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一种“家庭祭坛”模式

作者:奇妙故事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7-07-20 07:07:45
a8df21098be436f180545504f17b7fb4.jpg
 
    现代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变幻莫测,孩子们在社会上、学校里、同学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在持守真道和圣经原则的道路上越走越偏。随着知识的爆炸,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当广,懂得的东西甚至比老一代更多,特别到了青春叛逆期,往往会目空一切,根本不当家长一回事,无论意见是否中肯,一概回绝。不少家庭中孩子和家长的关系紧张,甚至动不动吵吵闹闹,充满火药味。我们做家长的倍感教育孩子的艰难,孩子们也是一肚子委屈。特别作为基督徒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信仰观,成为一生都追随耶稣的神国度里的公民,确实是令人头痛的难题。
 
    很多年前,澳洲为了推行在学校里的“反对校园霸凌”,也就是说提倡同学中的平等友善,和睦相处,杜绝强势学生欺负弱小群体现象,这就是现在著名的“校园安全计划”的初衷。当时我还支援这个计划,不时会收到一些报告,的确对学校安全环境起到很大作用。但渐渐的,这个“校园安全计划”走样了,他们提倡各种“自由”,“平等”:很多学校原先开设基督教的宗教课程,要宗教信仰的平等,于是慢慢夹杂进别的宗教课程,甚至取消基督教信仰的内容;文化上提倡“多元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要和平相处,共存;强调性别的平等,要取消男女公厕的划分,男孩可以去女厕所,女孩也可以进男厕;随着“同性恋合法化”,学生可以有自己性取向的自由,男孩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可以打扮成女孩,女孩也不例外,还可以做手术变性,从小教导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哪怕是父母亲反对也不要怕。据报道有的学校公然在课堂上教导孩子如何过异性、甚至同性间的“安全”性生活。孩子们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渐渐把一些正确的理念搞混乱了,要是在同学中坚持基督教价值观,反而觉得是“背时”,“不合潮流”,“不开化”。尽管绝大部分孩子并不会在现实中尝试这些事情,但他们的理念在变化,心里的底线在变化。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未来只会越来越严重,这个臭名昭著的“学校安全计划”不但迷惑很多学生和家长,还被教育部采纳,未来将会在澳洲各个公校强行推广。
 
    所以人们看到世界在变,仇敌魔鬼就像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就连孩子们也不放过。我们做家长的都有这个体会:无论大孩子还是小孩子,一旦谈到这些问题时就有分歧,孩子们会引用学校老师的话,而且觉得同学都那么认为的。或者扭头不理不踩,心里埋冤家长落伍。因为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上接受到的概念,完完全全是颠倒的,没有是非观念。令很多家长担忧的是: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回家吃完饭进卧室把门一关,又是和朋友们在网上聊天,家长几乎没有机会插手,连谈话的机会都没有,怎么来教育孩子?怎么来影响他们?很多基督徒家长,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每天恳切为他们祷告,求神亲自管教他们的孩子,但自己无能为力,做不了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也有不少家长和孩子达成硬性“协议”,每个主日带孩子去教会,参加主日学,少年团,把希望寄托在主日学老师身上。我看不少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心不在焉快快熬过这两小时,并没有真正从信仰上得到造就,最多也是每周一次和朋友们碰碰头。之后进入大学,开始工作后,更有了自己的主见,家长对他们束手无策。不少孩子不再去教会,甚至放弃自己的信仰,从来不看圣经不祷告,成为这个世界随波逐流的一份子。最多只能算一位具有“基督教倾向的非宗教人士”,谈不上信仰,谈不上追求。
 
    最近一位我们州圣经神学院中文部主任和大家分享了他家“家庭祭坛”的故事。所谓“家庭祭坛”就是基督徒家长带领孩子们,在家里一起灵修,查考圣经,唱诗祷告,分享见证,讨论信仰上的问题,甚至在星期六由家长带队去购物中心门口发单张传福音。其实就是一种家庭型的团契,其形式可以灵活机动,也可以定时或者不定时。目的就是把我们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献上作为“活祭”,求主悦纳,在我们家长成长的同时,带领孩子们在灵命上一起前行。这位主任介绍了他家的经历: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他们定期在家中举办“家庭祭坛”,常年定时一直坚持。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不但喜爱这种形式的灵修,而且成为带领者。后来他们工作成家,每次回家还会举行这种“家庭祭坛”形式的聚会,并把这种团聚带到自己的小家中,把这种传统延续下去。据这位主任介绍,他们的孩子因为这种家庭中的训练,信仰根基非常牢固,在人生中荣神益人,还一直在教会中事奉,荣耀主的名。 
 
    我查考了一些资料,其实“家庭祭坛”是几年前,一些基督教机构提出来的一种家庭信仰实践的方法。我们很多弟兄姊妹在教会,在团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非常出色,带领很多人信主,在自己提升信仰素质的同时,也帮助不少弟兄姊妹一同进步。但是忽略了对家庭中最亲近人在灵命上的关爱和帮助,错误地认为仅仅为他们祷告就够了,没有想到把他们也献作“活祭”。 圣经里说:“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箴言14:26)。我们很容易以为,只要家长“敬畏耶和华”,儿女们自动就进了“避难所”,其实除了我们自己“敬畏耶和华”,在信仰里追求,我们不能忘记把孩子们也要拉进来,让他们“也有避难所”。有了这个避难所,我们家庭就像在神的一把保护伞下,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无论环境有多恶劣,我们靠着主耶稣的宝血得胜,不但能使我们的信仰根基不偏离,同样也让孩子在人生中得胜有余。这也是一条最轻省和容易教育孩子的道路。
 
    这位主任告诉大家:当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灵活机动的方式,也不必一定按照一整套正规团契的方式定期进行,随时有机会都可以。我回忆一些老一辈基督徒家庭,就是在最艰难的时期,连圣经赞美诗都被没收了,可是家长们还是时常把孩子们聚集起来,一起背诵圣经,一起唱诗祷告,感谢神仰望神。这和这位主任所说的“家庭祭坛”没有什么两样,把整个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交托给主,献为“活祭”,无论环境有多么的艰难,神都会与我们同在。
 
    尽管我们家庭没有举办一种比较正规的“家庭祭坛”聚会,但我们除了为孩子们祷告,还关心他们在信仰上的追求和在教会的事奉。平时孩子们回家时(现都居住在外),我们会在饭桌上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见证,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会介绍一些我们在教会和事奉中的经历,也会对世界上和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用我们信仰的角度来分析,谈论的话题中有关信仰的比例相当高。我们的孩子们一直在教会敬拜赞美,还参与一些事工,我们大儿子一直是团契的领袖,他家的一个房间总是留出来作为团契的活动场所。最近他们在家又开启一个新的职场青年专业工作者的团契,在自己追求的同时,带领更多相同背景的弟兄姊妹和慕道友追随耶稣。所以我们感谢神让我们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就把他们带到主面前,和他们一起祷告;在他们少年时,让他们在信仰上建立好根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鼓励他们事奉神,一生永不偏离。但是我们不能夸口,我们只有继续仰望交托,也求主继续保守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让主耶稣基督亲自陪伴他们一生,成为主所使用的器皿。
 
    “家庭祭坛”的方式是孩子们抵挡世界诱惑和侵蚀的最好武器,也是蒙神祝福的最好的途径,我们鼓励周围的很多弟兄姊妹:不但在信仰上要有追求,在教会团契要努力,在家中同样要和我们的长辈、没有信主的配偶和孩子们分享福音,不要不好意思开口,我们要抓住机会。劝勉和鼓励孩子去教会,参与教会的事奉,更重要的是要经常和孩子们交流,帮助他们建立一种自己和神的良好关系,一种坚不可摧的信仰观。无论世界发生任何变化,都能做到在信仰中“我自岿然不动”。
 
43bf4d1c0598d5758a9383ea3fba0f5a.jpg

  TAG:祭坛 亲子 团契

【作者简介】 奇妙故事:雅博网作者、蒙恩基督徒。曾经在大陆当过知青,工人,工程师和大学老师。80年代末来澳洲留学,后定居澳洲,当过工人,工程师和GIS应用高管,运行过连锁分店。四代基督徒家庭,从小信主,89年受洗,一直参与教会事奉,对新时代“网络事工”有特别的负担。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如何培育你的婚姻?  上一篇:最真的爱 打印文章   录入:奇妙故事   责任编辑:香膏飘逸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