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各来到他父亲以撒那里……以撒共活了一百八十岁。以撒年纪老迈,日子满足,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那里。他的两个儿子以扫、雅各,把他埋葬了。(创35:27-29) 亚伯拉罕临终前精心部署,让以实玛利与以撒分开,以防两兄弟为家产物业纷争打斗; 以撒临终前与雅各同住,跟分离半生的嗣子重建关系,以便顺理成章地将产业移交给上帝指定的继承人。 纵然这两位先祖各有各的软弱,但他们的善后工作却做得有条有理,一丝不苟,以致不带走半点遗憾。 于是, 亚伯拉罕死后,以实玛利与以撒相安无事,以撒顺利成为遗产继承人; 以撒死后,以扫和雅各同心合意埋葬老父,并无发生争执纠缠,雅各顺利承接遗产。 日子满足,气绝而死,平平安安归到列祖那里。亚伯拉罕、以撒这两父子心满意足,善始善终。 和睦同居,联手葬父。以扫、雅各这两兄弟不计前嫌,和好如初。 这美好的结局,有上帝的保守,也有人自己的努力。 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与平安,彼此相亲。诚实从地而生,公义从天而现。(诗85:10-11) 309 | 
以扫就是以东,他的后代记在下面……(创 36 全章) 哇,又是一长串家谱!还整整一章呢! 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别担心,我也眼花缭乱了,如果逐个人去搞清楚谁是谁?哪个是哪个?一年都写不完聚焦创世记了。 不过,这家谱的意义与精神,我们还是可以俯瞰归纳的。 首先,"以扫就是以东",人名变成族名了。这表明上帝的应许必定兑现,他的话永不落空,在以扫、雅各还没出生,上帝已经说了,他俩都将成为大族,各自立国。所以,我们可以满心相信上帝在圣经里所启示的每一句话。 其次,不被拣选的人民不等于上帝不关心,他们照样可以得到上帝的祝福。所以,我们不应该种族歧视。 另外,一次失败不等于永远失败,以扫后来的表现确实值得赞许。所以,我们应该接纳别人以及自己的失败。 这会儿,眼不花了吧? 不可憎恶以东人,因为他是你的弟兄,不可憎恶埃及人,因为你在他的地上作过寄居的。他们第三代的子孙可以入耶和华的会。(申 23:7-8)
|
310 | 
以扫带着他的妻子、儿女,与家中一切的人口,并他的牛羊、牲畜,和一切货财,就是他在迦南地所得的,往别处去,离了他的兄弟雅各。因为二人的财物群畜什多,寄居的地方容不下他们,所以不能同居。(创 36:6 -7) 这段记载似曾相识吧? 对了,约在二百年前,亚伯拉罕与罗得,就是因为财物什多,不能同居一地而分开的。 那次,亚伯拉罕作出了宽宏大量的让步,以致分手是和平宁静的。 这次,以扫安安静静、毫无怨言地悄然离去,同样是大好的结局,因为承受迦南地为永远地业的,是雅各而不是以扫。 以扫平静地面对不能改变的现实,顺服地接受上帝已经确定的安排,彻底地离开不属自己的地方,其中所需要的谦卑与勇气是非同小可的! 所以,晚年的以扫值得敬重与嘉许。 他的经历有点象罗得,却没有罗得的贪心,自动离开流奶与蜜的迦南地。 他的经历有点象该隐,却没有该隐的狠心,宽宏大量地接纳了弟弟的过失。 结果, 罗得人财尽失了…… 该隐流离失所了…… 但以扫却成为大族了!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 2:21) |
311 | 
约瑟十七岁与他的哥哥们一同牧羊。他是个童子,与他父亲的妾薛拉、悉帕的儿子们常在一处。约瑟将他哥哥们的恶行报给他们的父亲。(创 37:2) 人情练达皆学问,世事洞明即文章。 十七岁的童子约瑟,明显未练达人情,也未洞明世事,这成了他后来惨遭贩卖的伏笔。 人情,狭义是指人际关系,广义是指社会发展规律。 人生活于人群当中,自然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性软弱、人情冷暖。 看得清,辩得明,顺其自然便会如鱼得水,其乐无穷。 反之,看不清,辩不明,反其道而行,必然处处碰壁,步履艰难。 人都不喜欢颠倒长幼尊卑的次序。 约瑟年纪最小,却成了居高临下的判断者; 人都不喜欢被评头论足,指指点点。 约瑟却时常将自己的判断结果报告上级领导父亲大人; 人都不喜欢跟异见者为伍。 约瑟却浑然不知,仍然自得其乐地与恨他的哥哥们常在一处…… 无疑,约瑟的动机是好的,但方法却很值得商榷。 要得智慧,要得聪明,不可忘记,也不可偏离我口中的言语。不可离弃智慧,智慧就护卫你,要爱她,她就保守你。(箴 4:5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