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读过陕西作家陈仓的一篇文章,题为《不留余地的狼》。文章以一个寓言故事为主线,作了一些简单的论述,向人揭示了精彩的处世之道。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到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此送死。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拼命地逃。突然,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这个小洞,心想,再也不会功败垂成了吧?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的更小一点的洞口逃生。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狼心想,这下万无一失,别说羊、兔子,就连鸡、鸭等小动物也都跑不了。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松鼠上蹿下跳。最终,松鼠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
狼因为不留余地,导致自己被葬身虎口,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读罢这个故事,谁都会为狼的愚蠢而窃笑,又为狼的报应而窃喜。然而,仔细想来,现实生活中不也有很多行事像这只狼一样的人吗?甚至包括我们自己。
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于是人们都在提醒自己要学得聪明一些。遇到事情,总是前思后想,反复琢磨,只想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很容易将他人的利益全然置之脑后,以致不择手段,也不计后果,恨不得将所有妨碍自己利益的人通通赶尽杀绝。然而,从这则寓言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堵死他人之活路的同时,其实也堵死了自己的活路。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把别人逼上绝路呢?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扫罗因为嫉恨大卫而想将其置于死地,为了达到目的,扫罗不择手段,屡出阴招,好在上帝保守,大卫并未遇难。而在此期间,大卫有很多次不费吹灰之力就可除掉扫罗的机会,但他都未下手。并且,在扫罗死后,大卫也并未报复他家,将其子孙满门抄斩,反倒与其孙米非波设成为至交。这整个事件中,扫罗做事不留余地,所以落了个自刎身亡的下场,遗臭万年;大卫做事善留余地,所以永立不败之地,成为一代贤君,名垂千古。
莫把事做绝,莫把话说绝。遇到事情时,不要只图一时开心,只顾眼前利益,而要学会深谋远虑,从长计议,让我们记往《格言联壁》中的一句话:“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