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想明白,是一种骄傲

作者:陈如松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3-01-06 07:34:34

 微信图片_20211124113928.jpg

       现在盛行一种倾向,就是重视研读,尤其是启示录的研读,对那些难解甚至解不开的奥秘津津乐道,并以此为信得好的标准。

  而另一部分人,则按照起初所领受的,默默前行。他们谦卑俯伏,平安喜乐,享受至高者荣耀的同在。

  两种人,一个凭着信心,平静安稳;一个竟自不肯,不断找寻,没有安息之日。

  这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相信他的应许。他明明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但有的人却很忧愁,非要让他将父显给他们看。约14:8

  “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其实,很多的奥秘是人的悟性无法抵达的。那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原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甚至当我们用语言表达的时候,都已经限制了永恒,因为“说”是一种传递,需要时空的媒介,而在没有时空的永世何以表达与交流,是我们无从想象的。

  包括书上所说的黄金的街道,碧玉的城墙,也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在没有时空的那日是一种怎样的美好,只有到了时候才能明白。

  我们所熟知的“三位一体”,也是一个无从解开的奥秘,奥古斯丁就经历过这方面的困扰。

  有一天,他在海边散步。一边散步,一边默想那奇妙的“三位一体”。因为这样的真理,实在让他想不明白。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孩子正在沙滩上玩耍,他就走了过去。发现这个孩子正在不断地将大海里的水注入一个贝壳里面,而这个贝壳中间有一个洞。所以,不管孩子注入多少海水,贝壳总是没有水。

  奥古斯丁就问他,说:“孩子,你在做什么?”

  孩子回答说:“我要把所有的海水都倒在这个贝壳里面。”

  奥古斯丁恍然大悟:自己不就像这个小孩子一样吗?谁能藉着有限的头脑和理性来明白天上的“三位一体”真理呢?又有谁能测得透爱子的丰富呢?从此以后,他就不再为“三位一体”的奥秘而烦恼了。

  人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凡事爱刨根问底,以为这样就能什么都明白。他们实在高估了人的悟性,高抬了自己的有限。

  深哉!他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他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罗11:33

  其实,他并非让我们成为知识的专家和书斋的学究,他向我们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我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他同行。弥6:8

  有人埋头查考,以为内中有永生,但有话说: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

  我们研读的目的,不是为了知道得更多,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他,拥有他的生命,更好地与他同行。那书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为了叫属他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一些人实在是跑偏了,或者被带偏了。他们一起搞起了知识竞赛,看谁知道得多,看谁知道得深,以至于在这上面争强好胜,吵个不停。

  人的天性带着一种骄傲,那是迷失走丟的表现。回归的人应当认识自己,守好本位,不奢求非分,存谦卑的心与他同行,享受所赐的平安和喜乐。

  TAG:想明白 骄傲

【作者简介】 陈如松,雅博网作者,黑龙江呼兰人,任教佳木斯大学,退休定居大连。感恩在疾病中蒙召使用,开始全新人生。现从事文字服侍,主持微信公众号“蒙福平台”,欢迎关注,一同走蒙福之路。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一年已过,愿你学会忘记!  上一篇:一把旧提琴,放在你手中 打印文章   录入:吴建梅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