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乎什么(2/4)

作者:张远来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7-10-06 06:09:42

timg (3).jpg

   【约17:11】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

 
  在耶稣行将离世以前,祂对门徒做了几件特别的事,比如设立圣餐传递救赎意义,为门徒洗脚教导门徒彼此扶持,临别遗言告知门徒之道,最后就是为门徒祈祷,把他们交托父神的手中,也借此提醒门徒祂深切的关切之所在。
 
  耶稣在乎什么?这一切都体现在耶稣的祈祷中,:(接上期)
 
  五、真道的传承和圣徒的保守
 
  6"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他们也遵守了你的道。
 
 
  耶稣关切什么?从这节圣经中让我们看到。这是耶稣对父神的交账。显明了背后伟大的属灵真理。
 
  首先、耶稣拣选门徒并非自己主观的好恶,而是父上帝亲自的命定。是"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上帝将这些人赐给耶稣,为要让耶稣"将祢的名显明给他们",即让他们认识父神,得着救赎,并训练他们,也好将救赎之道传与万邦。
 
  其次、耶稣从父神领受了上帝赐给祂的人,目的是要将父神的名显明给他们。这是要他们遵守上帝的道,并传承信仰之道。从而藉着这种信仰的传承而认识神,也不断拓展天国的境界。
 
  第三、上帝托付之工即是你的责任,也是上帝的恩赐。因此,这里耶稣说"我已将祢的名显明给他们"。这是完成使命后的交账,表明耶稣的门徒已经蒙神保守,得着永生之道。
 
  这节经文让我们看到,上帝拣选人信靠祂,不仅是个人得着永生,也是要传承真道。上帝没有将这种传承真道的福音使命托付给任何世界的组织和机构,唯独托付给教会,让我们可以领受真道、遵守真道而见证真道。
 
  六、信仰的统绪和对神的认知
 
  7如今他们知道,凡你所赐给我的,都是从你那里来的;8因为你所赐给我的道,我已经赐给他们。他们也领受了,又确实知道,我是从你出来的,并且信你差了我来。
 
 
  耶稣在乎什么?祂在乎的是门徒可以理解父神的心意,耶稣传道-他们听道-进而信道-活出真道-再去传道-使人领受真道-再去传道。耶稣训练门徒,门徒训练门徒的门徒,代代相传,使人认识上帝,拓展天国的境界,这便是信仰统绪的传承。今天,教会常常把培训门徒传承信仰的责任外包给了神学教育机构,而神学教育机构往往又不认为自己的责任是信仰统绪的传承,而是对圣经的评介。因此,教会尽管出现许多满有学术知识的学者,却难有可以试图统绪之传承的教会领袖。他们认识传统的神学,却不认识神自己。这就是今天教会的悲哀。欧洲教会的没落,美国教会的衰微,往往就是教会信仰统绪的传承被外包的结果。我们要恢复对上帝信仰的热忱,重建教会的秩序,就需要如同耶稣那样,从神领受拣选的门徒,训练他们成为上帝信仰的传承者,进而门徒培训门徒,如此才能将信仰及教会的传承代代相传。
 
  七、代祷的大爱和生命的传递
 
  9我为他们祈求,不为世人祈求,却为你所赐给我的人祈求,因他们本是你的。
 
 
  如果说耶稣的代祷只是与父神的对话,那就没有必要记录在圣经中让我们学习。其实,耶稣的代祷不仅是一个曾经的客西马尼园的祈祷,而是给我们的榜样,表达祂的关切,也让我们学习祂的榜样。
 
  耶稣为门徒代祷,也是要我们学会代祷。没有代祷的侍奉是没有感情的侍奉,没有代祷的侍奉也是属血气的侍奉。哪怕在即将被钉十架那最为痛苦的时刻,哪怕已经很久劳累没有休息,耶稣依旧停下来为门徒祈祷,显示了伟大的代祷的大爱。这种伟大的爱的侍奉显示了耶稣伟大的生命见证。让我们看到祂侍奉的榜样。
 
  今天,我们的灵修也好,侍奉也罢,如果我们缺少了对人的爱,对灵魂的关心,我们的侍奉就是虚伪无益的,侍奉若被当做一种自我实现的事业,就和虚伪的文士法利赛人无异了。保罗就说过: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1-3)
 
  耶稣在乎什么?祂不在乎你有多大的丰功伟绩,祂只在乎你爱的动机和你生命的传递。
 
  八、合一的见证和相爱的感情
 
  10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并且我因他们得了荣耀。11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
 
 
  在所有耶稣临别遗言的教导中,彼此相爱与合而为一是祂所有教导的重中之重。为什么?因为我们最难以实现爱的教训。爱一词在和合本中出现过827次之多。为何圣经如此强调"爱",这不仅是因为上帝本身就是爱,也是因为"爱"是如此困难。有太多让我们爱不起来的人,有太多让我们受伤的经历,我们怎能去爱。你刚刚爱一个人,帮助他,或者与他无冤无仇,却被人毁谤陷害,你怎能还去爱?但耶稣教导我们不仅要爱那些爱我们的人,还要爱我们的仇敌--以爱代替所有的怨恨。但爱实在不容易。因此,耶稣教导我们要用心去爱,用意志强迫自己去爱,用情感去爱,用最大的力量去爱。爱让我们合一,爱让我们释放,爱给我们热忱和力量。
 
  有了爱才能实现"合一"。合而为一是耶稣一直对门徒的命令,也是祂最大的牵挂之一。因为我们是多么难以合一。每个人都想实现和占有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只要你的影响力大过我,只要你的存在成为对我声望的威胁,我就一定要消灭你,这就是世人常见的罪性。你看,今天的教会宗派林立,哪怕在一间教会,也常有彼此勾心斗角,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牢笼信徒,不惜做出诋毁诬陷等各种下三滥的办法。今天,教会的罪恶有时比社会更加虚伪邪恶,在所有的罪恶之上,教会甚至冠以宗教的理由和爱主的名义进行。不仅要独占教会的财政和行政大权,甚至要牢笼人心,俨然希望取代耶稣才有的角色。当代伟大的布道家葛培理就说过,如果上帝不审判某些人,祂就需要向所多玛和蛾摩拉道歉!为何如此刻薄,因为你会看到,多少重大而可怕的罪恶都会在教会发生。为什么?因为我们并没有学效耶稣。
 
  如何才能实现教会合一的命令?耶稣以自己和父神的关系为喻,要求我们:
 
  第一、不分彼此,融合为一。耶稣认为自己的就是父神的,父神的就是耶稣自己的。: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当我们将自己放在一个共同体的位置,我们就比较容易合一了。
 
  第二、互相成全,心存感激。耶稣藉着侍奉成全父神的荣耀,也感谢父神因为给他的托付而得着了荣耀:并且我因他们得了荣耀。
 
  第三、持定使命,不留私心: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
 
  很多不能合一的事情发生,往往是因为有人存有私心,他们把教会当作自己的利益实现,以教会的资源满足自己的私欲,以侍奉的职份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此,当人有了私心,就无法让人敬服,从而产生纷争。
 
  第四、为合一祈祷: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合一的挑战不仅来自人性的败坏,也来自撒旦的挑唆。因此,我们需要藉着祈祷,求神保守教会的合而为一。
 
 
  合一是最高的命令。耶稣说:"你们若彼此相爱,众人就因此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同样,撒旦也可以说:"你们若彼此相恨,众人就因此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耶稣在乎什么?祂在乎的是我们真道的传讲、信仰的传承、代祷的大爱与合一的见证。耶稣以祂的祈祷向我们展示了父神的价值观,也让我们学会在这个世俗化的时代,以耶稣的关切为我们人生的追求和目的。
 
 
 
  亲爱的父上帝:
 
  我心渴慕祢的旨意,我灵羡慕祢的法则,我爱慕祢的智慧,我祈求祢的大能。祢的旨意就是我人生的方向,祢的心意就是我存在的价值。我以追求祢的旨意为目的,我以成就祢的托付为目标。
 
  唯愿祢帮助我成就祢的旨意,引导我活在祢的心意之中。若我或将偏离,求祢提前归正;若我或将犯罪,求祢提前拦阻。好保守我全然行在祢心意之中,引导我走在祢正道之内,帮助我的生命不断丰富成长,拓展我的境界不断延伸开拓,赐福我的品格与智慧如日剧增,增加我的能力坚韧不断加强。
 
  求祢将我从忧虑烦恼中释放,将我从恐惧担忧中解脱。给我信心使我确信祢的美意,给我应许使我看到祢赐福的凭证。主啊!祢原知道我们在世的艰难,也晓得我愚钝柔弱的个性,求祢补足我的不足,除去我的多余,使我被祢修建好,多结果子,使我被祢建立好,扎根发旺。
 
 
  奉耶稣基督的名祈求!
 
  阿门!
 
 
 
  灵修反思
 
  1.你认为信徒的见证能力何在?是什么让基督徒失去见证?又是什么能使我们见证有力?
 
  2.你认为合一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教会我们才能真正合一?合一与同流合污的界线在哪?
 
  3.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彼此相爱?相爱的秘诀是什么?
 
  4.反思自己的忧虑,怨恨,藉着祈祷向神陈述,求主帮助而除去。
 

  TAG:传承 信仰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另有一个心志”  上一篇:耶稣在乎什么? 打印文章   录入:心安草   责任编辑:心安草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