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青年”何时方能“断奶”?

作者:张路加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7-03-03 06:31:08
640.webp (1).jpg
         ——透视中国大陆不断增加的“啃老一族”
 
 
  小刘半年前喜获千金,可是抚养孩子却成了一大难题。由于他近几年一直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干脆闲赋在家;妻子也经常换工作,这里做半年,那里晃三个月,月收入加起来才五、六百元。有了孩子后,小两口便这个月住婆家,下个月住娘家,经济上完全依赖两边的父母,心安理得地“啃”起父母们来了。
 
  小张则是从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在一个待遇不错的公司工作了半年后,便嫌“工作节奏太快”、“每天身心俱疲”而干脆主动“炒了老板鱿鱼”,回到家中,傍在父母身边,照样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衣食供应,并放言要“尽情享受青春岁月”,成天不是睡到日上三竿,就是四处闲逛,街头“扑克大战”、“麻将方阵”更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像上述小刘和小张这样的人物,如今在中国大陆被媒体称为“啃老一族”。这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已届成年,有谋生能力,有些甚至读了很高的学位,却依旧在生活上主要依赖父母供应,伸手要钱,安心“啃老”,成为了一个日渐增大的“新失业群体”。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近日公布的调查显示,中国高达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的现象,至少30%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并已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蔚为壮观的“啃老”队伍
 
  根据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张思宁副研究员的调查,目前单沈阳一地就有三成左右的成年人还在靠父母供养。“本该自立和赡养老人的这些成年人却成了仍未“断奶”的“啃老一族”,对老人尽赡养的义务就更谈不上了!”张思宁愤愤地说。
 
  在“哈尔滨人才交流中心”,疲惫不堪地为女儿寻找工作机会的张女士已经连续往这里奔波了好几天。他们家的宝贝女儿大专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干脆就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啃”起老来。“二十多岁的人了,什么都不会干,而且动不动就支使我们。现在我和爱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我们商量着不能再这样下去,总得给她找一份工作,让她知道事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构成目前“啃老大军”中的主要成分,大致有六大类:
 
  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总认为尚未找到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挑来挑去”的结果,往往是职业上“高不成低不就”,经济生活上则“入不敷出”,而只能靠父母“救济”。这类人数大约占了总数的20%;
 
  第二种是认为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而自动离岗离职的,占了约10%左右;
 
  第三种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本身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既缺乏目标,也缺乏真才实学,屡屡不成功但却又不甘心“寄人篱下”当“打工仔”,这类人数也占到近20%;
 
  第四种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四处漂泊”的结果是“漂”到无事可做,只有赋闲在家,这类约占了10%;
 
  第五类是单位中下岗的年轻人,一方面再就业的希望渺茫,另一方面其中有些人即使有机会,但面对如今紧张繁忙的新工作也觉得难以适应,干脆不再考虑就业,这样的人也占到10%。而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的工作,一段时间下来,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这一类占了最大的比例,达30%。
 
  是什么造就了“啃老”大军?
 
  今日中国蔚为壮观的“啃老大军”是如何在这短短十多年中形成的?广州在一年多前由市委宣传部、市劳动保障局等部门共同举办的一次讲座中,向四千余名与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社会上“啃老族”的出现有四大方面的原因,即“缺乏积极就业精神”(占48%),“主观上存在心理困惑”(占24%),“就业难所造成”(占23%)以及“家长因对子女溺爱而本身难辞其咎”(占5%)。
 
  客观来说,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根据劳动部《2003-2004:中国就业报告》,中国目前正面临自然新生劳动力的高峰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移往城市,而高新产业的兴起却不断在减少对劳力密集型企业的需求,造成就业机会“僧多粥少”的局面。专家一般估计,目前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只有将近一半能够实现就业。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当今的教育体制对造成‘啃老’现象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
 
  今日的教育拼命鼓励青少年如何埋头考试,却很少教导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孩子们从小被要求尽量往上读书,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生,但除此之外如何学得一技之长,如何增强动手能力,如何孝敬父母,却是十分的缺乏,以至于“从小就被逼着往‘社会的负担’、‘父母的累赘’那条路上奔”。当然,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总舍不得让他们“放单飞”,甘心情愿、半推半就的让他们养在家中“啃父母”,这样的情形也不在少数。
 
  “啃老”一族的生态和心态
 
  曾有一首打油诗这样来描述今日”啃老一族”的生活状态: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分消遥,九(久)坐不动,十足无用。不少拥有不低学历的青年人起初只是心高气傲的做着“有朝一日当上白领、找到外企”的美梦,但当待业一段日子后,志气渐失、心灰意冷,由被动而主动进入“啃老一族”。另有一些,则是成天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游手好闲、怕苦怕累,甘愿耽误大好青春,安心“啃老”。
 
  《中国新闻网》的调查发现,当今“啃老一族”中独生子女占着不小的比例,许多人从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缺乏竞争意识,对责任心、勤俭奋斗、吃苦耐劳等观念淡薄,面对挫折时也习惯性的选择逃避,是他们无法自食其力的原因,“娇”和“懒”几乎成了通病。在“啃老一族”中间,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是,父母挣钱我来花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认为,在家中吃老人、用老人、要老人的钱都是应该的,做父母的就是应该“俯首甘为孺子牛”。一些极端的案例中,父母甚至到了“割肉养子”的地步,而子女仍然不为所动、不思进取的有之,“拒绝工作而理直气壮”的也有之,甚至高喊“做孩子的感觉真好”的也有之,令人不禁扼腕。

  “襁褓青年”如何长大?
 
  圣经路加福音十五章记载了耶稣所讲的著名的“浪子回头”的故事。一个“啃老”从家里啃到家外的浪子,直到将父亲给他的资产挥霍殆尽,沦落到与猪争食、无处栖身的地步,才开始思想当怎样真正做人的道理,知道根子出在“得罪了天”,终于良心发现,不仅愿意回到父亲身边,且立志不再”啃老”,要亲手作工,哪怕在家中当个工人也行,至终让年迈的父亲笑逐颜开、心得安慰。圣经明言:“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提后3:10),且让我们“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6:2)。我们实在当体恤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把我们拉扯长大何等不易,如今是我们当靠己力生活,并奉养他们的时候。即使暂时因失业而由父母接济,也不能将之当作心安理得的接受,而当发愤寻找生活出路。
 
  中国人常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真正能让我们“正心”,唯有接受圣经真理,因为它不但教导我们怎样去做,更将愿做的心及需要的动力放在我们里面,使我们能真正起来行动。亲爱的朋友,您愿意来尝试明白圣经真理吗?
 

  TAG:襁褓青年 断奶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基督徒婚前辅导(六):教养子女  上一篇: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哪个更重要? 打印文章   录入:心安草   责任编辑:心安草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