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2-01-02 09:57:09

 微信图片_20210605123450.jpg

  可2:1-12;约5:1-18

  对一个健康人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对一个有病或瘫痪的人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一个瘫痪的病人,那只能是神迹了。我们来看《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一.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1.耶稣又进了迦百农:(可2:1)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

  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西北部,是一座滨海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耶稣出来传道时常去的一座城市,迦百农也被称为“耶稣自己的城(参太9:1)。”(可1:21-28)记载了耶稣在迦百农会堂医治了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众人因此惊讶,耶稣的名声也因此传遍了加利利省的四方。这事以后,耶稣又进了迦百农,可见他爱这里的百姓。耶稣在这里曾用一句话医治了一个大有爱心与信心百夫长的瘫痪仆人(参太8:5-13),也在迦拿医治了身在迦百农大臣濒临死亡的儿子(参约4:46-54)。然而,迦百农人却终不悔改,等待他们的将是神公义的审判,因而受到耶稣的责备(参太11:23-24)。

  2.耶稣对迦百农人讲道:(可2:2)人听见他在房子里,就有许多人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道。

  迦百农人听见耶稣在房子里,就有许多人来聚集,耶稣就对他们讲道,指示他们何为善、何为正。

  3.有人把瘫子缒在耶稣面前:(可2:3-4)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是用四个人抬来的;因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

  耶稣正在讲道的时候,有四个人抬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他们听了耶稣的道,知道耶稣是个大有权柄的人(参太7:28-29);看见过耶稣在会堂赶逐污鬼的事,就相信耶稣有权柄与能力,必能治好这个瘫痪病人。他们把耶稣所行的事告诉瘫子时,瘫子因此也有了信心。他们一行五人好不容易来到耶稣所在的房子外面,但因为人多,不得近前,他们就上了房顶,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让耶稣看见他的需要,好同情他、怜悯他、医治他。他们如此费时、费力把瘫子缒到耶稣面前,是用爱心与信心的行动来呼求耶稣的怜悯与医治。

  4.耶稣赦免瘫子的罪:(可2:5-10a)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心里议论,说:“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僭妄的话了。除了 神以外,谁能赦罪呢?”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就说:“你们心里为什么这样议论呢?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

  虽然抬瘫子的四个人与瘫子没有说一句话,但耶稣已经看到了他们的信心,知道这人患瘫痪病是因犯罪造成的,就首先用自己的权柄赦免了瘫子的罪。几个文士心里议论,他们只知道神才有赦罪的权柄,却不知道耶稣就是完全的神,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还以为耶稣说僭妄的话了。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就问他们“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样容易呢?”耶稣这样说,是要叫他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赦免人的罪,是只有神才有的权柄;而医治瘫子的病,叫他起来行走也只有神才有这样的能力。这个瘫子因着到了耶稣面前,他就得到了神的赦罪之恩,他的罪就得到了赦免,耶稣要从根本上医治人的病。

  5.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可2:10b-11)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耶稣赦免了瘫子的罪后,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这是一个吩咐,更是一条命令。

  6.耶稣治好瘫痪病人:(可2:12a)那人就起来,立刻拿着褥子,当众人面前出去了。

  那人听见耶稣的话,就信而顺服地起来,立刻拿着褥子,当众人面前出去了。不知道这个瘫子多久没有起来行走了,但瘫子信而顺服的时候,他就能起来,拿着褥子回家去了。是耶稣,将“不可能”变成了“能够,”正是这个瘫子的信心与顺服,使他能够起来行走,可见:信心+顺服=神迹。

  7.众人将荣耀归神:(可2:12b)以致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 神,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

  迦百农人看见瘫子起来行走这件神迹,就都惊奇,归荣耀与神,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瘫子行走。耶稣所行的这件神迹,使神的名得了荣耀,耶稣的名声越发广传。

  二.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1.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约5:1)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申16:16)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 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却不可空手朝见。

  以色列人一年有七个节期(逾越节、除酵节、初熟节、七七节、吹角节、赎罪日、住棚节),律法规定,一切十二岁以上的男丁必须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这三大节期,一年三次去圣殿朝拜神。以色列的节期是耶和华神给他们定的,都与救恩有关。耶稣作为神的儿子,他没有凌驾于律法以上,反而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犹太人,按着律法的规定到耶路撒冷守节。这节当是三大节期之一,前来朝圣的人人山人海。

  2.耶稣来到毕士大池旁:(约5:2-4)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有古卷加:等候水动;4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就痊愈了。)

  在这样一个让人欢喜快乐的节期,大家都是往圣殿里欢乐的人群那里去,分享他们的欢乐,而耶稣却来到毕士大(怜悯之家),这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因为毕士大池旁有五个廊子,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许多无可救药的病人,在绝望中发出痛苦的呻吟。他们在这里等候水动;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就痊愈了。他们所有的指望都寄托在毕士大池的水动上,因此在这里的人目不转睛地望着池水,没有人发现耶稣的到来。

  3.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约5:5-9)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在毕士大池旁,有一个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他天天抱着希望而来,又天天失望而归,因为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他放在池子里;他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他先下去。天天来天天失望,天天失望天天来,38年来他就是在这种希望与失望中度过,可贵的是他一直坚持了下来。他没有注意来到他身旁的耶稣,因为他的目光集中在池水上,而耶稣出于怜悯主动地询问他“你要痊愈吗?”那人听见有人问他,他才转向耶稣,有气无力地把自己没有人怜悯、帮助的苦楚告诉了耶稣。耶稣就吩咐他“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他不仅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就连好好看一眼自己的恩人都没有。凡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虽然病人不认识耶稣,也没有呼求他,没有一点儿信心,但耶稣出于自己的怜悯,还是医治了他,使他得了痊愈。那人在毕士大池旁边,终于得到了耶稣的怜悯,这是何等大的恩典啊!那人痊愈后,拿起褥子来走了,可能上圣殿去感谢神了。耶稣也躲开了,他不愿意人知道,耶稣给我们留下了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好榜样。

  4.使我痊愈的让我“拿你的褥子走吧”:(约5:10-13)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

  那天是安息日,这些毫无怜悯心的犹太人关心的是人是否守安息日,遵守律法的条文,却失去了爱与怜悯,不关心病人的痛苦。那人觉得既然是耶稣对他说“拿你的褥子走吧!”他就有了推诿的理由,因此就放心大胆地拿着褥子在圣殿里大摇大摆地行走,当犹太人看到那人拿着褥子行走时,就认为他犯了安息日,对他说:“你拿褥子是不可的。”那人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不是我,是那人叫我这样做的。可见人性的败坏:不仅不感谢施恩给自己的人,反而出卖医治自己的恩人。他们就追问他“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那医好的人却不知道是谁,可见人是何等的容易忘恩。

  5.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约5:14)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这人依然没有回家去,反而放心大胆地在圣殿里转悠,他要找到医治自己的人,好去告诉犹太人。耶稣在殿里遇见他,警戒他“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什么会比患病38年更加利害的呢?乃是地狱里不灭的大火。

  6.使他痊愈的是耶稣:(约5:15-16)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所以犹太人逼 -/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

  那人却无视耶稣的警戒,立即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是耶稣叫我“拿你的褥子走吧!”言外之意:不是我犯了安息日,是耶稣叫我犯的。犹太人就逼 -/迫耶稣,他们以为耶稣犯了安息日:不仅让这个38年的病人痊愈,还让他违反安息日的规定拿着褥子行走。

  7.我父做事直到如今:(约5:17)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面对这些不怀好意的犹太人逼 -/迫,耶稣告诉他们“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耶稣与父原为一(参约10:30)。耶稣告诉犹太人他就是神。

  8.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约5:18)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 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 神当作平等。

  耶稣的话,使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 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 神当作平等,在犹太人看来,耶稣犯了妄称自己是神的大罪,理当处死。

  耶稣在毕士大池旁医治这个38年的病人,不仅没有让神得荣耀,反而把自己推到危险的境地,可见人心的邪恶与败坏。两件神迹,不一样的结局!

  TAG: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作者,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作信徒的榜样(三)  上一篇:侍奉中的四个“位” 打印文章   录入:一道江河   责任编辑:一道江河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