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审判(一)

作者:恩曦2018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2-01-18 07:55:14

上帝的审判(一).jpeg

   创19:1-11

 
  这段经文记录神对道德败坏的迦南社会之审判,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灭亡,与挪亚时代的洪水审判相同,是警告人神审判必然临到的预表性事件。它毁灭的痕迹留存至今,向活在世上的人们敲醒警钟,作为以色列民严厉的警告,免得他们像迦南人一样。
 
  本章基本主题是毁灭和拯救,二者互相抗衡,产生故事张力,如同洪水记载。毁灭的强调,使这段故事明显成为以色列的教训,知道神怎样看待迦南人的邪恶。为了平衡审判的主题,本章内容强调神拯救义人,虽然本章内容从未这样称呼罗得或他家人。在拯救的主题中,人的抗拒令人惊讶,罗得家人竟然不愿离开。故事张力的核心,就是罗得家人已经完全溶入所多玛的生活。因此,以色列必须一再被警告,不可效法迦南人这种荒唐的生活。本章经文透过:天使来访、来袭的敌人眼睛昏迷、所多玛的罪孽、罗得家人对不道德之事的态度、和以色列宿敌的乱伦的源头,本文直接表明所多玛城暴力和性堕落的光景。虽然义人的恳求有时能够延迟审判,但上大于天的罪恶却免不了上帝的刑罚与审判。
 
  本章经文开头记载那两个负责调查的天使抵达所多玛城,且得到罗得款待。“天使”:原文译为“被差遣者”,从18章可知,他们是用人的形状现身的天使。
 
  1、罗得的迎接(1-3)
 
  (1)晚上的迎接(1)
 
  (创19:1)“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
 
  英文圣经(A.V.)说到“在晚上英文是(Atevening),”在希伯来文是有指定冠词的THEevening,就是“那天晚上”,就是前章所描述同一天的晚上。
 
  这句话有不同的含义:第一、创世记的作者用这句话暗示他们不是普通的人,因为幔利至所多玛相距约40里路,道路崎岖难行,常人要行走两天才能到达,但他们几个小时后就抵达,实在令人惊讶;第二、晚上和上文的正午成为鲜明的对比。这黑暗的晚上象征所多玛人的罪行,也预表世界终末的黑暗时代(彼后2:6-7)。若要察看所多玛人的罪,利用晚上的时间是最适合的。
 
  罗得为何坐在城门口呢?“城门”是中东每一个城市最主要的集合地点,是买卖和诉讼的场所。由于不断有人经过,它是商人摆设,审判官听案的理想场所。罗得坐在城门口,证明所多玛的社会已经接纳他为其中的一份子。天使在所多玛的城门口看见罗得,显然他在城中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这也许是他舍不得离开所多玛的原因。罗得是坐在“城门口”,而亚伯拉罕则坐在“帐棚门口”。当主再来的时候,但愿我们不致于被主发现“正坐在邪恶世界的门口”。
 
  罗得为何晚上坐在城门口呢?因为在城里,天天发生不可胜数的犯罪行为,所以他就坐在城门口,不但要警告出入的城民,而且要痛心的等候上帝的审判(彼后2:8)。这位罗得可代表在黑暗的罪恶时代,警醒等候主耶稣的基督徒(帖前5:5-11)。
 
  (2)尊敬的迎接(1)
 
  (创19:1)“看见他们,就起来迎接,脸伏于地下拜”。
 
  只有罗得一人看见异乡客,就立时有反应;这也暗示出所多玛人不接待异乡客。罗得的热情与(创19:4-9)节本地居民的态度不同,依稀反映出残留在罗得内心中的敬虔(彼后2:6-8)。但罗得的根本性错误是没有坚决离开罪恶满盈的城市,及至那时还生活在所多玛。
 
  “脸伏于地下拜”:罗得像亚伯拉罕那样热切,并且比亚伯拉罕更有礼和庄重。罗得如此尊敬客人,加尔文认为:可能是从他的叔叔那里学会的。
 
  (3)周到的迎接(2)
 
  (创19:2)“说,我主阿,请你们到仆人家里洗洗脚,住一夜,清早起来再走”。
 
  罗得跟他们打过招呼后,就发出邀请。罗得邀请客人在家中过一夜,因为时间已是晚上,客人不宜上路。他提议客人翌日一早就上路(清早起来再走),意思为:他们应在所多玛人未起床之前就离开,免得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罗得说:“主啊”(mylords),表示他周到的迎接,请求客人能够住一夜。两位客人却一口婉拒罗得,说:“我们要在街上过夜”。为什么客人不想前往罗得家中过夜?他们这样拒绝别人的接待,在中东是极不寻常的举动,可能他们试验罗得的真诚。对比上一章经文,亚伯拉罕邀请他们,他们随即客随主便。罗得的邀请为何遭到拒绝?作者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暗示在罗得家中住宿将会有意料不到的麻烦。故此,天使俩事先就已经决定不在罗得家住宿,体现在:当罗得邀请他们住一夜,这两人异口同声的说:“不!我们要在街上过夜”。在街上过夜:“街”指城中的空地或广场,天使这样做是为了正确视察所多玛城的堕落。
 
  (4)切切的迎接(3)
 
  罗得的盛情邀请,等来的是却而不恭,被泼了一盆冷水。这种情景若发生在你我身上,定毫不客气的回应客人。例如:给你脸不要脸,好心当成驴肝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罗得又将如何呢?(创19:3)“罗得切切地请他们,他们这才进去,到他屋里。罗得为他们预备筵席,烤无酵饼,他们就吃了”。
 
  罗得切切的邀请他们,罗得似乎要强迫他们在他的家中留宿,因他熟知城中男人丑恶、可耻,若两位客人留在街上,必会悲剧收场。罗得这样迫切地邀请客人,叫人想起他叔父亚伯拉罕如何恳切请求神改变主意,拯救所多玛城中的义人,且因他们而饶恕所多玛城,罗得也恳切请求客人改变主意,留在他家中过夜,他这样做也救了自己一命,他的家人也因此得到饶恕和获救。
 
  这两个天使按着东方的风俗,最初拒接了罗得的邀请,后来经过罗得再三的邀请,于是他们就接受了。创世记作者用“筵席”一词来形容罗得的盛情款待,这里乃形容“婚宴”、“满月酒席”。按理说,所准备的是美味佳肴,满汉全席。但罗得为客人所预备的,只不过是几块无酵饼。罗得与亚伯拉罕的不同,亚伯拉罕对客人说:“我拿一点饼”,预备的却是“筵席”。罗得对客人说:“筵席”,预备的却是一点饼。亚伯拉罕连同妻子、仆人举家招待客人,罗得孤身一人招待客人。结果他们接受了他们的款待,当客人将要休息时(还未躺下),所多玛的男人就出现了。
 
  2、所多玛人的恶待(4-9)
 
  (1)所多玛人的恶行(4-6)
 
  (创19:4)“他们还没有躺下,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连老带少,都来围住那房子”。
 
  客人吃完饭,正准备就寝,所多玛人就来了。全城的男人都前来参与作恶。作者用了“城里各处”和“连老带少”两句话描写“全城的人”,不分地区、不分年纪,都有份犯罪,无一例外。反面指出,除了被围攻的罗得外,连一个义人都没有,所多玛被毁灭乃是罪有应得。
 
  “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为”:原意是把他们带来,让我们认识他们(wemayknowthem),“所为”:有“认识”的意思,是指通过认识对方,在本文委婉地指出性交,即同性恋。男人与男人交合,这就是所谓的所多玛人的罪。所多玛这个名字变成了同性恋等罪恶的同义词。英文的“同性恋行为”(sodomy)一字即由“所多玛”(sodom)转来的。足以证明,所多玛同性恋的罪恶在这座城是非常显著的。
 
  所多玛人要求罗得立刻把两位做客的陌生人交出来,作为他们兽欲的牺牲品,如此可见所多玛人的完全败坏是到了什么程度。所多玛人的罪恶已经满盈,当受神的审判与毁灭。不知罗得作何感想,他到了今天是不是想到从前所铸成的大错,向所多玛支搭帐篷,住在犯罪多端的所多玛城内。
 
  所多玛的恶行让基督徒如何客观理性的看待同性恋问题,基督徒与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建立在圣经的真理上。圣经教导我们宇宙之间有一位独一的真神,他创造了天地海和其中所有的,他创造人类时造男又造女,为人类定下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生一世的婚姻制度。而同性恋违反了神创造的初衷,违反了男女被造的原理,是一种逆性的情欲,是一种神所厌恶的畸形心理。同性恋在神面前是一种罪恶,求圣灵更新我们,让我们的欲望归回正确的方向,因为只有异性之间的恋情、婚姻之内的性爱,才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
 
  (2)罗得的软弱(6-8)
 
  罗得尝试和这些不讲理的人讲道理,请求这些人不要这样做,“众弟兄,请你们不要作这恶事”(7节)。罗得为了保护他的客人,请求不讲理的人不要对他的客人这样无礼,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他的邀请,所以他有义务确保他的安全。在这里清楚看出罗得并不是一个胆小鬼,他单枪匹马地面对恶人,并且还要同他们理论。当罗得面对兽欲攻心,来势汹汹的恶人,突然间笔锋一转,就在这时候罗得提出一个建议,在我们看来实在令人吃惊。简而言之,他要将他没有结婚的女儿交给这一群恶人,任凭他们处置。
 
  罗得为了保护客人所作的建议真是令人吃惊,他竟然将自己的两位女儿任凭这群恶人剥夺她俩的贞操,这种公开卖淫的行径实在毫无理性可言,简直是岂有此理。可见罗得当时的道德观念十分腐败,失去理智。
 
  (3)罗得的危机(9)
 
  罗得的无理取闹,出的馊主意,恶人压根不把罗得的想法放在心里,恶人是油盐不进,根本不把罗得放在眼里,因恶人来势汹汹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同性恋”而来。并对罗得说:“退去吧,这个来寄居,还想要做官,现在我们要害你比害他们更甚。”
 
  “作官”一词值得留意,它原指法官(《圣经新译本》),乃是法律的权威,断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不觉得罗得有资格说他们做的不对。他们讽刺罗得,一个外人竟异想天开,以为自己有权指挥城中的原本居民,规定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他们恐吓罗得,若还不知难而退,会用更残酷的手段对付他,“现在我们要害你,比害他们更甚”(9节)。意思是他们要凌辱他们代替那两个客人。
 
  3、天使的保护(10-11)
 
  就在这个时候,罗得在恶人面前素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在千钧一发之际,只有神的干预才能拯救他。于是在房内的天使在关键时刻采取直接的行动,一连做了三件事:A、伸出手来,将罗得拉进屋去(10节);B、把门关上(10节),上一次是罗得关门(6节),这次是天使把门关上,就如神亲手关上方舟的门(创7:16),外面的人不可以进入;C、无论老少,眼睛昏迷。
 
  眼睛昏迷:因着超然的神迹,人们的视觉出现障碍。这里所指“他们摸来摸去总找不到房门”(11节),明显这并不是一般的眼睛。德国旧约解经家“祁尔”(Keil)称之为“心眼睛”(MentalBlindness),即心理盲、精神盲,又说这是由于神的刑罚,他们道德的盲目,这些人既然不能看见,所以他们找不到罗得的房门。
 
  眼睛昏迷的字眼,除本节以外还出现在,(王下6:18)“敌人下到以利沙那里,以利沙祷告耶和华说,求你使这些人的眼目昏迷。耶和华就照以利沙的话,使他们的眼目昏迷”。他们眼瞎了,一方面看出罗得即客人都可以躲避恶人的作为;另一方面则是神要判所多玛的警告,且是预兆。他们全城的黑暗和灭绝在眼前了,因为天使确实看到了所多玛的罪恶。

  TAG:

【作者简介】 作者:陈国平或李佳,为主内夫妇,文笔细腻,引人入胜,循序渐进得到属灵的造就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亚比雅与耶罗波安争战  上一篇:谦卑是灵性长进的重要环节 打印文章   录入:华美   责任编辑:华美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