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众多水滴,又哪来汪洋?

作者:石衡潭     来源:本人博客 时间:2013-03-20 06:51:44

没有众多水滴,又哪来汪洋?.jpg

没有众多水滴,又哪来汪洋?

——沃卓斯基电影《云图》

特约作家:石衡潭

本片改编自大卫·米切尔(DavidMitchell)的同名小说。编导以佛教的六道轮回观念来结构剧情,展开了在六个时空中的故事,它们之间既彼此独立,各自发展,又有着某种内在相似,甚至以某种标记来关联。

1850年,南太平洋查塔姆群岛,美国律师亚当·尤因被残酷虐待鞭挞黑人的暴行所惊骇,当场晕倒,而觊觎其金币的医生则以患寄生虫病为由对其施毒,他不得不返回,并用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1931年,比利时西德海姆,身无分文的同性恋天才青年罗伯特·弗罗比舍为音乐大师记录曲谱,受到半本亚当·尤因旅行日记的启发而开始创作出恢宏壮阔的《云图六重奏》;1975年,美国加州,《望远镜》杂志记者路易莎·蕾冒着生命危险调查一桩核电站的内幕,在一家老唱片店她被碰巧播放的《云图六重奏》乐章所深深打动,原来作曲家就是她所读过的同性恋情书的作者;2012年,英国伦敦,被囚禁在一家特殊养老院的出版商蒂莫西·卡文迪什与其他狱友,精心设计了一个越狱计划并付诸行动,他出版过路易莎·蕾的故事;在乌托邦未来——2144年的新首尔,餐厅服务员克隆人星美-451在星美-939的启发下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在张海柱的帮助下认识餐厅真相并试图逃离;在后末日未来,2321年的夏威夷,人类因自相残杀已经退回到蛮荒时代,牧羊土著扎克里与外星高科技文明的女先知不期而遇,他们部落唯一相信的女神叫星美,女先知让扎克里知道了星美的真实故事。每个故事都包含着同样的主题:不向暴力犯罪屈服,拼尽全力去反抗。就如亚当·尤因所说:“没有众多水滴,又哪来汪洋?”

影片强调了人类的互相依存,行善决定的重要性。这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的生命不是我们自己,从子宫到坟墓,我们和其他人紧紧相连。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每一桩恶行,每一项善举,都会决定我们未来的重生。”亚当·尤因救了黑奴,请求船长让他当水手而不是杀死他;黑奴后来也救了他,让他免遭不良医生的黑手。因此他决心抛弃豪华舒适的生活,与妻子一同投身于废奴运动;路易莎·蕾在父亲的黑人老战友的全力帮助下揭示了核电站真相,粉碎了大石油财团的阴谋,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星美-451受939和张海柱的感染与激励,毅然参与明知必败的反抗,最后从容坐上行刑椅,却因此而唤醒了行刑人的灵魂;……不过,这一切都是在轮回观念下展开的。不同时空中主人公们通过胎记、纹身等方式连成一线,环环相扣。这六组人很多是由同一演员扮演的,更强调了生命的轮回。应该说,生命没有轮回,生命的宝贵就在于一次性。如果有轮回,我们会把善的抉择总是留给下一次,而不去做现实的承担。只有在仅有一次的生命中,做出那至关重要且不可更改的抉择,才是意义非凡的。“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拉太书》6:7-10)

影片还鼓励一种突破界限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噪声和声音之间的界限是常规,所有的界限都是常规,等待着被超越。一个人可以超越任何常规,只要这个人能首先想到要这么做。在这样的时刻,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清晰的就好像能感受到自己的,我知道分离是一种幻觉。我的生命远远超越了我自己的极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如果这界限与常规仅仅是人根据一时一地的需要而临时设定的,如果超越自己是为了更神圣的目标,就像亚当·尤因挺身反抗黑奴制,路易莎·蕾起来揭露罪恶。但倘若不是这样,那就是一种盲动,甚至是一种犯罪。罗伯特·弗罗比舍创造了充满想象力、爱与激情的音乐《云图六重奏》,这是他对神圣使命的遵从,可是,他的同性恋以及他最后从容不迫的吞枪自尽,都超越了正常的界限,是自我极度膨胀的表现,不足为训,应予根绝。“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哥林多前书》8:2)

关于死亡,影片是这样来描述的。“我相信死亡只是一扇门,当它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如果让我来想象天堂,我会想象那扇门打开了,在门后,我会发现他就在那里,等着我。”与话语相配合的画面是:在海上漂泊多日的亚当·尤因推开了家门,看到了妻子,他们惊喜万分地拥抱亲吻在一起。死亡的确是一扇门,但它对每个人只打开一次,每个人所面临的只有必择其一的两种:要么天堂,要么地狱。天堂里会有同样相信耶稣基督的亲人,更有耶稣基督的同在。地狱里没有耶稣基督,只有烈火与硫磺湖。这就是死亡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真正含义。

爱、勇气、信念、信仰,这些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甚至是生死攸关,所以必须审慎。要清楚爱从何来?勇在哪里?信是什么?不然,一切会陷入混乱,所作所为,适得其反。扎克里就曾经一度陷入诱惑,想要杀死外星来的女先知;星美-451等克隆人一直以为她们勤奋工作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根本没有想到最后等待自己的是屠宰场;罗伯特·弗罗比舍至死还沉浸在同性恋的感受中并坚信自尽是他最好的选择。这都是错误的执迷。

保罗在论到以色列人时说:“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罗马书》10:2)真正的爱、勇气、信仰都在耶稣基督里。“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4:7-10)

  TAG:水滴 汪洋

【作者简介】 石衡潭,本站作者。196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香港第三十届汤清基督教文艺奖得主,超星数字图书馆“名师讲坛”讲员,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基督教研究,副研究员。曾经在《世界宗教研究》、《哲学门》、《文化中国》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译文和在出版社出版专著共计三百余万字。主要著译有:《电影之于人生》(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获第三十届汤清基督教文艺奖),《电影之于人生二集》(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东风破——论语之另类解读》(著作,山东画报出版,2009年),《自由与创造:别尔嘉耶夫宗教哲学导论》(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光影中的信望爱》(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论语遇上圣经》(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城邦:从古希腊到当代》(译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入选《中华读书报》2007年“图书100佳”,排第十六位),《自由精神哲学》(译著,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石衡潭博士所作的“透过电影看人生”、“影视之于人生”与“《论语》《圣经》对读”系列讲座已经在海内外进行三百多场,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建道神学院、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中原大学、美国普世丰盛神学院巴黎分院、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沙巴神学院、金陵神学院、江苏神学院、中国油画院、南方航空公司等著名学府与单位,并受到中国教育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环球时报》英文版、《天风》杂志、香港良友电台、美国《侨报》、马来西亚《亚洲时报》等海内外媒体的大力报道。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属灵话”要恰如其分  上一篇:信主的人需要毎天都认罪? 打印文章   录入:大漠   责任编辑:大漠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