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伯记看神的教导方式

作者:于中旻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7-06-21 06:56:55

 

Job 1_21.jpg
 
         在一般刊物上,不难见到:“问与答”专栏,为的是解答问题,或引起讨论。
 
         几年前,在汽车防撞板上贴着“Jesus is the Answer”(耶稣是答桉),曾经是常见的事。后来有人反问:“问题是甚麽?”
 
         有问有答,是合理的交谈形式,也是好的教学方式。
 
         研究中西思想的基本书:论语是孔子的言论,对话录(The Dialogues),则是苏格拉底谈话的记录。论语记载的体裁简略,而柏拉图的对话录记载较详细。论语的“子曰”,因为引用方便,进入中国学者的记忆,成为引述和教导的泉源,很少容人有加以疑问的馀地;苏格拉底的问答方式,则叫你自己去思考。
 
         圣经记载,十二岁的耶稣:“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路二:46)当然,他们问答的内容并没有记录。但有的人就加以衍述,论耶稣的谦卑好学,值得效法。不过,这叫我们思考:耶稣的智慧是那麽有限吗?祂甚麽时候才学成到全知的程度?犹太人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麽明白书呢?”(约七:15)那些议论的人,本身必然是学过的文士,才可以判断耶稣的真智慧,晓得祂所教导的不是违背圣经的野狐禅,而加以肯定;这样,就说明祂不需要去向文士们领教。那麽,少年耶稣祂要问些甚麽?
 
         圣经中的约伯记,是一本智慧书,讲到受苦的奥秘。这卷书是一卷“问题”书,不是找答桉的书。有人照传统的方法,想要在那里找答桉,竟然找不到明显的答桉,所以失望了;是因为找错了。
 
         约伯遭遇了大问题。忽然间家破人亡,自己遍体生疮,陷于痛苦的深渊。他知道自己公义完全;却不知道自己为甚麽受苦,自远方来的朋友们也不知道;无论如何,他们大发议论。揹来一包袱的“子曰”,“老子曰”,“太上老君曰”,那一套是他们的教导方法,用于约伯并不合宜;硬把大堆陈穀烂芝麻,遮头盖脸的倒在约伯身上,以为是对症下药,实在是削足适履。越谈越离谱,约伯不得不称他们“都是无用的医生…你们以为可记念的箴言,是炉灰的箴言;你们以为可靠的坚垒,是淤泥的坚垒。”(伯一三:4,12)
 
         这些都是老实话,但对于辅导,安慰,教训人的,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
 
         青年人以利户等他们讲话,看到他们的失败,才自己说:“论到全能者,我们不能测度。祂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义,必不苦待人,所以人敬畏祂。凡自以为心中有智慧的人,祂都不顾念。”(伯三七:23-24)这显明他承认自己有许多不知道的事,也承认神的智慧远超过人。这是智慧人的话。
 
         最后,耶和华对约伯说话;不过,并没有解答他的问题,却向他发出一连串的问题。
 
         耶和华的问题,看来似乎是漫天问号;其实,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几类,就是:你能?你知道?你在?
 
         人如果用敬畏的心,思想这些问题,自然得到的结论:
 
         神是全能的,全知的,全在的。
 
         圣经说到众光之父,神,是智慧的源头:“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一:17)我们人在这里,连对比都不配说,也不敢说,显明人是有限的,短命的。
 
         耶和华的教导方式,是用问托出人的知识界域太狭小了,神是至大无垠的,任人如何想,都想不明白。你能够说出甚麽是无限大吗?这是无法比论,无以形容的;因为“形容”必须有形,有容,大到无形无容,超越了人的经验和思想之外,怎能够领会呢?这就像现代天文学家,越用超大的望远镜看,越看不到宇宙的边界,只知道自己有限,也只能说自己无法知道了。
 
         约伯听了以后回答说:“我明白了。”不再发问题了。所以,他的认罪懊悔,不是由于耶和华的雷厉风行,给吓得屈服了,而是领悟了。这就是认知自己不是神,也就真面对面认识神,而不能不谦卑懊悔了。
 
         现代人如果想,他懂得多少科技了,就可以自豪了;真该想想,自己到底懂多少科,有多少技,在神的面前,真是值不得一提。
 
         约伯面对受苦的问题。这仍然是现代人的问题。
 
         人为甚麽受苦?
 
         受苦明显是自然秩序的溷乱,环境不是风调雨顺,健康不是身强力壮,行作不是凡事顺遂。哪应该这样?神不是管理一切吗?神不是保守祂的儿女吗?
 
         这还牵涉有道德的问题。为甚麽作恶没有恶报,反是义人受苦?这是违反秩序的,这一切看来似乎是溷乱。这思想使人痛苦。
 
         神不怕人发问题。
 
         发问证明你在思想,证明你相信应该有秩序,就是有设立秩序的神,这是你心里面预设相信神存在的证明;而且也证明你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
 
         为甚麽必须有秩序?
 
         我们为甚麽希望有秩序?这思想是哪里来的?人心厌乱,是承认溷乱是不正常的,是承认秩序的证明。承认宇宙必须有秩序,是承认有一位设计掌管宇宙的神。
 
         不过,你怎知道没有秩序?
 
         恆常的秩序,不能成为溷乱;但恆常的溷乱,可以成为秩序。
 
         你为了溷乱而痛苦,是因为没有看见全景。在短阶段中看似溷乱,实在是秩序在形成中。人所看的是直线,看不到背后或视界以外;是表面,看不到里面;是短暂的,看不到永恆。如果人以为自己看不见就是不存在,自己不能就是不可能,自己不知道就是没有,那算甚麽人?那是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就是把自己当作神:在自己的领域以外,都加以否定,只有神可以那样作;你是谁?竟然敢那样的自以为是,自以为义?
 
         求主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见。我们应该自问:我不认识神的原因在哪里?愿我们像约伯一样,谦卑归向神。
 

  TAG:约伯记   教导方式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如何胜过忧虑?  上一篇: 创世记第一章如何能与化石层所显示的长远年代和谐一致?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