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几等少年人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4-08-31 00:23:01

 u=1811518508,3000140769&fm=23&gp=0.jpg

  自古英雄出少年,圣经中记载了几等少年人,有的给我们留下榜样有的成为我们的警戒。

  一、几个长进的少年人

  1.少年约瑟:创37:1-11约瑟十七岁与他哥哥们一同牧羊。他是个童子,与他父亲的妾辟拉、悉帕的儿子们常在一处。约瑟将他哥哥们的恶行报给他们的父亲。3以色列原来爱约瑟过于爱他的众子,因为约瑟是他年老生的,他给约瑟作了一件彩衣。4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爱约瑟过于爱他们,就恨约瑟,不与他说和睦的话。5约瑟作了一梦,告诉他哥哥们,他们就越发恨他。6约瑟对他们说:“请听我所作的梦:7我们在田里捆禾稼,我的捆起来站着,你们的捆来围着我的捆下拜。”8他的哥哥们回答说:“难道你真要作我们的王吗?难道你真要管辖我们吗?”他们就因为他的梦和他的话,越发恨他。9后来他又作了一梦,也告诉他的哥哥们说:“看哪,我又作了一梦,梦见太阳、月亮与十一个星向我下拜。”10约瑟将这梦告诉他父亲和他哥哥们,他父亲就责备他说:“你作的这是什么梦!难道我和你母亲、你弟兄果然要来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吗?”11他哥哥们都嫉妒他,他父亲却把这话存在心里。

  约瑟的哥哥们的行恶,但他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且将他哥哥们的恶行报给他们的父亲。约瑟自幼与哥哥迥别,过着分别为圣的生活。他是站着的捆,明亮的星。少年时养成的好品行,影响了约瑟的一生,使他成为一个难得的得胜者。

  2.少年撒母耳:A.撒母耳有一个祷告的母亲:撒上1:10-11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11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

  撒母耳的母亲因着自己不生育,被对头激动,她来到神的面前,恳切地祈祷,许愿说“神若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神就照她所求的给她成就了。有了哈拿的祷告,才有了一代士师撒母耳的出生。撒上1:19-20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20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

  B.撒母耳的成长:撒上2:11以利加拿往拉玛回家去了。那孩子在祭司以利面前侍奉耶和华。……21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26孩子撒母耳渐渐长大,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撒上3:19撒母耳长大了,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

  撒母耳出生在士师时代的后期,也是以色列国最混乱的时期,祭司以利年纪老迈,他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神,专门作恶犯罪。撒母耳就是跟着师傅老以利学习侍奉神,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C.神向撒母耳显现:撒上3:1-18。在撒母耳还是个童子的时候,神就向他显现,四次呼唤他,把神要降罚于以利家的事告诉他。

  神呼唤撒母耳,标志着以利时代的结束与撒母耳时代的开始。

  3.少年大卫:当大卫还是个牧童时,神就为他作见证说创个合神心意的人(参撒上13:14),差遣撒母耳去膏抹了他:撒上16:12-13耶西就打发人去叫了他来。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华说:“这就是他,你起来膏他。”13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在他诸兄中膏了他。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撒母耳起身回拉玛去了。

  撒上17:49-51大卫用手从囊中掏出一块石子来,用机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额,石子进入额内,他就仆倒,面伏于地。50这样,大卫用机弦甩石,胜了那非利士人,打死他;大卫手中却没有刀。51大卫跑去,站在非利士人身旁,将他的刀从鞘中拔出来,杀死他,割了他的头。非利士众人看见他们讨战的勇士死了,就都逃跑。

  在非利士人与以色利人的战争中,大卫靠着神的名,用机弦甩石打死了非利士人讨战的勇士歌利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与妇女们的爱戴。撒上18:6-9大卫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众人回来的时候,妇女们从以色列各城里出来,欢欢喜喜,打鼓击磬,歌唱跳舞,迎接扫罗王。7众妇女舞蹈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8扫罗甚发怒,不喜悦这话,就说:“将万万归大卫,千千归我,只剩下王位没有给他了。”9从这日起,扫罗就怒视大卫。

  扫罗从此妒忌大卫,不仅不按所应许的赏赐大卫,反而多年追杀大卫。但大卫因着敬畏神,不杀扫罗。大卫所行的,神、人都要喜爱。

  4.少年但以理:但1章。但以理生不逢时,他出生在犹大国将亡国的时期,少年时就被掳到巴比人沦为亡国奴,在王宫里当太监。但他身在异乡,却时时不忘记自己是神的选民,是圣洁蒙爱的人,靠主过着分别为圣的生活。

  A.不贪享受、不怕王怒:亡国被掳的人竟有享用国王的膳食与酒的机会,这是何等难得的享受啊!可是但以理知道异邦国王的饮食中有神所视为不洁净之物,更不用说在饮用之前祭拜过假神,所以坚决地拒绝了,宁愿吃素菜白水。哪怕是在异邦异教国度里下、哪怕是在艰难的处境中,他都只想如何遵守神的旨意荣耀神名,丝毫不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与利益得失。

  B.大有信心:但以理满心相信,自己虽只吃素菜白水,也会比那些饮用王膳王酒的人更健康。因为“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8:3)。”委办发现,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更加俊美。不仅如此,当国王来考察这些少年,发现但以理这四人的智慧聪明远胜其他少年,且比全国的术士胜过十倍,因为神在各样文字和学问上赐他们聪明知识!

  二、无知的少年人(箴7:7-23)

  这里是所罗门在房屋的窗户内,从窗棂之间往外观看到的情景。

  1.无知的少年人:箴7:7见愚蒙人内,少年人中,分明有一个无知的少年人,8从街上经过,走近淫妇的巷口,直往通她家的路去,9在黄昏,或晚上,或半夜,或黑暗之中。

  这个少年人走路的时间是在黑暗中,无法辨认方向,没有目标,而他走近的是淫妇的巷口。他是一个愚蒙人。我们要行走在光明中,行在生命的的道上,箴6:23因为诫命是灯,法则(或作“指教”)是光,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

  2.淫妇引诱:箴7:10-21看哪,有一个妇人来迎接他,是妓女的打扮,有诡诈的心思。11这妇人喧嚷,不守约束,在家里停不住脚,12有时在街市上,有时在宽阔处,或在各巷口蹲伏,13拉住那少年人,与他亲嘴,脸无羞耻对他说:14“平安祭在我这里,今日才还了我所许的愿。15因此,我出来迎接你,恳切求见你的面,恰巧遇见了你。16我已经用绣花毯子和埃及线织的花纹布铺了我的床。17我又用没药、沉香、桂皮薰了我的榻。18你来,我们可以饱享爱情,直到早晨,我们可以彼此亲爱欢乐。19因为我丈夫不在家,出门行远路,20他手拿银囊,必到月望才回家。”21淫妇用许多巧言诱他随从,用谄媚的嘴逼他同行。

  这是一个厚颜无耻的淫妇,她出来引诱无知的少年人,告诉她已经准备好了,她的丈夫出门行远路,用许多巧言诱他随从,用谄媚的嘴逼他同行。

  3.少年人的跟随:箴7:22-23少年人立刻跟随她,好像牛往宰杀之地,又像愚昧人带锁链去受刑罚,23直等箭穿他的肝,如同雀鸟急入网罗,却不知是自丧己命。

  少不更事的少年人,经不住淫妇的诱惑,立即跟随她去了。

  三、沉睡的少年人(徒20:7-12)

  1.保罗最后一次访问特罗亚:徒20:7-8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8我们聚会的那座楼上,有好些灯烛。

  主复活后,门徒就开始守主日——七日的第一日,门徒们在一起聚会擘饼,这是保罗最后一次访问特罗亚,他与肢体们有说不完的话,很不能把他想说的话都说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夜深了,但保罗因着对灵魂的负担使他还在谈论。

  2.犹推古的沉睡:徒20:9有一个少年人,名叫犹推古,坐在窗台上困倦沉睡。保罗讲了多时,少年人睡熟了,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扶起他来,已经死了。

  少年是容易困乏沉睡的年龄。有人推测,犹推古可能是个奴隶,白天工作十分辛苦,他身心灵都软弱。虽然犹推古来是为了听道,但他的沉睡使他与道没有任何关系,没有进入他的耳,更没有入他的心。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路10:39),犹推古坐在窗台上困倦沉睡。结果,不仅没有听了道,反从三层楼上掉下去,连性命也丢了。

  3.保罗复活犹推古:徒20:10-12保罗下去,伏在他身上,抱着他,说:“你们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11保罗又上去,擘饼,吃了,谈论许久,直到天亮,这才走了。12有人把那童子活活的领来,得的安慰不小。

  感谢神,幸亏保罗在场,及时复活了犹推古,才免了一场悲剧。犹推古不仅身体复活了,他的灵命也复活了,我想从此以后,犹推古会发起火热心为主而活,因为主赐给他二次生命。
 

  TAG:圣经 几等 少年人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作者,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一幅生动完美的救赎图画  上一篇:众志成城 打印文章   录入:离箭红尘   责任编辑:离箭红尘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