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作者:snail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4-12-24 00:31:55

001.jpg

  马太福音12:36:“我又告诉你们,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在这里,耶稣告诫我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雅各布书3:5-8:“这样,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各类的走兽、飞禽、昆虫、水族,本来都可以制伏,也已经被人制伏了;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可见,不当的言语有多么的可怕。圣经中有许多关于言语的教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禁止不当的言语,做智慧人。

  一、不要往来传舌

  箴言11:13:“往来传舌的,泄露密事,心中诚实的,遮隐事情。”

  箴言16:28:“乖僻人播散纷争;传舌的离间密友。”

  箴言20:19:“往来传舌的,泄露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相交。”

  箴言26:20:“火缺了柴,就必熄灭,无人传舌,争竞便止息。”

  可能是基于人的本性,听见关于他人的事,就喜欢再传给第三个第四个人听,而听到这事的人,又将听到的事情添油加醋一番再去告诉他认识的人。如此一来,最后传得沸沸扬扬,面目全非。就好像我们在教会中做过一个拷贝不走样的游戏。牧师告诉第一个人一句经文:“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水滔滔。”(阿摩斯书5:24)但是很遗憾,传到最后一个姊妹那里的时候,她说听到了什么洪水猛兽?不知道究竟是那句经文了。由此牧师告诫我们,不要往来传舌,尤其是你从他人那里听到的话,很有可能本来就不是事实的真相,你再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加上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转述给他人,试想一下,最后事情会被传成怎么样呢?极有可能已经与真相大相径庭,甚至是南辕北辙了。然后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就是人罪恶的本性,尤其喜欢到处说别人的遭遇、困境、窘迫、以此为乐。不知是庆幸自己没有遭遇不幸呢,还是想笑话别人。同时还有一个可悲的现象就是每次传给一个人听的时候,都会对他说:“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不要再告诉别人。”可是每个人都这样对第二个人说,于是欲盖弥彰,仍旧传得满城风雨。试想一下,如果是别人在传你的是非,到了最后,你在他人的言语中听到自己是多么地不堪,心里会多么忧伤难过。将心比心,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要有智慧,不要往来传舌。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人的是非,你就对他说,圣经告诉我们不要往来传舌,所以对不起,你所说的,我没有兴趣知道。如果仍旧听见了别人说了他人的是非,就当做智慧人,让传言到此为止,至少不是再由你去传播的,因为谣言止于智者。

  二、不要背后说人

  教会和社会中容易引起矛盾,很多情况下,都是有人,喜欢问另一个人,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啊?你和他的关系如何呢?然后,如果你说那人的好话,或是与他关系亲密便就作罢。若是你在背后说了他人的坏话,指出了他的缺点,或是对他有意见,与他的关系不好。这样那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立刻就会将你的话“修饰”一番告知其人。由此,加深了你们之间的矛盾。很多人彼此之间原本只是因为一点小事关系不是非常融洽,但就是因为有了那喜欢背后议论人是非又去搬弄是非的小人,关系开始破裂,恶化,甚至彼此为仇,相互报复。所以罗马书1:30节将背后说人定为是罪的表现。耶稣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所以我们不愿意听见别人在背后议论我们,不愿意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因而恶化,我们首先要禁止自己的嘴唇,不在背后说人。如果有人问我们,这个人怎么样啊?你与他怎么样啊?你可以回答他:“我没有权利评价任何人,至于我与他的关系,是我们之间的事,你不介意我不告诉你吧。”从你我做起,杜绝背后说人的坏习惯,可以很大程度上缓和人与人的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良好的教会团契。

  三、不说抱怨话

  有一位老姊妹,非常爱自己的家庭,所以虽然年纪大了,总是忙里忙外地操持家务,但是她很烦恼,因为她说我已经尽力把家里的事情都做好了,让儿子媳妇可以回来休息,我也把小孙子带好了,让儿子媳妇可以安心工作,但是为什么我的媳妇就是不愿意相信神呢?难道我如此尽心尽力服侍他们,没有基督徒的见证吗?因为老姊妹屡次向牧师提及,所以一次有机会,牧师就到了老姊妹的家中探访,正好她的媳妇也在,牧师就问媳妇:“你的婆婆待你们好吗?”媳妇就说:“婆婆是把家务都做好了,对我的儿子也很好,这点是大家公认的,我的婆婆是很好,但是我不愿意信神,是因为她每做一件事,就一边说:‘啊呀,我的命真苦啊,为什么我要烧饭啊。’‘啊呀,我怎么那么倒霉啊,又要洗一大堆衣服了。’‘哎呀,又要去接孙子放学了,真是累啊。’所以我听了以后就觉得自己很孝顺,害婆婆要做那么多事。所以我就对婆婆说,你不要做这些家务了,我来做吧。但是婆婆又不肯,于是她一边坚持做家务,一边口里又要抱怨,牧师啊,你不知道,作为媳妇,我听到这些话,心里有多难过。”于是,牧师就和老姊妹交通,告诉他耶稣吩咐我们好行为要做在暗中,天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你这样说抱怨的话,你的媳妇就觉得你在暗示她不孝顺,变相地指责她,这样你辛辛苦苦操持家务,希望有见证,可是到头来,却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以后不要再抱怨了。你的好行为,耶稣都看到了,他会奖赏你的。若是你不抱怨,你就有见证,你的媳妇自然会信神的。果然,老姊妹依旧殷勤地做着家务,只是她再也不抱怨了,她每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说:“感谢神,给我健康的身体,让我还能操持家务。”“感谢神,让我这把老骨头还健壮,可以照顾我心爱的小孙子。”……这样抱怨变成了赞美。媳妇感激婆婆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又惊讶婆婆那么快了有了那么大的转变,于是很快就归信了主。一家三代其乐融融。可见人的话语是有力量的。所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赞美,你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四、不说谎话

  不说谎话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有人说:“我从来也没有说过谎话。”那么他这句话就是谎话。什么是谎言呢?总而言之可以分为夸大的话,缩小的话,以及捏造的话。

  箴言12:22:“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神所憎恶的七样中撒谎的舌,吐谎言的假见证都是与撒谎有关的。并且魔鬼是一切撒谎者的父。(约翰福音8:44)可见神是多么憎恶谎言,谎言又是多么地可怕。并且谎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因为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箴言12:19)狼来了的故事中,放羊的孩子终究因为屡次撒谎,再也不能取信于人而自取灭亡。也有人是出于爱心,不忍心告知真相,例如医生对癌症晚期的病人隐瞒病情,知情者对遭遇车祸者的妻子谎称其丈夫是去外地出差了。但是谎言虽然能隐瞒一时,可是当病人和车祸者的妻子知道真相时,岂不是更受打击吗?

  当然说话也有技巧和方式,不妨换一个角度,更好地表达出事实的真相。总而言之,尽可能避免说谎言,避免让说谎成为一种习惯。实在不能表达的时候,静默不语也是一种好的回答。

  可是在今天这样复杂的社会当中,我们又能否保持自己的诚实纯全呢?求神加添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做诚实人,说诚实话。

  五、不说灰心沮丧的话

  有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关系到我是否能够顺利毕业,所以我看得很重,非常紧张。考试后,我回来对了书本,自我感觉非常不好,情绪到了低谷,非常沮丧。我就对我一个学法律专业的同学说了灰心沮丧的话,我说,这次可能要挂科了,恐怕不能顺利毕业了,我真是绝望啊,不知道该怎么办。谁知我的同学却对我说:“你不是基督徒吗?基督徒不都应该是有信心的人吗?如果连你们基督徒都没有信心,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所以我很后悔我说了灰心沮丧的话,失去的见证。而且事后公布成绩,我不单没有挂科,而且还得了很好的成绩。可见是因为我自己太过紧张,缺乏自信,灰心沮丧。而我又将沮丧的言语告诉了同学,失去了见证。从这件事中,我真的感到基督徒的言行都要非常谨慎,因为我们是主的门徒,人要从我们身上看见我们的主是怎样的,人要在我们身上看见见证,纵然我们有软弱有失败,也当常存信心和盼望。不说灰心沮丧的话羞愧主的名。

  并且我们的口是有能力的,信心的言语是大有功效的。例如父母抱怨,我的孩子真笨啊,怎么也教不好了,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他就会觉得自己确实很笨,自暴自弃。反正,说我的孩子是聪明的,神会赐给他聪明智慧,只要他努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孩子就有了信心,真的就有所提高了。有一个故事,说到一个孩子回来后总是对妈妈说尽管他很努力,但是他永远比他的同桌成绩差。他的同桌似乎不怎么努力学习,每次都能考第一名。其实在妈妈的心里,很清楚自己孩子的能力,人的智力各有差异,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尽力了,但是天资不及同学,所以尽管很努力很努力,还是无法得到理想的成绩。但是妈妈不能这样告诉他。所以妈妈就鼓励他,你还没有完全尽到自己的能力,再努力一些,会更好的。果然,孩子更努力了,下一次家长会的时候,他的成绩又有了提高,只是还不及同桌。于是一次又一次,通过妈妈的信心和鼓励,孩子的成绩不断地提高。最后考取了中国最好的清华大学。孩子在演讲中说到,妈妈带他到海边,对他说:“小麻雀往往很容易就可以飞起来,而海鸥却显得很笨重,它们起初总是飞不起来,然而真正可以长途飞行的却是海鸥。所以只要有信心持之以恒,有一天一定会有收获。”

  所以我们真的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用信心的言语来为自己加油打气!

  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这次仅和弟兄姊妹简短分享一些我们不要说的话,让我们避免言语上的过失,避免因为口中的言语得罪神。以智慧的言语活出基督徒的见证,做蒙神喜悦的好儿女。

  TAG:禁止 嘴唇 智慧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天堂里,你占好位置了吗?  上一篇:讲道稿:论饶恕 打印文章   录入:离箭红尘   责任编辑:离箭红尘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