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弯曲与神的正直

作者:谢迦勒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0-09-21 06:50:37

IMG_0863.JPG

  【路14:1】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弯曲'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的使用常常都是指一样东西的形状弯曲,而极少听见用来指人弯曲。可是,圣经中有很多经文,都讲到了人的弯曲,这些弯曲并非是形容外形,而是说一个人里面的心思弯曲,已经他们做事弯曲。

  【箴28:18】 行动正直的,必蒙拯救。行事弯曲的,立时跌倒。

  弯曲的反义词就是正直,神希望我们都能说话正直、行事正直。可是,正直的人实在太少了。如果按照圣经的要求对照一下我们,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完全正直的人。不是在这里弯曲,就是在那里弯曲。所以,我们基督徒有个见证的责任,就是让世人从我们身上看见一个个正直的榜样。

  我们就从今天所读的这节经文,来看看这位接待耶稣的法利赛人的弯曲与主耶稣所表现出来的正直。

  1.假意的招待:

  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当时并没有什么人尊重他。常常遇到的都是反对与逼 -/迫。连主耶稣同母的兄弟们都讥笑祂。

  如果此时,有一位法利赛人,而且还是法利赛人的首领,公开邀请主耶稣一行人来自己家中吃饭,这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一件事啊!

  表面看上去,接待耶稣,这是爱主的人,才会做的事。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人招待主耶稣,并不是真心的,而是假借招待的机会,私下要窥探耶稣,好找到控告耶稣的罪名。我们今天是以看完整个事件的角度,来看这个法利赛人,所以,对他的假意,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当初的门徒,以及周围的百姓、邻舍,都并不知道他是假意的。

  我们从这件事,也能得到一个提醒。那就是:对我们好的人,不一定是真的爱我们,责备我们的人,也不一定是讨厌我们。

  但是,由于人性的原因,我们常常都是爱听吉言,不爱听凶语。所以,往往就会把责备自己的人,视为仇敌。很多青少年都是'爱朋友、厌父母',原因就是他们自己无论做什么,朋友们都不批评他。可是,父母如果看见他们做错一点点,就会立刻责备他们。孩子们还不明白这是父母对他们的爱,于是就由着自己的性子厌恶父母,甚至顶撞父母,故意伤他们的心。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责备我们的不一定是不爱我们,我们不要一听到责备就心里不高兴,【箴12:1】  喜爱管教的,就是喜爱知识。恨恶责备的,却是畜类。【箴15:10】 舍弃正路的,必受严刑。恨恶责备的,必致死亡。别人对你好,可能会害了你。别人招待你,给你东西吃,可能是别有用心。

  这个法利赛人首领的动机如何呢?主耶稣是知道的。门徒或许以为'能被这样的人物请去吃饭,是一件很自豪的事。从来都是别人请法利赛人坐席,而且还得给他们腾出高位。今天,法利赛人的首领,反过来请我们群社会底层的小民吃饭,真是有荣耀啊'。哪知道他是另有目的,并不是真心想请你吃饭。

  你看,他请耶稣吃饭的日子--是在安息日。如果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中国,请人吃饭哪天都是一样,甚至休息天请人吃饭,还显得更隆重、更真诚,因为可以有时间充分的时间,为客人预备菜肴嘛。可是,发生在以色列就不一样的。因为按着律法规定,安息日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昨天剩下的冷饭。所以,我们可以想象那天餐桌上的寒酸,可能只是很简单的几张饼,或者另外再加上点剩菜。

  如果仅仅只是给主耶稣摆上简单的食物,也就不说了。接下来,席间竟然出现了一个患水臌的病人。患水臌的病人,一般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晚期,水臌病人的行动是极不方便的,一般都是躺卧在床上,他怎么会出现在法利赛人首领的宴席上的呢?圣经虽然没有明说原因,但是,我们从他请耶稣之前,就已经是准备要找耶稣错缝的这一点,以及刚好后面又是围绕这位病人发生的对话这两点来看。这位水臌病人很有可能是这位法利赛人刻意安排的,作为试探耶稣的道具。

  2.耶稣的赴会:

  如果我们提前知道一个人请我们吃饭,是别有用心的话,我们一般就会拒绝了,可是主耶稣却愿意接受。主耶稣有两个考虑,首先,哪怕你对我不好,我仍然会给你机会劝诫你。听不听随便你,但是机会一定要给你。其次,你们不是要私下窥探我吗?我就明明的让你们细细的看。主耶稣不怕人看,而我们往往就不太敢让人细看。远看还可以,一细看就要暴露问题了。

  我们常常最怕两种人看:

  a.近的人:我们现在的弟兄姊妹,都是只有聚会的时候才在一起,散了会之后就各归各家了。聚会时看看每一个人都是属灵的,因为属肉体的一面不太有机会暴露。但是,回到家里之后,每个人怎样呢,弟兄姊妹就不知道了。在单位表现又怎么样呢,弟兄姊妹就不知道了。这就要问一问我们的家人、同事才能知道。因为他们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有的弟兄偷了单位的扳手、钳子等工具回家里用,外人不知道,但是妻子知道,哪怕他的妻子象撒非喇那样不说出来。但是,至少她是知道的。有的信徒父母生活在农村,一旦病了,完全需要自费,做儿女的心痛钱,不肯出钱为父母看病,这种行为,外人或许不知道,他的父母出于爱孩子的心理,也不会说出来,但是,他的父母是知道的。……等等。很多败坏,都是只有离我们最近的人才能看的清楚。

  喻道故事书里讲过一个关于牧师的讽刺故事。当他在台上讲道的时候,她的妻子拿着被褥、脸盆、牙缸等行李,对他说"你就在讲台上生活吧,不要下来了"。因为听他在台上讲道,像个天使;但是,看他私下的生活,又像个魔鬼。所以,每当他在台上讲道的时候,她的妻子就不希望他下来,希望自己的丈夫如果真是这样的该多好啊。但是,每当看他在家里的生活,又不想让他上去讲道,不希望他在上面虚伪的骗人。有一些传道人,讲道时就怕自己的家人去听道,可能其中有一部份的人,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吧。

  有些人在单位上班时,见谁都笑着说话,显得很温柔,可是一回到家里,脸立刻沉下来了,说话也变得生硬了。在单位工作积极殷勤,一回到家里,什么活也不干。在外时,人人都喜欢,是先进、是劳模。在家时,爱人孩子都怕他、讨厌他。为什么会这样判若两人呢?因为在外时,是带着假面具生活。回到家里如果再戴着面具哪就太累了,要摘下来放松放松。

  b.敌人:因为敌人总是拿着放大镜,随时希望发现并放大我们的错误。好朋友从我们身上找不到毛病,可能是因为关系好,容易原谅接纳我们的毛病。但是,仇敌对我们是很严格的,没错的时候,可能还想找点错误呢,如果一旦真有错误,他们一定更加会拿出来这些错误,用来反对我们。

  我们看到但以理就是一个不怕仇敌看的人,如果说,他的三个好友从但以理身上找不到错误,那可能是由于他们关系好,就看不见毛病了。但是,但以理的仇敌,处处故意想找但以理误国的把柄,然后好陷害他。可是,他们竟然怎么也找不到。圣经说,因为但以理忠心办事、毫无错失。以至于那两个敌人最后不得不另辟道路,只能从但以理的信仰入手,来害他了。主耶稣敢面对所有的人,让他们细细的看,这里面既包括最近的人--众使徒,又包括他的敌人--法利赛人。

  3.他们却不言语:

  【路14:3-4】 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他们却不言语。

  法利赛人只是私下窥探,主耶稣知道万人的心,还没等到他们说话,就主动问他们'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这正是他们要窥探耶稣的内容。现在,主耶稣主动向他们发问了,稀奇的是"他们竟不言语"。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如果是我们,很简单回答"可以"。就算是你认为"不可以",那你就回答"不可以"也行。可是,为什么他们却不回答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外乎就三种:①.可以②.不可以③.不知道。

  如果他们回答'可以',就违背了他们传统的教导。因为按照他们的遗传,把守安息日弄得非常严格。在圣经守安息日的经文上,做了很多的发挥解释,列出了安息日不可做的详尽的目录表,以此表示自己的敬虔。如果他们回答耶稣'可以',那就等于证明自己错了,这对于坐惯了高位、听惯了尊称的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

  那么,既然他们都认为'不可以',那就理直气壮的对耶稣说'不可以',不就行了吗。可是,他们为什么又不说'不可以'?很明显,当主耶稣认真地主动问他们'可以不可以'的时候,他们说'不可以'的底气又不足,他们这群人可都是非常熟悉圣经的人。他们知道'如果非说安息日不可做善事,这不会是上帝的心意'。不然的话,拉比在解释安息日治病的问题时,就不会说'安息日不可治一般的病,但是若遇见可能导致死亡的病时,还是可以医治的,不算是犯安息日'了。再说,水臌病人会不会很短时间内死亡,谁也不敢肯定。所以,他们也不好说'不可以'。

  还剩下最后一个答案就是'不知道'。有一次,当主耶稣问他们'约翰的洗礼时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间来的'时,他们也是两下犯难,虽然他们知道答案是什么,可是自己又不愿意回答那个正确答案,最后他们只好回答主耶稣'不知道'。那么,这次也回答'不知道'不行吗?这两个问题有一个区别,'约翰洗礼'是一个新问题,而'守安息日'呢,这是一个非常平常的问题。新问题答不上来,还不太丢人。可是,守安息日的问题,是他们整天讲的话题。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给瞎子领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是蠢笨人的师傅,是小孩子的先生。哪能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所以,主耶稣这样一问,反倒把他们问得手足无措了。

  4.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路14:5-6】 (耶稣)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他上来呢"?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这又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是搁在平时,主耶稣问他们这个问题,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能拉"。因为牛或驴掉在井里,这是经常会遇到的场景,而且每次遇到,他们都是及时拉上来的。可是,当主耶稣医治了这个水臌病人之后再问他们,他们就不能对答这话了,为什么?因为这两件事紧密地挨在了一起。如果他们像往常一样回答:"能拉"。那么他们也知道主耶稣就会接着问:"人和牛相比,谁更贵重"?他们这次的'不能对答'显明他们是要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肯悔改。一个法利赛人的悔改比一个普通人悔改要难得多,当别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他们就是明明发觉自己理亏,也仍然会坚持自己的错误到底,并且会恨那些指出他们错误的人,这也是人的弯曲。我们不要以为自己不会这样,其实,我们也常常做了这样的人。

  做正直的人,就必须首先做好眼前吃亏的准备。

  我们看看身边那些行事弯曲、擅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往往都是左右逢源,顺风顺水,便宜占尽。而那些真正的人,反倒却是不被重用,受人排挤,常常吃亏。这种现象无形之中对周围的人就起到了教育示范的作用,因此就会带动更多的人行事弯曲。但是,基督徒在任何时代都不能随从世界,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在真理上深深扎根,与基督生命紧密连接。哪怕不被世人欢迎,甚至不被基督徒欢迎,我们仍要按正直行事。

  正直的人虽然吃亏,但是却蒙上帝喜悦与赐福。

  【诗84:11】 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

  【诗112:2】正直人的后代,必要蒙福。

 

  TAG:人的弯曲 神的正直

【作者简介】 谢迦勒:雅博网作者,基督教青年传道人。写有信仰随笔及讲章100余篇。现已编辑电子图书《圣经与信仰问答》、《耶稣所行的神迹系列》,已在本网站旷野书库上发表。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你是我四围的盾牌”  上一篇:义人的不幸必将成为他的万幸 打印文章   录入:溪水鹿   责任编辑:溪水鹿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