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埋藏主人的银子!

作者:韦长安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9-03-23 08:25:15

timg (39).jpg

   “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太25:28-29)

  今天早晨,读到主耶稣所讲的《按才干接受托付的比喻》,让我想到近期的网络红人,沈巍。
 
  沈巍是上海人,已流浪26年。他曾是上海徐汇区审计局公务员,长期病假,至今未婚,但薪酬仍按相关标准正常发放。
 
  如今,他突然红遍网络,原因一是高校毕业,二是公务员出身,三是流离失所。但他豁达开朗,谈古论今,成了90后、00后眼中的“大师”。
 
  甚至有人领教了他渊博的学识,发出“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感慨。
 
  他令人感动的一点,就是在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之时,哪怕睡在路边的草地上,仍手不释卷,沉醉于知识的海洋。
 
  然而,他这种活法,真的值得人们称道吗?
 
  有人认为,他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大师;但也有人发出质疑,一位如此有才华的男人,如此自暴自弃,对社会有何意义?
 
  对此,陕西有位媒体人如此评价:
 
  “一个男人,所学知识上不能治国安邦、下不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凭什么叫他大师,还流浪?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真正亏欠过有才华之人?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于我来说,还是欣赏那些努力奋斗的人,因为不负韶华。”
 
  沈巍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值得思考。主耶稣在比喻中曾这样说: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太25:14-15)
 
  接下来,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但令人不解的是,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主人回来时,对待他们的态度,和我们所想的也不相同:无论是赚了五千还是二千,主人给他们的赏赐是一模一样的。主人说:
 
  “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5:21)
 
  但那位埋藏银子的,主人非常严厉地说:“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25:30)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主所托付给我们的银子,无论我们赚多赚少,只要尽上了我们最大的努力,都会得着他的称赞。
 
  反过来说,假如我们不愿意尽上我们的职分,或者说不愿意为主所用,将来必遭上帝的审判。
 
  今天,有多少人愿意真正为主摆上,藉着甘心的侍奉来满足主的心意呢?
 
  又有多少人如同沈巍那样,虽有知识、能力、口才和百般的恩赐,却不愿意奉献到上帝的祭坛之上?
 
  若如此,当主再临之日,我们怎能在他面前坦然无惧?又怎能逃脱最终的审判?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埋藏主人的银子,不要浑浑噩噩地虚度此生!
 

  TAG:埋藏 银子

【作者简介】 韦长安,雅博网作者,专职牧师。197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自幼归主,因受父母影响,决志奉献为主传道。自中南神学院毕业后,在河南驻马店教会专职服侍至今。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那条小路  上一篇:我们的价值就在于为谁而活 打印文章   录入:心安草   责任编辑:心安草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