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祂的气

作者:王恩恩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5-05-14 05:04:19

     微信图片_20250512162315.jpg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每天活在“生气”当中呢?生别人的气,生自己的气,甚至生神的气。

 
  对身边的人事物生气,对整个世界都生气。有时看见加油站的油涨价都来气....生气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简单的情绪表达,而是一种内心的不满与忿忿不平。
 
       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等成语里面暗藏的就是“生气”。
 
  怒气的暗流涌动就形成了埋怨,无奈,怨恨,嫉妒等复杂情绪。每个人都会生气,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常常生气,对谁都不满,就有问题了。因为这其实是在表达对神安排的不满,生他的气。
 
  另外,很多时候你生气是很隐蔽的,不容易被自己或他人发现。举个简单的例子,有时你在家,明明对孩子或爱人非常生气,但是你说自己没事。但是只要他们走进你房间,你就去另一个房间了......如果你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气,或者不承认自己的生气,你就不会试着去解决它,这种怒气的暗流最终会伤害自己和身边的人。
 
  先说生自己的气。说起对自己生气,就拿我自己为例子。我似乎每天都在对自己生气。不满意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每一天都鄙视自己,责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把事情做好...这样会导致什么不好的结果呢?
 
  很直接的结果就是不开心。里面不开心,外面就没有微笑。接着就会影响跟别人的交往。若是长此以往,整个人要不就变得颓废焦虑,要不然就会容易发火。迁怒于他人......生他人的气。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人容易先在别人身上找问题。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亚当说,是你给我的那个女人给我的...我就吃了....夏娃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亲爱的朋友,我们对他人生气,是在表达什么呢?那个人有问题,我没问题。他不对,我是对的。这种“怒气的暗流”会对一个家造成各种的不合意:冲突、埋怨、吵架以至于纷争.....
 
  那到底谁不对呢?找来找去你会找到父亲身上的。生神的气。还记得那一群古人前往美地的故事吗?路程中他们有很多不满,常常抱怨,心里迷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大多数人都死在了路上,没有到达目的地。
 
  这一路上有太多的挑战,你要学习谁呢?在神的家中,如果互相生气,就会产生纷争,破坏和睦,长此以往就会发生分裂的事情。这会摧毁一个家,破坏各种人际关系。现实很糟糕,网络上,身边的人的人常常充满怒气和怨气,它存在于公司里,学校里,班级里......但是如果在我们的家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了。
 
  亲爱的朋友,上面我们聊了聊“生气”是什么,常常“生气”会怎么样。接下来我们来聊聊面对“生气”这件事,我们该怎么办。
 
  -要学习清心和睦的功课。书上说,得力在乎平静安稳。当你里面有力量的时候,才能抵挡。
 
  -让生活远离“生气”与纷争。因为它们是会传染的。
 
  -放下心中的不满,学会饶恕别人,否则父亲怎么回应你呢。
 
  -远离和放下,不是不解决问题,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找出问题,胜过它。
 
  -要知道对父亲生气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说,虽然我很不明白,我很伤心,我不知道明天的道路,但我知道书上的话和你的应许。
 
  -我们一直当思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书上认为好的。
 
  -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想要和睦,必须要学会谦卑与尊重。学会说:对不起,我们和好吧,我以为我是对的,但可能并不是......
 
  -同心合意,是非常有能力的。俗话还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书上说,两三个人同心...就必成就。但是合一是绝不简单的,因为谁没有自己的想法呢?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是个复杂的事情。毕竟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就连谈恋爱三年五年的人,在结婚以后还是会发现对方身上的新缺点呢。
 
  当进入更深的关系中,是不一样的。谈恋爱的阶段,自然会倾向于展示好的方面。因此虽然人心复杂,但如果都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那功效一定是大的,是了不得的,也是十分可贵的。
 
  其实好好读书,亲近爱,是最重要的。心中有爱,才能行出爱。书上的话是良药,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有次读诗,读到一句“不要为恶人心怀不平...”,后又读到诗篇73篇,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令我明白了我不该愤愤不平,不该对别人生气,也不该总是数落自己。(诗人在S所里思考)每天读读书,没有什么不好,当你越来越明白书中那活泼的智慧,就不再常常“生气”了。毕竟如果总是“生气”哪里还有时间涌流出爱呢?就让我们在这“生气”的时代中,不随波逐流,做一个有真智慧、不生“气”的人吧!

  TAG:生气 离恶 追赶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主啊,你是谁? 打印文章   录入:王庆荣   责任编辑:王庆荣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