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事奉的第一步--奉献

作者: 路径     来源:《杏树枝期刊第8期》 时间:2012-10-02 06:53:08

  【出13:1-2】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

  【罗12:1】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林后5:14-15】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祂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一、因爱而甘心

  神怜悯的心肠,差儿子基督耶稣降世,十字架上舍命流血,亲身担当我们的罪,使我们因信赦罪(改成:罪得赦免并)得永生。祂付出了重价,使我们蒙恩经历重生。人生在世知道自己有永生,乃胜过一切。

  不是你我会爱神,乃是神先爱我们。内住的圣灵启示我们领悟神的大救恩,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生命中经历神的大爱而铭刻肺腑,并常被感动。

  当我们蒙恩体认到神的爱,被这爱激励而感恩,起来有事奉的心志,这是基督徒生命的自然特性。但神要我们能讨祂喜悦的事奉,乃是身心奉献的事奉(参罗12:1)。因此,如果没有奉献,严格地讲,就不能算事奉。当我们能奉献给神,是神的恩典;当我们摆上蒙神的悦纳,是祂的怜悯。不是因一时热心而冲动,乃是神爱深刻的感动;不是勉强无奈的跟随,乃是因着祂爱的激励而爱情自发(参歌2:7)。原来人在神前能蒙恩重生是神的大怜悯,能奉献事奉更是神的大怜悯。

  处在青年有心志事奉的基督徒,但愿神摸着我们的心,让我们真诚地将身心全人献给神,当神摸到我们的心时不可畏退,免得失去机会,乃是顺从而蒙大福。

  二、献上作活祭

  当我们经历全人奉献的事实,乃是摆在神前祭坛上的活祭(如同亚伯拉罕献以撒)。从此后,向着世界是死的,向着事奉神(圣工)是活的;向着罪是死的,向着神在基督耶稣里是活的(参罗6:11,加6:14)。如此经历成为我们的属灵实际,才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我们能如此事奉是理所当然的。

  有属灵深度的事奉同工都承认,事奉神完全是倚靠圣灵的能力(己力无用)。奉献真实必得圣灵能力,奉献完全必被神爱充满,奉献彻底必蒙神保守。摆在祭坛上,活着为神而活,死去亦为神而死,这是坛上活祭的生活。一面是活的,一面是死的。活着一面向着天上是荣耀喜乐的,死的一面向着世界是愚拙厌恶的;活着一面积攒财宝在天上,死的一面丢弃万事如粪土(参太6:19-21,腓3:8)。这样的活祭生活也被称为神所悦纳的灵祭(参彼前2:5)。

  三、神完全悦纳

  当我们经历奉献的实际,过活祭的生活,神就悦纳我们这个全人,因着摆上成为圣洁。并且神带领我们每一天道路,我们完全属祂,祂也恋慕我们,祂要负全责(参歌7:10)。

  以色列王亚哈年间迦南地干旱饥荒,饿殍遍野,神却顾念祂仆人以利亚,把他藏在基立溪旁,喝众人找不到的溪水,吃乌鸦叼来的饼肉,让先知经历神的奇妙。因着久旱溪水终于也干了,神就叫他到西顿,为他预备极穷的寡妇来供养他。因此,奉献的人能在神话语的应许上抓住神,因着祂悦纳我们的奉献而安息喜乐,过信心的生活。

  万有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神一切的丰富,人难以测度。祂养活不种不收的飞鸟,给花草美丽适时的装饰。祂创造的每一生命,祂都顾及,何况我们呢!今天我们是神前坛上的活祭,但世上还有实际为人的生活,因此我们学习安静等候神,带职事奉。留意圣灵给我们有合宜的带领,引我们到什么地步,就照着什么地步行。如果有一天神有更美好的带领和呼召,我们靠恩顺服,全职事奉,今时代更需要收割祂庄稼的工人(参太9:38)。

  附奉献之人的印证(参考):

  1.有使命有负担;      7.有忠心有胆量;

  2.有托付有责任;      8.有受苦有心志;

  3.有慕道有追求;      9.有失败有悔改;

  4.有祷告有能力;      10.有软弱有刚强;

  5.有圣灵有充满;      11.有见证有果子;

  6.有恩赐有传道;      12.有同工有教会。

 

  TAG:奉献 跨出 事奉 第一步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与眼泪和解——山雨讲道  上一篇:苦难《灵程心得》 打印文章   录入:一道江河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