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俘虏

作者:东方月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9-02-23 09:10:07

640.webp (7).jpg

  诗篇40篇,大卫的诗篇。

其中有一句:

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你已经开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赎罪祭,非你所要。

那时我说:看哪,我来了。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诗40:6-7】

后来这段经文被新约引用在希伯来书。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来10:5】

你已开通我的耳朵,这句话也可以翻成是:你已刺透了我的耳朵。

刺透耳朵这件事,对诗篇作者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非常熟悉。这件事在律法书里写着。出埃及记21章中说:

如果有一个人买了希伯来人作奴仆,那么他就要服事主人六年;到了第七年,他可以获得自由,白白地出去。但如果这个奴仆不愿离去,自愿要留下来在主人家中继续服侍主人,那么,他的主人就可以带他到审判官那里去。

仆人就要在门前靠着门框,然后用锥子刺穿他的耳朵,这就表示这位仆人将永远服事他的主人了。

这个耳朵上被刺穿的洞,将成为一个永远的印记。而这个印记,不再是一个仅仅是作为奴仆的记号,相反的,它是在一个人可以拥有自由的时刻却选择了将自己献给主人、属于主人,顺服主人——这个印记,是一个因爱而委身的印记。

回到这首诗篇的开头,大卫说:我曾耐心地等候,直等到他来,等到他弯下身来,听见我的呼求,把我从祸坑里、从我深陷的淤泥中拉出来。他把我举起,使我的脚站稳在磐石上。他使我的口唱出新歌,就是赞美神的话语……

这些话,真的是一个从身陷囹圄中得救的人发自内心的感谢啊!真是一个深陷祸患、被捆绑缠住、失去喜乐的人,重获自由时的歌唱!

想到奴仆这个身份,我在想,究竟什么是奴仆呢?

今天的我们尤其自由,尤其想成为一个不受干扰、不受限制的人,甚至不属于任何人。今天的我们到一个地步,就连婚姻也无法让我们完完全全将自己的一切交给对方。

我们自由么?

我们想做什么都行,但却仍然在淤泥中,被各种祸坑缠住。

我们有我们的自由,却不知不觉做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奴隶……也许是所要的那些东西,也许是高高在上的标准,是不能脱身的关系,无法控制的情感;是仿佛永远跑在前面追不到的目标,是达不到就寝食难安的内心;是许多“必须去做”的无奈,是如同被绑架了的每一个白天和夜晚……

我们都不是奴隶,但我们真的自由吗?

主耶稣曾对人说: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

【约8:32-36】

这份自由,是主耶稣的救恩赐给人新生命的力量,叫我们从一切捆绑中得着释放的自由!

天父的儿子带我们进入这自由的身份,与他一同回到天父的家中。

而得了这新生命新身份的人,就在这份重获自由的喜乐中,再也不愿离开!

得了这自由的人,脱离了奴仆的辖制,甘心乐意地将自己余生的一切,都安置在主人的家中。

——这就是那个将自己的身体献上的人,是那个刺穿了耳朵,一生降服在主爱里的人,是身上带着永不磨灭的爱的印记而委身在天父家中的人。

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

看哪,我来了,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是的,主啊,人要向你献上什么呢,这世上找不到一件配得上你的礼物!而你却如此看重我们这个人作为献上的礼物,喜悦我们向你献上的自己。

你曾为我预备了身体,——曾经这是主耶稣的献上,如今因着他已成全的救恩,也成为我们的了。

这份献上,远远超越了律法的规矩,超过了宗教的要求。

这份献上,是因为你无与伦比的爱征服我、吞没我,我属于你。

我是你爱的俘虏。

  TAG:爱的俘虏 

【作者简介】 东方月,浙江杭州人,是一名漫画家、自由作家、节目策划人、时尚节目主持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曾在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特别节目——《历史长河——中国美术史系列》、《猜想祖先》,与赵忠祥一起主持《家园》栏目。现居杭州,旅行并撰写旅行专栏,固定于教会做义工,成为一个行者及倾听者。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骄傲”是神所恨恶的大罪!  上一篇:圣经上七个被升高的人 打印文章   录入:心安草   责任编辑:心安草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