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善与恶?怎样以善胜恶?

作者:海夫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4-07-02 06:12:53

   ——从罗马书第12章看“以善胜恶”

 

          1.jpg

  序言:认识善与恶

  1、恶是善的缺乏

  有人说上帝真是不可理喻,既创造了善,又创造了恶。其实上帝并没有创造恶,但恶又是如此真实地存在,乃是因人在罪中的堕落。保罗在罗马书第7章里切实地认识到“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罗马书7:18)一个人只有真看见了自己里面的某处那极其可怕的部分,才可能真正谦卑下来,做出这样的告白。即便是有了这样的认识,要得胜那极其可怕的部分更是难的。因为“那可怕”相当的顽固,让人在“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马书7:21-23)。恶是什么呢?奥古斯丁说:“恶是善的缺乏”。当善缺席,不在现场,恶就彰显,且耀武扬威。

  2、良善的只有一位

  罗马书从12章开始,保罗讲明因信称义的真理之后转入真理的应用,即实践性的教导。感谢主!人若不认识独一的真神,不会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良善的只有一位,那就是神自己。亚当夏娃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真知道了善恶吗?不是真知道!而是随从了自己的分辨、判断,也就是立了自己的义。当人的义盖过神的义,私欲就怀了胎,结出罪果却不以之为罪。这也是世上的各种小学籍着文化之名为罪做出的欺骗性所在。自义之人怎么晓得真正的善恶呢?上帝赐下律法引导人的是非之心。律法仍有所不能行,上帝又赐下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如今,蒙恩得救的人能过基督里的新生活首先乃是向罪死,向神活。这出死入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归善弃恶的过程。

  3、行善乃是归善,效法基督,归向神

  原来行善就是归善,效法基督,归向真正良善的那一位。非靠人能行出何等的善,乃是因神的完全和预备的顺道而行。“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16-17)这是所谓“先做人,后做事”的精髓。其本质是“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2:10)理解这个在神的道中重要原则,才不会将罗马书12-16章所写的当做一种“新律法”,也才能逐渐明白称义之人,为什么必须要有圣洁的生活,走成圣的道路。因神的慈爱和救恩不可抵挡地临到,在生命之爱的关系中,神是圣洁的,得救之人也当是圣洁的,好叫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故保罗在12章开篇就说“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

  善是什么?缺乏这些善就是恶

  一、心志的善(属灵的善)。(罗马书12:1-3)

  1、将身体当做活祭献给神。最大的善就是全然献上,不再顺从自己肉体,随着肉体的血气、情欲,人意、经验等生活,而是凡事尊主为大,以神的救恩为乐。不献上或献上了还有保留,打点小算盘的,三心二意,走走看看的,其实都是恶,不要轻易以为“那是人性的软弱,每个人都有”而推卸自己当有的责任,要确实的知道那是神不喜悦的。

  2、不效法世界。当信主之人却效法这个世界,以地上的事为念,贪爱现今的种种,不论什么样的理由和借口,都是恶的在场,而非善的充实。

  3、常常心意更新。为什么合神心意的大卫还犯罪,为什么那些知名大牧者跌倒?未能常常心意更新,这个工作是一生的功课,随时的操练。当时时警醒:我的心如何?是和神在一个节拍上吗,还是自我的旋律响起?

  4、凡事留心查验神的旨意。怎样更新?有标竿才能归正。在一切的事上相信并留意查验神旨意的善良、纯全、可喜悦,否则人的抱怨,困惑、不信、甚至离弃神都可能出来。世人说“心态要好”,基督徒若不明白这个奥秘,本当心态最好的族类倒成了最大的“牢骚群”。

  5、看自己合乎中道。心态不好自然容易偏失,有时自高自大,有时自卑自践。大抵因为这样的人太多,普遍反不以为病。其实不能看自己合乎中道,就是恶。不要说与人为善,与自己都不善,能行什么样的善呢?自己都是病人,还想去做医生么?

  二、工作上的善(行事的善)。(罗马书12:4-8)

  6、互相联络做肢体。合乎中道才能联络做肢体,与神和好就当与人和好,为什么基督徒的人际关系仍然难为?根本就是在于自己的位置就没摆对,又不肯做一个好的合作者。所以在为工作焦头烂额时,与其先忙于怎么处理关系,不若先警醒自己的恶。简单地说“想要一个好丈夫,首先自己做个好妻子,或者将自己预备成好妻子。”以此进入工作和工作关系就可如庖丁解牛,顺入其间。不但是工作做得多么好,更是在工作中配搭得好。

  7、照所得的信心和恩赐,尽自己的本分。不论一个人是否信主,不能守住本位,尽到本分,都是恶。可惜没有圣灵的光照,人往往看不到这点,自己失了位,反指责别人不到位。主耶稣说要做忠心、良善的好仆人。先多问问自己是否忠心,是否竭力吧。

  8、认真、专一。有句名言“世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专一是什么意思呢?包含对象清晰,且持定目标,向着目标努力。人若不专一,表现出心志不定,感情轻浮,顺便换对象,轻易换工作,人生如浮萍。这些是恶的做工,不是神喜悦的,自然也蒙不到祝福。在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职分上做到最好,这才是善。

  9、诚实、殷勤,甘心乐意。做到最好不是简单地和人比,按世上的标准衡量,而是由心发出,和自己比,越来越好,越来越勤奋,越来越完善。自然地,事情也越做越好。工作没有圣俗二分,向神而做,都是圣的,也才是善的。

  三、关系中的善(为人的善)。(罗马书12:9-21)

  10、不假冒为善。知道要好,却做不到好,又想讨人的好,神的好,这时人很容易假冒为善。警醒谨守吧!“善要亲近”,中文译本,新译本都翻作“善要持守”,只要一假冒,就离善成恶了。

  11、切实爱人,相互尊重。不能假冒,又爱不出来怎么办?以手足之情去爱,以尊重礼让的心去行。暂时实在爱不了,我至少可以尊重,尊重不了,至少可以客气。少一些论断,多一点客气,和气也就长一点。

  12、不懒惰,不冷淡,常服侍主。爱是需要智慧,需要操练的,爱不了,做不到,可以去学习,去操练。懒惰是仅次于骄傲的大恶,自古天道酬勤,故而罗马书12:11马上说“殷勤不可懒惰”。彼得后书1:5“你们要分外殷勤”。爱人、做事,都是在服侍主,向为主做的。

  13、喜乐、忍耐、恒切祷告。在满了罪恶的世界,要做这样的学习、操练是难的,靠着自己是行不出来的,我们乃是得了基督的奥秘而有信、有望、有爱。为此而恒切祷告,患难中忍耐,指望中喜乐。

  14、好施舍、帮补,乐于款待。若是不好怜悯、施舍,明知弟兄有难,却不切实帮助,热情接待,都是行恶,而非行善。

  15、心地纯良,一味祝福。在帮补为善的过程中,完全可能遇到忘恩负义的,恩将仇报的,过河拆桥的等等,不要为此就生气,小心在生气之中,自己也生出恶心。这时好的心态和办法就是“吃得亏”,“受得气”,“逆来顺受”,天父都知道,祂在暗中会报答你的。

  16、有同情心,不嫉妒,不幸灾乐祸。可能在帮助别人时,有人怎么也扶不起来,有人因之兴旺发达。弄得自己患得患失,心情都不好了。怀着平常心,与人同情、同理,不志气高大,不自作聪明,就是大善。

  17、多做美事,多去成全,尽力与人和睦。理解上述的内容,就很好理解保罗在17节怎么突然说“不要以恶报恶”,没有上述的善,看似行善,却在恶中行恶。可悲的是因着人根深蒂固的罪性,人总觉得自己有理,而难以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随伙作恶了。所以尽量去做美事,与人和睦,尽力去成全人,建造人,而不是让人因着自己受试探而跌倒了。

  18、不自作主张,自义报复。自己尽力了仍然“好心反被狗咬”呢?不应该报复他吗?自己不是太冤枉,太吃亏了吗?不要为恶人得志而心怀不平,神都掌管,祂必按祂的公义来审判、报应。

  19、爱仇敌,加倍对他好,不是以恶制恶,而是以善胜恶。不仅自己不去报复,反而更加对他好。“把炭火堆在他头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他自觉羞愧,从心里悔改。这样,我们就为主得人如得鱼了!

  从本质上领受这些真理的教导,就会反观到中国文化里哪些是真正为善的好传统,哪些是为做好人而滥好人的乡愿。基督徒若不认识善,行出善,只是一味口称耶稣,披着属灵的外衣,拿着自以为是的基督真道,不仅当时就羞辱了主的名,而且将来可能被主斥退:“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3)。

  怎样以善胜恶?

  保罗顺着圣灵的引导,让人既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同时也指明怎样不以恶制恶,而是以善胜恶。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既呈明价值观,又讲清方法论。

  1、感谢主完全的救恩,因着十字架的拯救,我得以在罪上死,灵上活。由此在称谢、赞美中做属灵的转向,将自己全然献给神。

  2、心思意念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生观、价值观都调整到正确的频道:以基督的心为心,由此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

  3、行为力求纯全,尽量不留破口,不占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常常警醒谨守,警醒作恶,持守在善。

  4、在爱上不虚假,不懒惰,不假冒为善。真正尊主为大,体贴神的意思,顺从圣灵的工作,不体贴罪我的意思,不从私欲而行。

  5、祷告恒切,从而让自己态度端正,喜乐、忍耐。在为善上忠心,靠主争战,不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TAG:认识善 认识恶 以善胜恶

【作者简介】 海夫本名:康晓蓉,雅博网作者。作家、诗人、牧者。籍贯四川,70后。1995年大学毕业到浙江工作。先在中学执教语文,后从事影视、杂志等文化传媒工作。2006年回居成都,2007年归主。2010年开始牧会,2013年7月按立为牧者。 诗作散见《十月》、《中国当代女诗人爱情诗选》等。2007年出版诗集《诗三百与字一个》,写有哲学散文集《生命与爱》,2012年自选诗集《活水》。2013年信仰文集《风随着福音吹》。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从《以弗所书》看今日社会关怀  上一篇:耶和华的法度确定 打印文章   录入:悄岚   责任编辑:悄岚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