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见证人的生命!

作者:陈如松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1-10-01 06:26:47

 微信图片_20210926133727.jpg

     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行事为人能否立足别人的角度,是检验一个人生命是否老练成熟的重要指标。凡事能换位思考,是生命走向丰盛的美好见证。

  有一则笑话很能说明问题: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

  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嚎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分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有人喜欢用“你应该”“你不应该”来教训人、指责人,喜欢用一个个大道理给人扣上一顶又一项的大帽子。殊不知,如果一些事情换作他本人,也未必能好到哪儿去。

  ☆  ☆  ☆  ☆

  换位思考首先是一种“理解”,所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当你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处理事情时,就会生成一种暖暖的同理心。

  有一次,父亲去商店购物,一位年轻女士走在他的前面。当她推开沉重的大门后,并没有马上松开手,而是一直等到父亲进去后才松开。

  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我们是否想起那谆谆的教导: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  ☆  ☆  ☆

  换位思考也是一种体恤,体恤别人的难处,体恤别人的软弱。真正的高人,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俯就卑微的人。

  阿根迁曾经组织过一场“寻找最有爱心孩子”的比赛活动。

  比赛中,八岁的丽贝亚说: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不能弯腰涂染脚指甲了。爷爷用心给奶奶涂,甚至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如此。

  四岁的里特说:爱就是你笑的时候让你开心的东西。

  八岁的辛迪说:在钢琴独奏会上,我在台上看着台下,所有人都看着我,心情特别紧张。这时,父亲冲着我微笑,示意我不必紧张。

  最终,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成为获胜者。他的故事很简单:

  小男孩的邻居,是一位刚刚失去妻子的老人。这天,小男孩看到老人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哭泣。于是,他静静地走进他家的院子,趴到他的膝上,然后就坐在那儿。

  后来,他妈妈问他对那个邻居说了什么,小男孩说:“什么也没说,我只是帮着他哭。”

  ☆  ☆  ☆  ☆

  换位思考除了是一种理解,一种体恤外,还是一种谦卑。谦卑不意味着软弱无能,而是放低身段,让别人得益处。

  有一首歌唱得非常好:

  让我爱而不受感戴,

  让我事而不受赏赐,

  让我尽力而不被人记,

  让我受苦而不被人睹。

  只知倾酒,不知饮酒;

  只知擘饼,不想留饼。

  倒出生命来使人得幸福,

  舍弃安宁而使人得舒服…

  相反的例子,让我们看到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曾带一个妇人来见YS,说是在她行淫时捉拿的。

  “夫子,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要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

  YS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这些人听见这话后,无言以对,从老到少都灰溜溜地都出去了。

  ☆  ☆  ☆  ☆

  换位思考,是一种新生命的体现,是对“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否定。凡事“我”字当先的人,永远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永远不会散发出暖人的气息。

  换位思考,就是理解别人,体恤别人,谦卑俯就别人。这不正是从天而来的新生命吗?不正是接近“爱人如己”的生命境界吗?

  哦!只有被更新了的生命,才有这种胸襟,才有这种甘心舍己的奉献精神。他们奉差遣,就是要发光作盐,温暖这个世界!

微信图片_20210926133748.jpg

  TAG:换位思考 见证 生命 

【作者简介】 陈如松,雅博网作者,黑龙江呼兰人,任教佳木斯大学,退休定居大连。感恩在疾病中蒙召使用,开始全新人生。现从事文字服侍,主持微信公众号“蒙福平台”,欢迎关注,一同走蒙福之路。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快与慢,进与退  上一篇:活着享受生命的安息! 打印文章   录入:吴建梅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