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知财主看人生意义

作者:陈立福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5-08-08 13:38:48

32da490b8088606c5b38077f3cb40b91.jpg

  经文:路12:13-21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复杂而深刻,不同的人、不同的视野会带来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悟。在《路加福音》十二章13-21节,主耶稣以一位无知财主的故事作比喻,向人昭示了一个重要的真理——“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参路12:15),智慧的人应当谨慎自守,免去贪心,竭力追求在神面前的富足。一个人对世上财物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是否过得有意义、有永恒的价值。

  一、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人生观

  《圣经》记载:“众人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耶稣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于是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3-15)

  《马太福音》四章23节记载:“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天国是指属上帝的、全然圣洁、美好的永恒国度。罪人必须藉着耶稣基督的救赎除去一切罪恶,并在短暂如客旅般的俗世生活里遵循上主的教导,结出圣灵的果子,过圣洁的生活,以神为乐、为神而活,才与神的国有份。就像使徒保罗所说:“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1-2)“效法”一词,原文指“使变得一样”,也翻译为“被世俗同化”。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是天国的子民,不应该也不会被世俗改变、同化。

  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界,祂的使命是向世人宣扬天国的福音,召人作天国之子。正因如此,当那人来到耶稣面前要求耶稣为他和兄弟分家业的事主持公道时,主耶稣责备了他,因为他不明白福音的真意,他只关心世界上的利益,与耶稣的教导和要求背道而驰。耶稣藉此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对众人说”,说明贪心、贪恋世界的罪并非是这个人的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主耶稣呼吁众人都应当谨慎自守、小心注意,贪心会污染人的灵魂,使人沉迷于物质世界和世俗的罪恶中,进而落入失去天国福分的危机中,若不谨慎,最终将彻底失去人生的意义。

  主耶稣的结论简洁明了——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请注意,家道丰富不是罪,但若是因贪心而获得家道丰富,那就是罪。《提摩太前书》六章10节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有一位牧师这样解释贪心:“不该拿的去拿,该给的不给,就是贪心。”但《圣经》的标准更高:“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参雅4:17)“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参约壹3:17-18)美国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年轻时疯狂敛财,而众叛亲离,媒体称他是全美最可恨的人。他到晚年才感悟到财富的积累若不能转化为对他人的善行,不过就是冰冷的数字,于是他捐出一半的财富成立基金会,在全世界行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幸福感的提升与金钱无关,而与意义感紧密相连。比尔盖茨捐出99%的财产时说:“带着巨额的财富死去是人生的耻辱。”可见,人生的意义正如主耶稣所说不在乎家道丰富,更重要的是“施比受更为有福”(参徒20:35)。

  二、灵魂不在乎积存财物——世界观

  主耶稣藉一个比喻向众人陈明关乎生命的真理:“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显然,比喻中的这个财主很无知,他竟想以属世的财物使灵魂永享安逸。19世纪存在主义哲学之父、丹麦出生的齐克果说:“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上的。”这句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无数把金钱当终点的守财奴。这无知的财主,拼命囤积粮食、财物,却忘了生命无常,最终连一夜的安宁也未享受。上帝说:“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贪心是世人的常态,积存财物也是世人的共性,人总是想创造更多的财物来满足自我。但西方有句谚语说:金钱如海水,让人越喝越渴。无数事实证明,人若将物质的财富摆在生命追求的首位,那么越拥有财富,反而心灵越饥渴、精神越痛苦,甚至落入“人为财死”的悲凉结局。主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参太16:26-27)灵魂的丰盛与永生的生命,绝不是靠世界的财富能换取的。父的荣耀,就是天国的荣耀。各人根据自己对世上财物的认知产生不同的行为,而上帝终将按公义审判并报应各人,那按着神的心意而行的,就得天国的荣耀为奖赏。盼望神的儿女们谨记主耶稣的教导,明白《圣经》的教训:1)世界上的财物绝不能让灵魂安逸;2)不能因着贪心盲目扩张资财;3)应当及时行善,积财在天,正如《加拉太书》六章9-10节中使徒保罗对众人的劝戒:“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主耶稣也教导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

  三、上主才是生命的至宝——价值观

  在比喻的最后,主耶稣说:“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路12:21)《圣经》从来没有否定金钱本身,只是反对被金钱奴役的心。俗话说得好:“钱财是好的仆人,是坏的主人。”

  怎样才是合乎《圣经》的财富观呢?《马太福音》六章24节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财利)。”基督徒要做财富的主人,不能沦为财富的奴隶。我们要认定,一切的祝福都是从上主而来,我们必须按照真理来看待属世的财物,调整我们生命的次序:1)主耶稣说:“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这些东西”指的就是前文所说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2)《箴言》廿二章4节说:“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3)使徒保罗说:“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8)

  有人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人生的每一件好事都是一个“0”,只有上主是“1”,如果我们把主摆在首位,那么结局是1后面跟着多个0,是十倍、百倍、千倍的美好;但我们若把上主摆在最后,那么前面再多的0,也是一场空。世界皆是空,信主不落空,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TAG:从无知财主看人生意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信心与应许  上一篇:包容对我们很重要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