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应该如何养育孩子?

作者:铁皮娃娃     来源:本人博客 时间:2014-05-30 06:38:52

本.jpg

  题目写下,思来想去,这是一个很难写的题目。这不仅因为对于很多现实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我只能提供我个人的看法;而且,即便对于这个所谓“个人的看法”,来历都有点复杂。所以这里我尝试用一人分饰三角的方法,做一次三方对话。

  这三方,一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在具体的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些观察、困惑和经验;一个是心理学的学习者,有相应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会从专业的视角来看亲子教育;还有一个,也是我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个基督徒,会去思考对于养育孩子,圣经的观点是什么。

  为简便起见,用以下的字母代表这三方:

  M:妈妈Mom的首字母

  Ψ:心理学的标志,Psychology的希腊文首字母

  C:基督徒Christian的首字母

  问题1:对于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你觉得现在最常见的误区是什么?

  M:我觉得是把这件事看得太过重要,好像一个家庭、一个女人的核心价值就体现在这上面了。挺纠结的,一方面对孩子投入很大,花很多钱、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的比较、担忧。

  Ψ:说是重视吧,但其实也很狭窄,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认知、学业方面,对于孩子个性、社会性的培养往往是欠缺的。从家庭系统的角度看也不平衡,太过于向孩子这边倾斜,其实是不健康的。

  C:有的基督徒家长也跟着一起忙,全家的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不亦乐乎。可以说是优先次序出了问题,这也是中国文化容易有的问题,就是要让孩子来光耀门楣。十诫中说“你不可有别的神”,如果我们实际上在孩子身上花的心思意念超过了我们对神的投入,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把孩子的成就当偶像了。

  M:特别反讽的是家长付出多孩子不一定领情,反而可能会造成亲子之间的矛盾。

  Ψ:因为孩子的成长有多方面的需要,过度关注认知和学业并不能真正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其实是满足父母自己的需要。

  C:不按照神所定的优先词序,就难保不出问题。

  M:所以做父母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在家庭中给孩子一个适当的位置,做妈妈的在这方面特别需要智慧。

  Ψ:是的,中国家庭常见的问题是孩子出生后妈妈全副精力都投给孩子,忽略丈夫,形成母子的联盟,甚至在孩子长大之后还如此,让孩子无法真正独立。健康的家庭应该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

  C:《圣经》的教导就是这样,“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而中国的传统则往往更看重亲子关系。

  Ψ: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所以有了孩子更要经营好夫妻感情,保持家庭中各种关系的平衡。

  问题2:现在的孩子竟是“上班一族”,该不该让孩子上课外班呢?

  M:其实我家孩子也上课外班,不能免俗。不过听说和同学比起来已经算是少的了,有的孩子每个周末都要从早到晚赶场。

  Ψ:孩子学一些才艺,或者在学业上有所提高不是不可以,但家长一定要特别清楚自己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也要考虑孩子是否适合、是否有兴趣,掌握好这个分寸。这里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家长的态度是特别患得患失的,或者给孩子很大的压力,那么就会造成更大的副作用。

  C:孩子不是属于家长的,是上帝托管给我们的产业,所以要从做好管家的角度来谨慎地考虑如何为孩子做更好的决定,不仅包括上不上课外班,也包括升学等各方面的决定。

  M:不要说课外班了,现在从亲子班开始就都很热门,说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Ψ:现在独生子女很多,如果说上亲子班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接触同伴的机会,参与一些适合本年龄的活动倒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如果费用超出家庭的支付能力,是在一种精英式的诱惑之下不惜血本给孩子上这些班,就真没必要了。

  Ψ:这种心态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记得一个学生对我说,她的家长指望她以后出国读名校,对她说,“实在不行你就考北大吧。”

  问题3: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

  M:确实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方面,孩子的品格也很重要。而这却容易被我们忽视。

  Ψ:是的,就是孩子个性、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在这方面,早期教育特别关键,首先是0-1岁,其次是3岁以前,再次是学龄前。

  M:就是我们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常常看到在餐馆有家长给3、4岁、看上去很大的孩子喂饭,孩子对吃饭有一搭没一搭的样子,就想,你今天连吃饭都不让他自己做,明天上学了却希望他能自己写作业,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Ψ:确实如此,品格的培养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我们的家长容易偏向过度保护,让孩子欠缺独立自主、自立。这当然不是说没有忽略孩子的问题,不过以我观察在城市中还是以过度保护更为常见。

  C:教会在主日学除了要教给孩子《圣经》的知识,也是要培养孩子的品格,比如让孩子学会合作、礼貌、负责等等。

  M:这方面真的需要很多开拓性的工作。因为现在学校教育的“德育”把已经品格教育这件事搞坏了,很多的口是心非、说教、表面文章。

  Ψ:品格的教育不能脱离孩子的成长水平,不是培养小大人,而且是要以体验式为主的,身教重于言传。

  C:所以这方面父母自身在生命上的成熟程度就很重要,孩子是从父母身上来学的,在孩子面前父母最伪装不了。

  Ψ:做父母很多时候不是该怎么做的问题,而是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对了,事情就对了。有时候做咨询的时候家长问我该怎么办?我心里就想如果你自己不改变,管与不管,怎么做都是错的,因为心态没有摆对。你表面上即使装做对孩子能够放手,心里还是抓得紧紧的,他一点风吹草动你就担心,这种状态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C:让孩子真正长大,有成熟的品格,总有一些时刻父母是要放手的,比如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去夏令营、第一次离开家去上大学。这时候要知道是把孩子交托给神,也要相信孩子有成长的动力,而不是试图自己什么都掌控。

  Ψ: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为了能在一起,只有亲子关系是为了要能分开。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能独立,是家长不能放手,在情感上对孩子有依赖,以孩子缺乏独立能力为借口,把孩子拴在自己身边。

  C:真的要能完全交托还是很难的。要能真的以神为乐,而不是只以孩子为乐。

  问题4:父母该如何管教孩子?

  M:要培养孩子的品格,离不开管教。有时公开场合看到有小孩耍赖大闹,家长在那儿束手无策,或者无所谓甚至欣赏的样子,让人暗想这家长怎么当的啊。

  Ψ:主要是做父母的自己从小并没有接受到平衡的管教。我们的上一代往往偏于严厉,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有的人就会不加怀疑地继承这种严厉,有的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两种情况都很常见,但都不好,都是被过去的模式所限。

  C: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职责,但也要讲求方法,“不要惹儿女的气”。其实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权柄观的问题,父母对子女是有权柄的,也要善用这种权柄。和其它领域一样,我们对权柄的观念也是被罪污染了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问题。

  Ψ:记得有一次家长会前我问学生,你们希望我对你们的家长讲什么,就有很多学生大喊“反对暴力”,一问,班上有不少孩子在家里会受到体罚,有的还打得很严重,父母对孩子没有别的招儿,就是简单粗暴的方式。

  M:说到体罚,我觉得挺困惑的,我自己是不主张体罚的。但我看圣经是说是可以体罚的啊,“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Ψ:我的理解,圣经说的是父母要管教孩子的这样一个原则。我觉得,有那么多管教的方法,还是应该慎用体罚。即使体罚也应该在平和的心态下、按照事先的约定来施加,可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尤其是我们本来就是在一种并不平衡的环境中长大。

  C:可能我们更容易接受的是《圣经》中符合自己本来观念的东西,或者以此为自己行为的佐证。圣经的教导其实是很平衡的,但我们往往不太容易接收到和自己原有观念不同的那一面。

  Ψ:我是觉得有反思的能力很重要。如何管教,关键不在于具体的方式,还是父母心态的问题。有的家长没有打孩子,可是语言的暴力也很要命。

  C:我觉得是要保持谦卑,让神来医治我们,也让我们有问题的权柄观能够归正,学习做父母的功课。

  M:我推荐一本书,《如何智慧地教养孩子》,深入浅出,很实用。

  问题5:这一代父母特别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M:可能有很多吧。我觉得很多我要给孩子的东西,是我自己并没有亲身体验过的,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Ψ:我想是情感的智慧,就是常说的情商。我们还是不太善于谈感受、体会自己的他人的感受。孩子是需要我们去陪伴、去理解、去倾听的,是需要我们蹲下来,在他的角度去和他对话,用他的角度去看他的世界的。

  C:其实主耶稣是能很真诚地表达他的感受的。但是我们却并不太习惯,容易用“正确”的语言来掩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Ψ:从小做“好孩子”习惯了,学会的是在各种场合应该说什么。情感的智慧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亲密之旅》这个课程挺好的,可以给我们补上这一课。说是婚恋情商的课程,其实对亲子关系也有帮助。

  M:除了情感的智慧之外,我觉得做父母的需要对孩子身心发展有一些常识性的了解,对当个能胜任的妈妈挺有帮助的。

  Ψ:对。除了生长发育、健康、营养等知识,要懂一点发展心理学,孩子小的时候了解一点儿童心理学。孩子青春期到来之前,找一本青春期心理学的书看看,对孩子青春期一些叛逆的表现就不会手足无措了。至少会知道孩子的成长有年龄阶段性,不能拔苗助长;会知道孩子的哪些表现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正常反应,是发展中的问题,不会大惊小怪;而且孩子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包括感知觉能力、运动能力、认知能力、个性、社会性发展各个方面,需要平衡的教养。有常识的父母不会随意被什么“砖家”、什么培养天才的超级教育法所糊弄。

  C:这就是在“求真”的层面上的了解。看看孩子的成长,有时候真的会觉得上帝的创造是很奇妙的。

  M:最奇妙的是一步一步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个过程。

  Ψ:这正是管教孩子的基础,就是爱。管教是要建立在亲子之间爱的基础上的。

  C:上帝也是这样的爱我们。在有律法之前,是先有“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这样的爱和救恩。

  问题6: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无神的教育体制?

  M:这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一个无神的教育体制,而且意识形态的灌输很厉害。

  Ψ:孩子好像对一些德育的东西不感冒,其实听得多了,还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那是一整套东西,如果你没有更强大的思想系统,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包括其中错谬、虚谎的部分。

  C:所以需要在家庭和教会中给孩子打好底子,让孩子对《圣经》的真理有理解和认识。

  Ψ:我觉得还需要让孩子有科学和人文的素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通识教育,孩子需要对历史、社会、政zh i、经济、法律、伦理等等有一些常识,而不局限在教科书中的那一套。

  C:是在《圣经》价值观的观照之下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我觉得这方面需要主内的学者做一些普及的工作,写一些中学生能够懂的普及读物。现在的教育只是培养技术精英,基督徒的孩子不能也如此单薄。

  Ψ:说起来真是任重而道远。

  C:最好的还是能有更多的教会学校。教育这一块的失地是需要归回的。

  Ψ:在此之前,还是需要家长多做一些工作,尽量减少现行教育中一些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C: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们来祷告吧!

  这个讨论会就先开到这里,在养育孩子这个领域,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思考,做父母也是一个遗憾的艺术。不过好在,我们并不是依靠自己。题目不是已经说了吗,要讨论的是“基督徒应该如何养育孩子”,既然是基督徒,就是相信上帝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的力量——“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TAG:如何 养育 孩子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夫妻如何更好的经营婚姻  上一篇:墨尔本的两个玩电脑游戏成瘾的男孩 打印文章   录入:离箭红尘   责任编辑:离箭红尘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