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里同心,才有平安的喜乐

作者:tianyoucn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6-07-03 08:12:35

 1.jpg

  腓立比教会是满有恩典的教会,为何保罗在这封信中特别提到二个不同心的姐妹?而且又是在讲到喜乐时,插入这个问题?(腓4:2-3)

  这两位姊妹是友阿爹和循都基,圣经没有记载她们不和睦的原因和事情发生的经过,只记载使徒劝她们要在主里同心。为什么保罗要在给教会的书信中,公开劝勉她们要同心呢?而且保罗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她们赶紧和睦,不愿意她们的不和再稍微拖延。

  “这两个女人”,是腓立比教会中颇有影响力的人,因她们也曾经跟保罗一同劳苦,是保罗的同工。她们彼此不和,对腓立比教会的同心合意有相当程度的损害。

  今天的教会也常常见到同样的情形,教会中有影响力的同工发生争执,容易引起其他信徒的分裂,会众很可能各自同情其中的一方,而形成对立。甚至因分别同情一方而引起结党分争的严重后果。

  因此保罗切切地“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腓4:3),为要肢体都同心促使她们和好。

  从“她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这句话得知,这二个姐妹都勤劳工作,努力事奉,成绩卓越;但因为彼此意见不合,或者事奉的方法不同,而使她俩的情谊受了破坏,团契交通的生活终止,并失去了事奉主的喜乐。

  这反映了教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正视人际冲突和纠纷,如何在基督里解决这样的问题。

  照理,“属灵的人”(林前2:15)就不应有不和谐之事发生,冲突乃是血气的表现。而教会是由蒙恩的罪人所组成的,而蒙恩得救的人仍有人的罪性,仍会自私,不体谅别人,没有恒久忍耐,就会坚持己见、固执、骄傲、歧视别人。

  教牧同工不要回避冲突问题,乃要积极处理人际相处的张力,教会的群体必须要学习和实践人与人相处之道。

  引起不和睦的原因,常常是由于生活习惯或生长背景不同,处事待人的方式有缓急、宽严之差异,甚至是判断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引起冲突与误会。若不正视这些问题,而产生冲突不但使自己灵命受亏损,而且对教会事工有极大之拦阻,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甚至彼此伤害,是有极大破坏性的。

  神的家——教会,只有在主耶稣基督里同心合意才有能力,若同工不同心,魔鬼就寻得机会破坏神的家。

  为要解决教会的不同心问题,保罗采取了以下智慧的策略:

  第一是他直接地劝和。

  “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4:2)

  保罗有如用他自己的双手,领着两个不和睦的同工,让他们在基督的爱里合而为一。我们也许联想到保罗在罗马书16章第一节中举荐的非比似的姐妹,这样的好执事是大家可以学习的榜样。

  保罗的劝和之法:“要在主里同心”。

  若不在主里,却总在人的观点里,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若都以主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岂能不彼此同心呢?

  教会并非一栋特殊的建筑物,教会乃是属于基督耶稣之人的属灵团契的群体。

  如果我们都属于基督,那么我们也就属于彼此!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主,那么我们也就要彼此委身!

  想一想,本书信中“在主里”屡屡出现(腓1:14, 2:19、24、29, 3:1, 4:1、10),可见这不仅是彼此同心的唯一方法;也是信徒乐居喜乐的原因;更是胜过罪恶的秘诀;也是神的工人工作能力的关键!

  弟兄姐妹,你我也都“在主里”吗?

  第二是他间接地劝和。

  这是保罗采取了智慧策略之二。保罗由于在监狱中,不能亲自去作和解者,所以委派另一同工,以“真实同负一轭”的身份,有“使人和睦”(太5:9)负担和恩赐的人,去劝导这两位女同工,期望她俩本着对主的爱心,消除成见,彼此接纳,再度和谐地同心事主。

  间接地劝和之法:

  “帮助这两个女人”,“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4:3)

  教会的同工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和睦,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可以用代祷;也可以帮助沟通,消除误会;还可以营造共事的平台,让他们再次在配搭中磨合。

  同工们都应该看到,在牧养工作中出现这类不和睦的事,应该尽早堵塞破口,这是每个肢体都要去作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问一问,你自己是“神的儿子”吗?因为耶稣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太5:9)

  用基督宽宏的心胸,缩短彼此的距离吧!

  “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4:5)

  信徒之间应该谦逊地以基督的爱心放下自己的成见,彼此的距离就会缩短。要知道,在同心上学得不好,其他一切所谓属灵的追求都终归会失败的。

  “主已经近了”!(4:5)

  在今世同工可以不同心、不和睦,但总不能在见主面时,还不和睦吧!肢体可以在地上彼此不招呼、不说话;但总不能够到天上的时候,还是如此相待吧!

  所以一切信徒的不和睦都必须趁早解决,才能欢欢喜喜地在主耶稣基督前会面!

  “要在主里同心”!

  “在基督里”是解决一切隔膜的地方,不论我们彼此之间有什么意见和亏欠,都应当在“主里”彼此饶恕。

  同工同心事奉主,才有真正的喜乐!

  同工同心事奉主,“赐平安的 神就必与你们同在”!(腓4:9)

  第三是保罗用自己的榜样。

  这是保罗采取了智慧策略之三。保罗心念言行,想圣洁高尚的事,对主对人对己都无愧。保罗为我们留下完美的榜样。

  所“思念”(4:8)的,讲的是里面的人。

  共八样可思念的事,分为四类:

  真实的,可敬的——是指本有的性质而言;

  公义的,清洁的——是指高洁的品行而言;

  可爱的,有美名的——是指对于人和事而言;

  有什么德行,有什么称赞——是指实行并得人的感言。

  以上是信徒心灵中当常常思念,也是“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4:7)

  所实“行”(4:9)的,讲的是外面的人。

  里面的人所思念的,外面的人就要去实行。保罗以个人为榜样说:“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4:9)

  传道人不但用口传,更要用身传。保罗是如何作的呢?

  所学习的——圣经中的各样教训,并保罗曾留下的模范;

  所领受的——会众从保罗得到的属灵粮食和真理亮光,可让信徒有所领受;

  所听见的——保罗所传的信息,为造就教会,并同受到的感动(腓1:30);

  所看见的——保罗效法基督的模范,信徒们从他身上能看见榜样。

  保罗要信徒去实行的,是他们在牧者身上所学习、所领受、所听见、所看见的事。

  这是一项对牧者不容易的要求,因他不是只要信徒去实行他所讲的,而是要他们实行在牧者身上所看见、听见的!

  这靠牧者自己不但是难,而且是做不到的;但神的工人靠圣灵的大能,就不难了。

  我们所讲与所行的,也都有如此美好的榜样吗?

  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效法保罗,就像保罗效法基督一样。

  到此,我们学到一个成功的传道人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要有榜样;第二要有灵粮;第三要有信息;第四要有经历。

  若是这样的牧者,“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4:9)

  这就是上帝喜悦的工人的印证。

  有这样牧者的教会,人人都会享受到在基督里的平安和喜乐!

 

  TAG:同心 平安 喜乐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灯台,世界之光!  上一篇:祂没回应,也在垂听 打印文章   录入:雪鸽   责任编辑:雪鸽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