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可或缺:彼此饶恕

作者:奥思邦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3-12-16 07:39:23

 

5-2.png
 
        经文: 马太福音 18:21-35
 
        引言  ‐  马太十八章之主旨乃教会纪律
 
        A. 15至18节:说明罪必须揭发及责备 (非指审判,乃指责备) ‐  请看加拉太书六:1,来三:13
 
        B. 19 至 20 节:基督应许在施行教会纪律时特别与我们同在
 
        C. 当犯罪者悔改时教会必须饶恕他们  ‐  林后二:5‐11
 
        I. 饶恕的需要  ‐  马太十八:21‐22 加强了六:12,14‐15 (主祷文) 及九:2、6 (耶稣赦罪的权柄)
 
        II. 不肯饶恕人的僕人  ‐  十八:21‐35
        A. 王与他的僕人  ‐  十八:23‐27
        B. 僕人与他的同伴  ‐  十八:28‐30
        C. 王转离原是释放及免债的决定将僕人交给掌刑的  ‐  十八:31‐34
        D. 结论与警告十八:35
 

 
 
        我们处于一个充满仇恨的世界。在过去 100 年,人与人之间有着极多仇恨。伊拉克的战争不是z /-府问题,而是种族问题;犯罪的人的世界当中没有饶恕,但作主门徒,就是一个群体,互相宽容,彼此饶恕。今日教会之分裂,在于肢体之间出现问题,心中有怨毒,不彼此饶恕,不喜欢其他肢体。
 
        《马太福音》18 章的教训不论在教会问题上或个人层面上均适切。18 章 21 节彼得的提问,反映教会训导工作的需要:「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麽?」在这个比喻中,耶稣用三个步骤论述如何面对得罪自己的人。
 
        马太十八章之主旨乃教会纪律
 
        a. 说明罪必需揭发和责备(非指审判,乃指责备)
 
        管教、训导是成为门徒所必经的过程。当有人得罪我们时,应先看他是否愿意悔改,若然没有的话再请牧者或教会领袖作见証,以証实此人是否有罪,给他第二次机会。若然此人死性不改,就要把事情上推到教会层面——这是第三次的悔改机会。这裡的关键,是劝人悔改有救赎作用,是恢复与基督关係所必需的。在《马太福音》18 章 18 节,基督赋予教会捆绑或惩罚罪人的权柄,并要在上帝面前成就此事(马太福音 18:19)。基督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惩治或告诫得罪人的教会会友时,基督会特别的与我们同在,教会的决定等同主的决定。教会行训导的真正意义,是要叫人悔改、回转;所以一旦悔改,就立刻得到饶恕。基督也说,在个人层面也应该如此。
 
        门徒的生活核心是宽恕,不敢心存苦毒,因为怒气会蚕食教会核心。作主门徒,就需要学习过群体生活,与基督同行;而作为群体的一分子,就必需懂得饶恕。在耶稣的众多比喻中,「不肯饶恕人的奴僕」当中篇幅最长,可见耶稣对门徒学习懂得饶恕的重视。
 
        1. 饶恕的需要加强了(主祷文及耶稣基督的权柄)
 
        饶恕的课题,可说是由主祷文(马太福音 6:9‐13)引申出来的。耶稣曾提醒门徒:「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马太福音 6:15)。耶稣的教训,反映饶恕的课题与「王和国度」有密切的关係。在《马太福音》18章 21 节,彼得问耶稣应否原谅人七次。当时的犹太教拉比教人只需原谅一个人三次,故彼得其实是问耶稣是否给得罪自己的人完全的宽恕。耶稣给他的回答是要原谅人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 18:22)。耶稣的回答,其实是要回应《创世记》4 章 24 节拉麦有关报复的宣言:「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基督作出这样的呼应,是要教导门徒要常存宽恕的心,有机会便要宽恕人——无限的宽恕。
 
        不肯饶恕人的僕人
 
        a. 王与他的僕人
 
        在比喻中,王的僕人不是普通的奴隶,他可能是王的财政大臣,或是一个省长。王要求僕人卖掉妻儿和一切以偿债,他所欠的钱,折算高达港币 570 亿!基督是想表达一个让人无法想像的天文数字——巴勒斯坦 14 年税收的总和,罗马库房贮金量的三分之一;但王却将这笔巨债全部免了,代表神无限的宽恕。
 
        b. 僕人和他的同伴
 
        僕人的同伴欠了他一笔相当于港币一千元的小债。可是,这个被免去巨债的僕人,不肯饶恕他的同伴:「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裡,等他还了所欠的债。(马太福音 18:30)」僕人自己得到王的宽恕,却不宽恕欠他小债的同伴。基督透过这个比喻要我们反思:在我们一生中得到上帝宽恕的罪有几多?神宽恕我们的罪,至少有 60 万件之多!可是,我们的朋友只对我们犯了一个小罪,我们就不肯饶恕他;这首先犯了《雅各书》中所提及的罪,即是「遗留的罪」,因为「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书 4:17)」知善而不行,没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没有爱那些苦难中的人,统统没有去做,就是罪!此外,这也是「罪债」,因为犯罪就是欠上帝的债,必需还清。
 
        保罗说,我们一生的罪写满状纸,这些状纸在基督被钉十字架时一同被钉。我们欠上帝的罪债起码有一千卡连德(古代巴勒斯坦的重量单位,相当于一个士兵能背负的重量);若果上帝「按章工作」,我们便全部得下地狱。基督为我们成为付上代价的祭牲,在十字架上圣躯破碎,宝血流出,使我们欠上帝的债全部被免去。
 
        其实,我们最终都要为自己的罪在神面前交账。见到有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总会逃避责任,正如《雅各书》2 章所形容:「『平平安安的去罢;愿你们穿得暖喫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甚麽益处呢?」面对有需要的人,我们不伸出送炭之手,于是就向神发出「甩身祷告」——将责任交给神。我们有机会行善却不行,将时间金钱花在购物、消閒、总之是不愿意用自己的钱财帮助有需要的人。这类罪恶,最后都必需向神交代!
 
        被得罪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例如我们想帮人却被耍;伤害我们的人不曾悔改,还佯装若无其事。基督并不要求我们能即时放下伤创,饶宽别人;被害的伤创需要时间克服,而饶恕的法门只有一个:唯靠恩典。我们知道自己蒙主恩惠,而后就得宽恕不值得的人,施怜悯。
 
        《罗马书》5 章 8 节中保罗提到:「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经文描述的是进入宽恕的过程。世人堕落的丑态令人难以想象,基督徒也有极其堕落者,使身边的人被罪所害。大卫在《诗篇》第 9 篇请求神为他伸冤、出头;在《启示录》6 章 9 至 10 节也有提及殉道者求神为他们伸冤。但保罗在《罗马书》12 章教训我们要以德报怨:「逼 -/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罗马书 12:14)」保罗也引述了《申命记》中神的应许:「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申命记 12:35;罗马书 12:19)。受到极深伤害时,要把仇恨交给神,由公义的神审判,在当中要学习宽恕,爱不值得爱的人。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出手伸冤,和得罪自己的人一样的堕落、丑恶;不然就由上帝完美地摆平。对于基督徒而言,饶恕是命令,没有选择的馀地,因为这是为我们的好处——与神同行,不论对方悔改与否也宽恕。
 
        c. 将僕人交给管刑的
 
        在比喻中,僕人把无力还债的同伴收监,使王极其难堪——他宽免了一个恶僕的债。王代表的就是神,祂对不怜恤别人的人发怒,要用刑罚他们直至所有欠债还清。比喻反映整个新约神学的伦理系统——一个人怎样待人,也就怎样待神,因为人是照着神形象所造的;同一原则,我们怎样待人,神就怎样待我们。若我们行善,主会赏赐;否则,「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雅各书 2:13)。我们经历了神的恩典,也要对恩待其他人,这也是主祷文欲表达的:「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马太福音 6:15)」王的审判,正是天父要行的事:审判罪人。拒绝从心饶恕的人,是自断与上帝的关係。经历过神的怜悯,我们要向人流露;经历过神的大爱,我们要彼此相爱;对于神的宽恕怜悯,我们也要效法,好叫神的荣耀彰显。
 
        上帝要领我们上饶恕的旅程。我们本不配被饶恕,但神对我的宽恕何其深,远过人们对我们的伤害,这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能做到的。一个群体要彼此支持才方可。请教会弟兄姊妹和基督徒朋友帮助你、围绕你,让你不受伤害。耶稣基督要求我们彼此相交,建立美好的群体;这是一个严厉要的要求,但饶恕的工课在教会至关重要!
 
        讲员: 奥思邦牧师 
 

  TAG:岂可或缺  彼此饶恕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 看见神的荣光  上一篇:你行的路正确吗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