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寻“蛇”——从耶稣复活显现说起

作者:刘若民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5-04-22 06:45:38

bf71f7f0363f9155b13c111b003bb543.jpg

  经文:箴19:11;太28:19-20

  中华文化中,生肖从属是测算年纪与时间的途径,也是文化的投射。2025年是蛇年,提到蛇,我们的思绪也会被带进圣经的叙述之中:蛇的形象极其复杂,既有负面的象征,也有特殊的正面意义。蛇在圣经中的负面形象最早出现在《创世记》3章1节至6节,其中记载蛇引诱人类堕落,成为罪恶的象征。在《民数记》中,火蛇在旷野咬死以色列人,是对悖逆的惩罚;然而,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立起铜蛇,使仰望的人得医治,这指向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使信他的人都得到救赎。此外,耶稣也教导门徒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提醒他们在世上行事既要有智慧,又要有纯正的心。这些关于蛇的描绘,展现了圣经对蛇的多维度理解。

  在此,我不想探讨蛇的象征意义,而想要讨论一个问题:为何耶稣在复活后,没有去向那些迫害他的人显现?为何他没有立刻报仇雪恨,而是向他所爱的人显现?

  一、莫寻“蛇”——耶稣的复活显现

  阅读关于耶稣复活后的经文,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耶稣没有去寻索迫害他的人,而是选择向那些他所爱的人显现。试想一下,如果耶稣在复活的清晨,直接出现在彼拉多的府邸,质问他:“你可知道,你判处将我钉死在十字架上,如今我已经复活了!”彼拉多会做何反应?他或许会惊恐万分,或许会后悔不已,或许会再次把耶稣钉上十字架,但耶稣没有这么做。又或者,如果复活的耶稣站在圣殿之中,让那些害死他的人看见他,以雷鸣般的声音宣布:“你们曾诬陷我、钉我十字架,如今看吧,我已复活!”那些法利赛人会不会受到震撼,立刻俯伏敬拜他?或者会不会更加强硬地迫害耶稣,企图掩盖事实,就如同他们收买士兵散布“门徒偷走耶稣尸体”的谎言一样?甚至,耶稣也没有去找那些曾在十字架下嘲笑他的人,向他们显明自己的荣耀。

  按人的本性来说,复活之后若能当众向敌人复仇或证明自己的权柄,岂不是扬眉吐气?然而耶稣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回到爱他的人身边。

  复活的清晨,耶稣最先向一位哭泣的女子——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她是耶稣忠实的跟随者之一,主曾为她赶出七个鬼,她在耶稣受难时一直陪伴在旁。她满怀忧伤地来到坟墓前,本想在逝去的主的墓前表达最后的敬意,却惊讶地发现坟墓已空。正当她泪流满面时,耶稣温柔地呼唤她的名:“马利亚!”她猛然醒悟,惊喜地呼喊:“拉波尼!”为何耶稣向马利亚显现,而不是去找害他之人?因为耶稣来不是要向世人炫耀自己的权柄,而是要安慰哀伤的人。在马利亚的泪水中,耶稣看见了一颗真挚爱他的心,因此他亲自向她显现,她也成为耶稣复活的见证人。

  耶稣没有去圣殿责问祭司长,而是选择与心情落入低谷的门徒同行,帮助他们重燃信心。那天,两个门徒满怀失望地走在去往以马忤斯的路上,他们曾经满怀盼望,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但如今他被钉死,而复活的消息则让他们困惑不已。就在他们疑惑的时候,耶稣悄然走近,与他们同行,但他们并未认出他。耶稣耐心地与他们交谈,从摩西和众先知的书卷讲解弥赛亚必须经历这些事,最终,当他擘饼的瞬间,他们的眼睛才被打开,认出他就是耶稣。

  耶稣复活后,门徒因害怕犹太人而躲在屋内。他们心中充满恐惧、困惑,甚至怀疑耶稣是否真的复活。就在此时,耶稣出现在他们中间,说:“愿你们平安!”他让他们看他的手和肋旁,以确凿的证据安慰他们。耶稣的复活不是用来震慑仇敌,而是用来坚固信徒的信心。他知道门徒的软弱,因此他显现,不是要他们去报复那些曾迫害他的权贵,而是要他们相信并得到真正的平安。

  如果耶稣复活后第一时间去找仇敌,他或许可以震撼他们,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刚硬的心。相反地,他选择向爱他的人显现,安慰他们、坚固他们、恢复他们、托付他们使命。

  二、“寻蛇定律”——人的本能反应

  “寻蛇定律”指的是一种源于人性本能的心理模式,即当一个人受到伤害、羞辱、攻击或不公正对待时,会倾向于回过头去寻找伤害的来源,试图对质、反击,甚至报复,以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胜利。即便一时未能复仇,也会寄希望于未来寻找机会给对手致命一击。

  这一定律之所以被称为“寻蛇定律”,是因为它类似于一个人被毒蛇咬伤后,不去寻找解毒的方法,而是执意要找到那条蛇,把它制服甚至杀死。然而,这种行为并不能解决人被蛇咬伤的问题,反而会使人因延误治疗而伤得更重。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模式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反而会让人陷入更深的愤怒、苦毒和纷争之中,最终影响人自身内心的平安和成长。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若执着于“找‘蛇’算账”,可能会错过真正的医治与成长的机会,甚至让自己落入更深的痛苦与罪的循环。

  耶稣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榜样:不去追寻“蛇”——没有去寻找那些曾经害他、攻击他的人,而是选择去坚固门徒的信心,继续完成天父的使命。他的目标不是寻仇,而是成就救赎的计划。今天,当我们遭遇不公、被误解或受伤害时,我们是否愿意像耶稣一样,不去寻“蛇”,而是专注于爱、医治和使命?这才是耶稣复活的真正智慧——不是毁灭,而是赋予生命;不是报仇,而是成就救赎。

  “寻蛇定律”是一种让人无法真正解脱的心理陷阱,它让人始终关注伤害来源,而不是寻找治愈的方法。正如《箴言》所言:“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三、不落入撒但的毒计——胜过寻蛇心理

  执意“寻蛇”,会掉入撒但的陷阱,被愤怒、苦毒、复仇的心理吞噬。这不仅不能带来真正的胜利,反而会让我们深陷其中。那么,我们该如何胜过这种心理呢?

  1.铭记复活的意义

  耶稣复活的核心意义不在于向世界证明他是对的,而在于战胜死亡,带来更新。复活的基督超越了争竞和恩怨,他要的是拯救,而不是对抗。基督徒若活在复活的大能里,就不需要靠自己证明自己,而是要活出新生命。

  2.关注使命,克服消极情绪

  当我们把目光放在上帝的使命上,就不会陷入简单的自我防卫和复仇的循环。耶稣没有去质问彼拉多,而是吩咐门徒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同样,当我们经历不公时,我们可以选择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服侍、关怀他人,而不是纠结于过去的伤害,借此我们也能得到疗愈。

  3.学习“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

  耶稣吩咐门徒要“灵巧像蛇”,这意味着基督徒需要智慧,不轻易掉入仇恨和复仇的网罗中;同时,也要“驯良像鸽子”,保持内心的纯正、无邪,不让苦毒占据心灵。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反击,而在于持守真理和爱。

  4.依靠圣灵,胜过软弱

  我们的情感常常会驱使我们“回头找蛇”,但圣灵能帮助我们超越人的天然反应,使我们活出基督的样式。祷告、敬拜、默想上帝的话语??这都能帮我们从伤害的阴影中走出来,进入平安。

  四、奔向基督,而非寻“蛇”

  耶稣没有去寻“蛇”,而是去寻找他的羊。今天,我们是否愿意效法他的榜样,胜过自己的寻蛇心理,不让撒但利用我们的伤痛来使我们远离上帝?在蛇年,让我们不再纠缠于过去的伤害和不公,不被苦毒和复仇的念头束缚,而是定睛仰望基督,单单跟随他的脚踪。唯有基督,才是真正的得胜者,唯有他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医治、自由和盼望。愿我们都能在基督里得着复活的生命,胜过伤痛,迈向上帝预备的新生命!

 

  (作者系金陵协和神学院教师)

 

  TAG:莫寻“蛇” 耶稣 复活 显现 说起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复活的信仰.  上一篇:复活的早晨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   责任编辑:耶米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