在于如何促成在基督里心灵品性的改变和属灵身量的增长,而不是为了其他目标,比如资讯的获取、学位、速度等。

  出于心灵的阅读让人得着能力和滋润,出于任务的阅读常常让人空虚、苦恼。

  “重在顺服,不在精通”[1]——当代灵修学大师候士庭如是说——除非有特别的负担和恩赐要成为相关问题专家的。“假如我们并不渴求更深的属灵生命和预备接受它,那么,无论是历代典籍或现代的灵修读物,都不会在我们身上发挥任何决定性的影响。”

  2.让《圣经》居首位和核心的阅读

  “圣经才是神子民灵修的标准。属灵阅读的要点在于,读任何书时,都要在它帮助我认识了什么圣经真理的核心前提下进行。”[2]

  “让圣经成为在你们心中,在你们手上第一位,看得最多的书,使用其它书去服务于它。”“因为上帝的灵在圣经中有更卓越的表现,胜过任何其它的书,所以圣经能把它自己印记在我们心里,是更有力量,更有能力传达圣灵的意思,让我们变成属灵之人。因为在圣经里有更多关于上帝的事情,所以它能使我们更认识神,使我们与他更亲近,让读圣经的人更敬畏神,更严肃,更属神。”[3]

  “在日常的灵修中,读经和祷告实践的重要性是超越一切的。这两样都需要从别人榜样和经验来强化、深化自己的熟练度。”[4]

  “小心选择你们要读的书:让圣经总是居首位,紧接着圣经的,是那些能最好解释和应用圣经的实在、生动、属天的书,然后是可靠的历史书,特别是教会历史书……但要提防那些要败坏你们思想的假师傅。”[5]

  3.在圣灵的带领下来阅读

  “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传道书12:12)

  唯有借着祷告,在圣灵带领下来阅读,我们才能为遵行上帝的旨意而阅读,才能不落在虚空和错谬里。

  如果说,单单读好书,我们能领受大概最多百分之五的恩典;借着祷告,大概就能领受到百分之二十之多;而百分之八十在于是否顺服践行;而我们是否真得着能力,能够顺服遵行,也在乎祷告到不到位。百分百的祷告,带来百分百的领受。

  不是每本书都是上帝带领你读的,也不是每件事都是圣灵带领你做的。

  以祷告开始,寻求上帝要带领你读哪本书?怎么读?怎么领受?或该做其他事?

  有的时候,可能我们真正的需要,是停下一切去帮负重不堪的妻子做饭、带孩子、刷厕所。很多时候,这些事比我们的看书、研究、写作,可能更荣神益人,更能让我们经历主。

  一有所得,就及时停下默想、反思、消化,并借着祷告和感恩。求上帝那感动作者与历代圣徒的灵,感动自己,把那奇妙而丰富活泼和真道,成就在我们这不配的肉身上。

  “如果阅读是为着一定的目的而进行,且在阅读中真心寻求上帝的帮助和启发,那么一切阅读活动都会导向这个目的,使心智顺服于基督,将一切所获都降服在基督的脚下(林后10:5)。”[6]

  4.正确的方向和内容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这句经文为基督徒的阅读,指出了清晰的方向和内容。

  让人得到正确的道路、真理、生命,是耶稣道成肉身的目的。目前流行的快餐化、末梢化、感性化的阅读,大多集中在实用目的上。人若没有得着道路、真理、生命,就想在婚姻中、工作中、生活中、事奉中,活出基督,体验上帝的同在,可能吗?若没有好的引导,人只会本末倒置。

  道路,是指十字架的道路,得救与成圣都只能通过钉十架的耶稣基督。天路只此一条。其实,不仅个人,整个人类社会也会因福音救赎的大能,从受咒诅被归正为蒙福。历史上多次大复兴,都带来这样的见证。

  盼望大家多读一些历代圣徒的传记,像华夏出版社会出版的新教著名人物传记系列:《加尔文传》、《诺克斯传》、《怀特菲尔德传》、《班扬传》、《司布真传》、《慕勒传》、《英国复兴领袖传》、《爱德华滋传》、《马太·亨利传》等。以及别的出版社出的《戴德生传》、《柏格理传》、《李文斯顿传》等。还有那些在广阔的公共领域,为主做美好见证的圣徒的传记,如《南丁格尔传》、《韦伯福斯传》等。这些都是上帝兴起大用的仆人,众圣徒的榜样,不但有助于传福音,更能帮助我们灵命长进,进入真理的实际之中。

  同时,我们也有必要了解,福音真理在各个领域中的影响和作用,比如著名法学家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等书,以及《进化论的圣像》、《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等。这些都关系到信徒如何在各领域护教、作见证,如何向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传福音和做福音预工,同时也能坚固我们的信心,扩展对真理的整全认识。

  真理,侧重于对上帝和上帝之道的理性认识。即上帝的性情、上帝的创造之工、救赎之工、成圣之工、审判、永远的得胜等。这需要把整本圣经的基要查经,和系统、严谨的神学教导,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读一些解经、释经和神学教义方面的好书。可惜的是,大陆因出版环境的限制,使得这方面的经典好书稀缺,好在网络上尚有一些可供参考。

  生命,侧重于上帝之道如何成就在我们这不配的肉身里,侧重于基督里新生命的长成,表现在信徒心思、情感、意志、理念、性情、价值观等的根本更新,就是把属灵的客观真理,转变为个人的主观经历,在实际生命中表彰出来。没有到达这步,真理就与我们无关,我们就没有实际进入真理当中。

  要做到生命的更新,也非常需要读灵修的经典,比如《荒漠甘泉》,让圣灵做工,改变自己。虽然每本书都有局限性,但像这样有圣灵恩膏的书,却常常给人及时的光照、引导、加力。例如你正面临一个问题,当天就读到了所需的亮光。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认为,信徒读书大体应以上述三大类为主体。先打下良好的根基,然后再读婚姻生活、亲子教育、事奉经验等实用型的书。

  除此之外,信徒也可适当读消遣娱乐的书。文学名著,各种艺术作品,如狄更斯的作品,安徒生的作品,听巴哈的音乐,等等,都可能对人有益,寓教于乐,寓道于艺。

  阅读要平衡。钟马田说,“没有任何事要比失去平衡的阅读习惯更容易产生虚妄的知识,更容易令人成为虚妄知识的受害者。那些光阅读神学书籍的人最易受害。因此我要劝诫人,阅读要平衡,就如饮食要平衡一样。你不能光吃一种食物。如果你只吃蛋白质,你一定很快会生病。你的饮食必须保持平衡,这个原则应用在这里也一样重要。”

  “使我获益最深的,是我一面读神学书籍,一面也读属灵人的传记,以保持平衡。这是我能给大家最有帮助的忠告。”[7]

  5.错误的阅读习惯遗害终生

  有的人分不清什么书该认真读,什么书只需泛泛浏览。有的人“无论拿到什么书,不读则已,一读就从头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甚至连读报纸都一字不落”;有的人“读得很多,什么书都草草翻过,不求甚解”[8]。前者需要学会快速浏览一些不重要的非经典性图书,略过一些不重要的书,学会选择较适合的经典好书。后者则需要对一些基础性读物,如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或一些重要主题的经典性著作,如慕安得烈的《住在基督里》、宾路易师母《各各他的十字架》等,学会认真反复研读,直至明白并消化。

  对于基础性和主题性的书,做笔记相当有必要,而进入研究性的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往往最有效。这里指的“研究”,同样不只是“知识性的”,更是为着生命成长和践行的。

  6.重在吸收,不在批评

  “只读完全没有偏差的作品”,这违背圣经关于人都是罪人的启示。罪人的作品,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以罪人挑罪人的毛病,没有挑不出来的。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在呼喊要回到奥古斯丁,回到圣经,回到奥古斯丁所阐释的圣经。但连奥古斯丁也有过度灵意解经的问题。也有曾在“勉强人进天国”的错谬解经下(违背整本圣经神要人自由顺服自由选择上帝的总原则,违背信心与道德,不可能靠强迫产生的基本逻辑),支持武力镇压异端,成为后世“宗教裁判所”的根据之一。[9]

  如果一个苹果略有点瑕疵,你是把瑕疵当重点因此而放弃整个苹果呢?还是除掉瑕疵而饱享美福呢?

  眼睛只以批评眼光去阅读的人,能吸收的实在有限。

  许多博学的人,生命见证反而可能很差,说明什么?我发现,他们有两大特点,阻碍了这些博学的人成为上帝的好仆人。其一是只注重头脑知识的吸收,而不注意心灵的反省对照,没有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其二是凡事重在批评,不在吸收。知道很多,却主要是作为批判的对象,对自己的心灵品格,影响甚少。甚至往往因一两点瑕疵就否定了许多上帝所重用的仆人。他们不知道那等于是否定那些仆人背后的主吗?真是为他们担心呵。

  然而,对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开放的心态,谦卑的灵,严谨的分辩,可以三合一而不矛盾。

  在分辩正误的前提下,“重在吸收,不在批评”[10]。除非上帝给你特别的负担去拨乱反正。不过那样你岂不更应该认真去了解准备要批判之人的著作吗?

  7.分辨与重视属灵经典

  什么书算得上属灵经典?第一必要的标准,是作者本身的见证,显明他是上帝所重用的仆人。历代上帝所重用的仆人的代表性著作,都可以算得上经典。

  不要去管那些可能有教授、博士、院长、解经学家、畅销书作家之类高位称号而与神缺少亲密鲜活关系之人的著作,无论有多少人称它是“经典”。

  有的神学书,讲述的真理似无错误,却苦涩难明,让人昏昏欲睡,那就不如敬而远之。因为只有表面的知识而没有圣灵恩膏的书,对读者的心灵没有益处。

  还有的书,的确是属灵经典,但时候不到,也可暂时不读。比如我信主之初,读《天路历程》,实在不感冒,觉其人物与情节单调机械。后来有了一些生命经历和属灵争战的经验,再读此书,发现很得帮助(不过,也有人刚信主就读得津津有味)。

  时下许多“流行的属灵书”也自标经典,其实根本就是仿冒品,只不过借用了圣经的一些精神、文化资源,实质却是基于人本主义,鼓励自我中心。但这样的书也不必禁读,就像许多非基督的文化著作,基督徒也可以适当阅读、了解。

  钟马田告诫大家,“不要一味参加聚会,也不要追求目前在福音派圈子内所盛行的各种不同的活动,学习安静留在家中,再好好地阅读一下,不要光读现代人那些有趣又刺激的文章,要回头去读那些有深度、踏实稳健的读物。”[11]

  属灵经典不但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经得起圣经真理的考验,并且结出了丰富的属灵果子。属灵经典带着圣灵膏抹的大能,能给人带来喜乐,带来能力,增加信心、爱心和盼望,使人更加爱上帝,愿意以上帝为中心,愿意舍己,愿意奉献,愿意顺服。

  在与《属灵伟人同行》一书中,华伦·威尔斯比说,“经典名著像泉源,能涌流出其它的著作;又像一把钥匙,能开启许多新的门户;或像一粒种子,会产生丰硕的果实,虽然成千上万的书不断出版并风行一时,但它们渐渐地销声匿迹,然而经典名著仍然能吸引人的思想,历久不衰。”[12]

  “由于经典著作的思想有一定深度,要吃透往往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如果阅读经典能帮助基督徒成长,付一点代价岂不是应当的吗?”著名的基督徒教育家嘉柏霖在《当代基督徒人文素养》一书中说:“如果基督徒只接受垃圾作品,就算再敬虔也无法在智性上有所长进。如果基督徒从来没有自动自发地读一些艰深的书籍,听一些伟大深刻的音乐,与人谈论一些需要动脑筋的话题,那么就别指望智性会有所成长。”[13]

  即使是普通信徒,如果能够专心研读100本属灵经典(比如20本灵修经典,20本解经经典,10本神学经典,20本传记经典,10本婚姻亲子教育等生活应用类经典,10本事奉类经典,10本文学艺术性等其他经典——当然,绝大部分称得上经典的书,中国都还没有出版出来),并认真进行属灵操练,那么,你一定会开始在对上帝的认识,以及自己生命的蒙恩改变上,变得不那么“普通”了!

  这需要多少花时候呢?

  如果每天两小时算,每月大概可以一本;10年就可以读完100本对你生命最重要的书。慢一点,20年读完,也很好呵!

  基督徒的父母,应该带领孩子从小,保守一些,比如15岁开始吧,开始读一些经典,比如从传记经典读起,孩子能得到的祝福一定是超乎想象的。

  如果你有全时间学习的福分,比如专心读四年书,那么按每周研读一本经典,可研读200本。如果选书读书得当的话,200本经典研读下来,基本上已能使人获得某种超凡的根基。

  你把同样的时间,花在教科书、时髦书上,或是别的什么事物上,能给你的祝福,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8.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阅读也有诸多的陷阱,书中也可能有许多毒素。谦卑地请属灵长老帮助推荐和把握,是后进的福气。”[14]

  “你们需要身边有一位有见识的师傅,指导你们看什么书,不看什么书:因为在好书当中,有一些非常好的书,是纯正生动的;有一些是好的,但普通,薄弱,多少有点沉闷;有一些部分是非常好,但混杂着错误,或者别的不够谨慎,没有智慧的话,更容易让人糊涂,而不是造就软弱之人。”[15]

  “如何评价一本书?你当自问:1.我这样使用时间是最好的吗?2.还有别的更好的书,能更造就我吗?3.喜欢读这样一本书的人,是不是也爱慕上帝的圣经,圣洁的生活?4.这本书让我更爱慕上帝的话语,治死我的罪,预备我迎接来生吗?[16]

  “久经考验的经典和当代贴切的通俗读本,精读书和泛读书,应结合起来,有所平衡。读三本当代书,就应换读一本传统经典。”[17]

  “要按自己的度量阅读,免得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胃口。我们若能找到有经历的信徒或传道人介绍更好。”“要选择被众教会所公认,经过时间考验属灵人的信息,免得浪费时间或被误导而失去正确的方向。”[18]

  “不要仿效别人对经典的选择,因为你的需要可能是非常特别的,你可能需要属灵朋友的建议,以帮助你找出哪些书才适合作你终生的属灵伴侣。”[19]

  9.清心、简朴

  清心、简朴是主耶稣和每一位上帝所重用的仆人给我们的榜样,是灵命成长的基本条件。唯有清心、简朴的人,才能养成专注而规律的阅读。而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使心灵得着最大的益处。

  卫斯理从《论简朴》一书领悟出:“简朴是一种恩典,因为它让一切不必要的想法远离心灵。”[20]

  如果事奉缺乏属天的权柄能力,经反复祷告也不能被圣灵充满,则应果断停下,认真以祷告的心,暂时远离喧嚣,去阅读几本真正的属灵经典。

  长期在人群之中人容易迷失,尤其是作领袖的。

  当代人过分喧嚣的环境,使得亟需恢复一些沙漠教父们的灵修方式——退到旷野。以外在旷野中的操练,带领我们早日走出内在心灵的旷野,然后带着与神亲密同在的权能,在基督里回到人群中去服事。

  但隔绝于人群,也易陷自己于假象中。当封闭起来单独亲近主时,我们很容易感觉自己到达一种崇高庄严的境界,然而与人群或实际事物一接触,很容易暴露出我们里面是何等地脆弱。这又成为我们更深入更谦卑学习的动力。

  10.专注、规律和注重操练的阅读

  “我们必须减缓速度,花时间安静反省。我们需要有规律、固定的阅读时间,缓慢有度的步伐,即使一天只有二三十分钟亦无妨,把几行有益的文字吸收进心底,再把它们流经全身‘血管’,内化成为自己的心思和态度。”[21]

  “每天应固定花一些时间专门读些东西。如果只是无计划又杂乱无章地阅读,或者偶尔、短暂地浏览,是很难达到果效的,甚至还更让心思漂移不定,因为它们总是清淡地进入记忆,又轻忽地走出记忆。我们应专心于某些作者和某类读物,好让大脑熟悉、深化思考,效果便能长存。”[22]

  “不可急促赶进度,而让心灵顺其自然的借着默想、背诵、做笔记、日记、实践操练等,加以反刍、消化。要有对神旨意甘心降伏的心。”[23]

  11.真正的属灵阅读要与其他蒙恩之道配合起来

  钟马田提醒,“我向来很看重阅读的价值,但阅读不能取代讲道。”[24]“当一个人静坐家中看书的时候,他会觉得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下……人听真正的道时,他会感受到话语中的真理所发出来的‘能力’。而这样的感受是他在光看书的情况下所缺乏的……讲道的人要确保真理能应用到实际中去。他抓住我们,叫我们面对实践出来的必要,帮助我们免去陷入某种危机里。”[25]

  同样,属灵阅读也不能代替其他的蒙恩之道。阅读求知最大的危险,是头脑的知识和资讯,让人产生虚幻的富足感,以为我们的生命真的到那个地步了。克服此危机最好的办法是,用心灵和诚实求上帝光照自己,我真的知道吗?我为什么活不出来?为什么结不出同样丰富的圣灵的果子?为什么知道而做不到?而这往往表明,我们实际不是真知,一定有关键的真理我没有实际知道。由此,需要更深而诚实地寻求上帝把谦卑成就在我身上。

  广义的阅读,是王明道所见证的,“读书、读人、读事”[26]。往往,真理的实际,不但需要理性上的明白,更需要我们顺服圣灵的带领,去祷告、默想,圣徒相通、聚会、同心合意地敬拜赞美,彼此相爱、奉献、做见证、传福音、服事等,才能够看见上帝的作为,并因而得着生命实际的归正。

  [1]候士庭《灵修指南·改变生命的阅读》,《无伪之信》附录,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2]摘编自候士庭《灵修阅读指南》,《论爱神》附录,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版。


  [3]《巴克斯特论读书》,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345


  [4]《无伪之信》威伯福斯著,候士庭新编,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5]《巴克斯特论读书》,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345


  [6]摘自伯纳德等著《至圣之交·属灵友谊——论爱神》,候士庭新编,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版。


  [7]钟马田等《清教徒的脚踪》之《知识——真的与假的》


  [8]阅读点滴/冠辉_橡树下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oaktreeblog


  [9]《追寻之旅——奥古斯丁传》,(美)瑞秋?菲利普斯著董家范译,江西人民出版社;周伟驰《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0]候士庭《灵修指南·改变生命的阅读》,《无伪之信》附录,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11]钟马田《清教徒的脚踪》之《爱德华滋和复兴的极其重要性》


  [12]《基督徒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冠辉,橡树下http://blog.sina.com.cn/oaktreeblog


  [13]《基督徒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冠辉,橡树下http://blog.sina.com.cn/oaktreeblog


  [14]摘编自候士庭《灵修阅读指南》,《论爱神》附录,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版。


  [15]《巴克斯特论读书》,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345


  [16]《巴克斯特论读书》,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345


  [17]摘编自候士庭《灵修阅读指南》,《论爱神》附录,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版。


  [18]网络电子书《灵命进深·第一章》


  [19]候士庭《灵修指南·改变生命的阅读》,《无伪之信》附录,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20]《无伪之信》威伯福斯著,候士庭新编,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21]候士庭《灵修指南·改变生命的阅读》,《无伪之信》附录,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22]摘自伯纳德等著《至圣之交·属灵友谊——论爱神》,候士庭新编,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版。


  [23]摘编自候士庭《灵修阅读指南》,《论爱神》附录,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版。


  [24]钟马田《清教徒的脚踪》之《约翰·加尔文和乔治·怀特菲尔德》


  [25]钟马田等《清教徒的脚踪》之《知识——真的与假的》


  [26]王明道《五十年来》

  TAG:怎样 阅读 属灵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你会正确引用《圣经》的话吗?  上一篇:什么是“晨更”? 打印文章   录入:悄岚   责任编辑:悄岚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