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恤人软弱的基督

作者:阿斗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7-09-26 06:24:07

s.jpg


来4:14-16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每天与人接触,但是人与人之间总是保持着距离。除非必要,不太 愿意向人敞开自己内心私密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是维持表面的交往,聊聊天气、 时事、运动、娱乐,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塑造表面上良好的形象,内心却与人保持距离 。虽然亲朋好友近在咫尺,每天相处,心却是疏离的,彼此间没有交流。用「熟悉的陌生 人」来形容这种现象十分合适。教会中弟兄姊妹之间的关系也经常是这种情形。这也是教 会中的关怀事工难作的地方,我们都知道肢体间彼此关怀的重要。然而,要花上精神去关 切他人的事务,甚至有时是让人担忧的事。大家都会用「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态度来保护 自己。教会的肢体间会不会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呢?那是当然的,只要是人就难免会出现自 己难以处理的状况。一般事情还不严重时,大部分的人都隐藏起来,不会向人求助。一旦 到达了压不住的时刻,突然爆发出来,常常令人惊讶不已。这时候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我 一点也不了解这人的真实境况。

  身为主耶稣呼召来服事个人事工的使者,理解服事的对象是事工能有果效的重要一步。对 于弟兄姊妹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客客气气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有更深的认识。让我 们先用一段希伯来书的经文,来看主耶稣是怎么样地理解我们。

  怜恤我们软弱的大祭司

  「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 。15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 是他没有犯罪。1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 随时的帮助。」(来4:14-16)

  主耶稣被称为是「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也就是在人与神之间,拉近双方关系的中 保。祂带领我们回到神面前求赦罪,也向我们宣告神的旨意。我们有这位坐在神宝座右边 ,为我们代求的大祭司,心中充满平安稳妥的感受,不再像以前犯罪惹神愤怒时一样,对 着神恐惧战惊,不敢靠近。既然如此,作者要我们「持定所承认的道」,也就是坚定地持 守住我们对基督的认信。因为除了耶稣以外,没有其它任何道路可以让我们如此稳妥地进 到神面前。

  耶稣与其它的道路有何不同?作者提到:「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 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祂是一位道成肉身的主,与我们有 一样的肉身,会渴会饿、会感受痛苦、会受到试探、会害怕、会死亡。祂在世上所走过的 道路,正是我们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同样经过的。祂与我们唯一不同的一点,是祂经历试探 ,并没有犯罪。有的人以为,基督所受的试探不过是虚晃一招,就像演电影一样,痛苦大 叫是假的、哭泣是装的,这实在是对基督道成肉身的误解。基督所受的人间一切患难困苦 ,完完全全是真实的。

  又有人以为,基督是神,不会犯罪,即使受试探,也是不痛不痒,不像我们在受试探时会 经历身心灵的挣扎。其实,基督所受试探的强度、与难度,远远大过我们受的。我们受不 了试探就放弃坚持,掉到罪里去。只有基督坚守到最后仍然不放弃,不向魔鬼低头。我们 可以用举重来作比喻,请问是举到一半,受不了重量的压制,放手弃权的人承受的力度大 ;还是坚持到最困难的一刻,仍然不放手,硬将杠铃举起的人承受的力度更大?很明显是 后者。基督完全了解我们在受试探时心中挣扎的境况,因此,祂也能够体恤我们在与罪对 抗时,心中会有的软弱。

  作者以双重否定的句子提到:「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也就是强调基督一定能体恤 我们的软弱。这里的「并非不能」是现在式分词,修饰大祭司。表示基督一直都有能力来 体恤我们的软弱。我们「有」这位大祭司也是现在式,表示祂身为大祭司是一直在父的宝 座旁为我们代求。祂从不放弃为我们代求的责任,一直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我们不曾有一 刻是被主忽视不顾,这对我们这些经常在世上受试探的人,是何等大的安慰。体恤是何意 ?是出于理解而生出对我们的同情。祂对我们关心到一个程度,愿意伸出援助的手来救我 们脱离软弱的苦境。 「软弱」的意思就是我们身为人,面对试探、缺乏力量、需要援助 ,的真实的境况。主完全能够知道,并对我们生出同情之心。当我们明白自己在软弱中挣 扎时,主没有放弃我们,祂仍看顾我们,愿意伸出援手,我们心中是何等安慰。

  作者勉励我们这些在世上与罪挣扎的人:「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 ,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不要胆怯,躲避神的面,反而要坦然无惧地来到 神施恩的宝座前。因为宝座前有爱我们的大祭司主耶稣,在那里为我们代求。祂理解我们 心中一切的困难,祂愿意因着对我们的怜恤,为我们向天父求怜悯。我们此刻还担忧什么 、还逃避什么呢?作者勉励我们,来父面前的目的是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父 愿意怜悯我们、愿意施恩给我们,并且是在最适切的时机,及时帮助我们。若不是明白基 督爱我们的怜恤之心,若不是明白有这位大祭司在父面前代求,我真不敢坦然无惧地面对 公义的神。如今我们能坦然无惧地来到父的宝座前,只能对神的大恩充满感恩与赞美。

  在以上的经文中,主耶稣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身为基督差遣带领人经历改变的使者。 我们首要的就是具备基督怜恤人的心。罗马书说:「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 哭」(罗12:15)我们当具备像主耶稣一样的理解他人的同情心。我们不要轻视落在试探 中挣扎的人,因为我们自己也曾有同样的经历。当人在罪中挣扎的时刻,就是最需要基督 拯救的时刻,也就是把主的恩典带给那人的最好时机。我们当如何在人最需要的时机,把 合乎真理的话语带给那人呢?了解服事的对象是最基本的第一步。当我们能够明白受助者 心中真实的需要。才能借着神的话语对那人发出安慰与劝诫。

  因为人心潜藏的问题通常不会公开地让人知道。我们当学会问出适当的问题,让受助者说 出困难的症结所在。请注意每个人使用言语来描述心中的概念,方式不见得相同。与其用 猜测来揣度对方的想法,不如清楚提出问题。为了确切分辨对方的需要,问问题时有三个 当注意的事。 (1)找出「什么?」:请他们定义所使用的某个词语的意思,特别是一个 字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多重意义。有时对方陈述时的用法,与我们理解的不一样。 (2 )找出「如何?」:请他们使用具体的实际生活例子,来厘清他所使用那个字的意思。这 时可能就会带出当时发生事情的真实状况。 (3)找出「为何?」请他们解释为何他们在 给出那个生活实例发生时,会有那种反应。通常经过这些抽丝剥茧的过程,可以更进一步 理解到底发生了何事,并对方心中对此事的想法。这改变的大能不是要去打探他人的隐私 ,而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辅导者的动机先要纯正。每次协谈开始以前, 一定要在主面前求主保护,除去不当的好奇心,与掌控他人的私意。一切都当出于分享主 的恩典,与协助他人经历基督为目标。

  主耶稣总结旧约诫命为两条最大的诫命:「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 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 理的总纲。 」(太22:37-40)个人辅导事工本身就是个花时间,花精力,甚至有时不讨 好的服事。那为什么还要做下去?是因为神要得回那个有需要的人,我们作个人事工的目 标,就是要让受助者经历基督大能的改变。这事工本身就是爱神与爱人的实践。因为爱神 ,我们要正确、清晰、具体地理解神的话语,并且身体力行地顺从它,尽力去传扬它。在 神永恒的真理与人的需要中间建立一道桥梁。因为爱人,我们不会泛泛地将神的话随意对 无心之人说说,想听就听、不听拉倒。而是认真地关心有需要的人面对的问题,针对他们 的问题提出合乎圣经的劝诫与安慰。这安慰的话语是神借着我们传递出来的,所以当配合 时机、切合需要。提出好问题、专心聆听、小心解读,效法基督怜恤人的软弱,我们也愿 意带着同情与同理心,将基督改变的大能带进有需要的人心中。参与个人事工最主要的动 力就是对神与对人的爱。

 

  TAG:体恤 人的 软弱

【作者简介】 阿斗:雅博网作者,电机专业,罗格斯大学毕业。原为信号处理高级工程师,现已退休,全心服侍主。20岁读本科时在团契信主,一直在团契及教会带职侍奉。八年前接受神学装备,之后一直参与圣经教导的工作、担任华神地区联络人、并在多家教会讲道。作品发表于网上博客《阿斗杂记》。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管住你的舌头  上一篇:斩断忧郁症背后的黑手:像抗拒罪一样,抗拒绝望 打印文章   录入:汲沦溪   责任编辑:紫色羽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