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色路上的奇遇

作者:林锦源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2-04-12 07:58:37

 

640.jpeg
 
        使徒行传9:1-19
 
        使徒保罗的一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对等的两段:前半生的扫罗和后半生的保罗。
 
        前半生扫罗:属便雅悯支派,自称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生长于当时的学术胜地——大数,相当于今日美国麻省的波士顿,中国北京的中关村。拜师当时最富盛名和影响力的犹太拉比迦玛列,按严谨的律法受教,成为极端保守的法利赛人。因为少年得志,才华横溢,精通律法,成为当时犹太公会的七十名议会成员之一,所以是地道的上层社会精英。他的学问、地位,加上年轻的资本,决定其仕途远非今日的世界政zh i新星所能比拟。
 
        就宗教热情而言,扫罗竭力捍卫以色列一神化信仰,为他们祖宗所事奉的神和祖宗的律法遗传大发热心。因此,当他听到众人传说,拿撒勒人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被钉十字架并埋葬后又从死里复活,他极为光火。所以,当司提反被石头打死时,他喜悦司提反被害,并在一旁看守众人的衣裳。但当他看见司提反大义凛然,为这“迷惑人的异教”竟然宁死不屈,便更激发他起来为神大发热心,决心替神清理门户,要将这“异端邪说”斩草除根。
 
        后半生保罗:正是这位铁心捍卫犹太律法的扫罗,突然一反常态地改名保罗,转而传扬他曾竭力诋毁消灭的“这道”,他在主要靠步行交通的时代,足迹遍布欧亚非三大洲,四处奔走传扬福音。又因他曾经被提到三层天,“听见隐密的言语”(林后12:4),因此,他“深知基督的奥秘”(弗3:4)。于是,他将这些默示记录下来,成为新约教会的纲领性文献。保罗共写了新约圣经27卷中的13卷(希伯来的作者不详,但在所有可能的作者人选中,多数人认为,保罗写作此书的可能性仍占50%,所以,如果说保罗差不多写了新约圣经的一半,并非夸大之辞)。最终保罗为捍卫主名被砍头殉道,仍是在所不惜,义无反顾。
 
        单是由扫罗到保罗的转变,就奠定了保罗一生的传奇色彩。但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原来,它源自于另一次更富传奇色彩的非凡经历。很显然,作者路加和保罗都将这场经历看得极为重要,所以,它在使徒行传中被重复记载了三次(使徒行传第9,22,26章)。这就是后人所描述的——大马色路上的奇遇!
 
        徒9:1-2的记载构成了大马色路上奇遇故事的起点:“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去见大祭司,求文书给大马色的各会堂,若是找着信奉这道的人,无论男女,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徒9:1-2)
 
        自司提反殉道之后(司提反的殉道,对扫罗/保罗的影响是双重的),教会遭受逼 -/迫,而扫罗恰恰是逼 -/迫教会的元凶。“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 -/迫。有虔诚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为他搥胸大哭。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徒8:1-3)
 
        扫罗自己对此毫不隐讳,他自己曾作见证说,“从前我自己以为应当多方攻击拿撒勒人耶稣的名。我在耶路撒冷也曾这样行了。既从祭司长得了权柄,我就把许多圣徒囚在监里。他们被杀,我也出名定案。在各会堂,我屡次用刑,强逼他们说亵渎的话。又分外恼恨他们,甚至追逼他们直到外邦的城邑。”(徒26:9-11)
 
        此时此刻,扫罗肩负使命,怀揣大祭司的文书,准备将分散在外的基督徒一网打尽,因他定意要将这“异端邪说”的扩散,在商业重镇大马色彻底终止。
 
        然而,成竹在胸的扫罗没有想到,一场始料不及的大意外正在前面等着他。
 
        “扫罗行路,将到大马色,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徒9:3)
 
        “我将到大马色,正走的时候,约在晌午,忽然从天上发大光,四面照着我。”(徒22:6)
 
        “(亚基帕)王啊,我在路上,晌午的时候,看见从天发光,比日头还亮,四面照着我。” (徒26:13)
 
        约在中午,正是阳光最强的时候,但扫罗说,这从天上发的大光,比日头还亮,显然不是日光。
 
        有什么光能比日光更亮?先知的书上曾经记载说,“当耶和华缠裹祂百姓的损处,医治祂民鞭伤的日子,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赛30:26)
 
        “四面照着我”,中午的日光应该是从上面照着他,不应该是四面照着,如同现代舞台从不同方位打出的聚焦灯。
 
        “他就扑倒在地。” (徒9:4)
 
        这光具有激光束的能量,将扫罗击倒在地。
 
        米开朗基罗曾经作过一幅有关扫罗归主的油画,所描绘的正是扫罗在大马色路上所发生的事件。这幅画招致了不少评论家就技术层面的诸多批评。多数评论家认为,画面过于零乱(messy),光是横七竖八的腿—那匹马的四条腿,扫罗的四肢朝天,还有一个随从的两条腿—就足以使人头晕目眩。但在笔者作为一个门外汉来看,这正是大师画作的可圈可点之处:试想,不可一世的扫罗正在意气风发耀武扬威之时,突然被一束强光击倒在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扫罗措手不及,四肢朝天,由此所导致的难堪、尴尬和混乱,岂非正在情理之中?
 
        突然从天上又有声音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 -/迫我?”(徒9:4)
 
        这声音似有雷霆万钧之力,让扫罗惊恐不已;
 
        这声音实在威严不可抗拒,让扫罗浑身颤栗!
 
        这是什么样的声音?
 
        这声音,曾发出命令:“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这声音也曾在伊甸园发出,呼唤亚当:“你在哪里?”
 
        这声音也曾呼叫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
 
        这声音也曾在荆棘火焰中呼叫摩西:“摩西,摩西……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这同样的声音也曾吩咐加利利的渔夫:“来!跟从我!”
 
        这同样的声音也在拉撒路的坟前呼叫:“拉撒路,出来!”
 
        这同样的声音在客西马尼园的一声“我就是”,让全副武装的兵丁扑倒在地。
 
        这同样的声音也曾在十字架上发出“成了”的呼喊,在整个宇宙回荡……
 
        如今,这同样的声音却对扫罗发出厉声的责问:“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 -/迫我?”(徒9:4)
 
        这怎能不让扫罗惧怕呢?
 
        当你认真阅读圣经你会发现,每当神连声重复呼叫一个人时,往往意味着神对当事人紧急或危险状态下的惊醒或制止,或是对错误偏执的责备和纠正,如:
 
        “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创22:11)
 
        “摩西,摩西…”(出3:4)
 
        “马大,马大…”(路10:41)
 
        而此时此刻,他听到有人呼叫他自己的名字:“扫罗,扫罗……”(徒9:4)
 
        这岂不更让他感受到那当头棒喝的惊恐呢?
 
        扫罗的声音在颤抖,“主啊,你是谁?”
 
        虽然“主”这个字在中文翻译里也可以指“先生”,“夫子”等,比如撒拉也称亚伯拉罕为自己的主,但新约圣经中的希腊文词汇“kurios”,几乎没有例外地用在主耶和华身上。所以,坚定信奉独一真神的扫罗,决不会幼稚(Naïve)地认为,那从天上而来的雷霆般的声音,是出自人的口。
 
        既知道是主,为什么还要问,“你是谁?”
 
        扫罗在等待一个答案,以证实他心中所担心的惧怕,“你现在正在逼 -/迫的岂不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信徒吗?难道那位拿撒勒人耶稣真的如人所传说的那样,是基督,是神的儿子?难道拿撒勒人耶稣真的从死里复活了?”
 
        他所不愿意听到的回答证实了:“我就是你所逼 -/迫的耶稣。”
 
        “I am Jesus, whom you are persecuting.”(“我就是耶稣—你正在逼 -/迫的那一位。”)
 
        “I AM—Jesus.”
 
        精通律法的扫罗,决不会错过那“I AM”(“我是”)宣称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而那伟大的字眼现在竟与“耶稣”(耶和华拯救)的名字连在一起。
 
        扫罗吃惊地发现,拿撒勒人耶稣依然活着,这一惊实在是非同小可:一直以来,扫罗竭尽全力,要将信奉这道的人赶尽杀绝,原来,他所激战的对象竟是耶和华神自己!
 
        扫罗啊,你原来一直是与神在作对,难怪祂说,“扫罗,你用脚踢刺是难的。”
 
        如果你倾尽你的心血和气力,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到头来却突然发现,这件事从一开头就是个错误,你的心情会怎样?我告诉你,那是一种无以明状的痛苦!如果别人教你这么做,你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如果自己选择这么做,你会有自惭形秽的沮丧。希望你不要有一天发现自己陷于这样的境地。
 
        “主啊,我当作什么?”(徒22:10)
 
        “起来,进城去,你所当作的事,必有人告诉你。”(徒9:6)
 
        主耶稣没有把扫罗留在自忧自恨的懊恼中转身离去,而是满有怜悯地扶起他来,并给他指引正路。神总归是神,而人不过是人。
 
        扫罗蓦然发现,他过去曾经百般攻击的名——拿撒勒人耶稣,祂的话竟带着从天而来的权柄,不可抗拒的力量,叫他俯首贴耳地听从!
 
        “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睛,竟不能看见什么。有人拉他的手,领他进了大马色。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徒9:8-9)
 
        何等地讽刺:本来要把追随耶稣的人捉拿下监,现在自己成了耶稣的囚犯;本来要到外邦将信奉“这道”的人带回耶路撒冷,如今却被人牵着手拉到外邦城邑大马色;本来是个张狂咆哮令人恐怖的凶手,如今像小孩子一样地孤独无助任人摆布;本来睁大眼睛审视所有可疑的人,如今却成了一个睁眼却不能看见的瞎子。
 
        扫罗在大马色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喝,他有足够的时间思索默想他迄今为止的人生,如同电影一样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扫罗啊,扫罗,你是何等地眼瞎啊!”
 
        这情景正是应验了耶稣的一句话:“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约9:39)
 
        然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扫罗开始经历了主耶稣那“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的质变!
 
        现在,不妨切换一下镜头,看看大马色奇遇故事的第二幕:
 
        这是疾风暴雨之后的雨过天晴,电闪雷鸣之后的风和日丽。
 
        当下,在大马色,有一个门徒,名叫亚拿尼亚;主在异像中对他说:“亚拿尼亚!”他说:“主,我在这里。”(徒9:10)
 
        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按着律法是虔诚人,为一切住在那里的犹太人所称赞。(徒22:12)
 
        在这个外邦的城邑中,难得这样一位虔诚人,正像古时的先知圣徒,听闻主声,便说,“主,我在这里。”但愿今日有更多这样的圣徒,也能如此时刻准备着,说,“主,我在这里。”
 
        主对他说,“起来!往直街去,在犹大的家里,访问一个大数人,名叫扫罗;他正祷告。”又看见了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进来按手在他身上,叫他能看见。(徒9:11-12)
 
        复活的主同时在两个人身上作工,分别在不同的地点赐下异象。复活主那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性在此明白无误地彰显出来。
 
你想,亚拿尼亚会有怎样的反应?“主啊,我听见许多人说,这人怎样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你的圣徒,并且他在这里有从祭司长得来的权柄,捆绑一切求告你名的人。”(徒9:13-14)
 
        “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 (徒9:15)
 
        亚拿尼亚立即动身,没有丝毫的耽延。亚拿尼亚的顺服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主所吩咐的话语,无论看起来多么不合乎我的理智或常识,但祂总是对的,祂永远不会出差错,如果不合我的理智,那一定是我的理智出了问题。我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顺服。
 
        接下来出现最为感人的画面:“亚拿尼亚就去了,进入那家,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徒9:17)
 
        亚拿尼亚效法祂的主当年所行的:触摸那不可触摸的,爱那不可爱的(Touch the untouchable,love the unlovable.)他按手在残害主信徒的刽子手身上。亚拿尼亚这按手的触摸,连结了天上大爱的源头,冲刷了扫罗心中的追悔、懊恼、自怨、羞愧、内疚。这一次干净彻底的冲刷,是扫罗接下来“吃过饭就健壮了”(徒9:19)的根本所在。
 
        “兄弟扫罗,”这一声“兄弟”的呼唤,融化了扫罗心中一切的苦毒、仇恨、担忧、害怕、忧愁。他被接纳了,被接纳到一个大的家庭,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一个永远向罪人敞开的家庭。这一声冰释前嫌的呼唤,揭示了基督教义中“赦免、宽容、博爱”的全部内涵。
 
        弟兄姐妹,今天你和我也是主耶稣手和脚的延伸,你一个简单的动作,诸如触摸有病或伤心的人,抱一抱孩子们,轻轻拍一下别人的肩膀,用手做你力所能及的服事,都可能连结主耶稣属天的大爱,传递给那些有需要的人。今天,赦免、饶恕、宽容、仁爱仍然是基督徒的主要标志。
 
        神做事是何等地奇妙:祂一面伸出祂大能的手,及时制止扫罗的狂妄,使他悬崖勒马;一面使用亚拿尼亚,用温暖的手触摸安慰扫罗那一颗受了惊吓的心;他一面是厉声的责问,“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 -/迫我?”一面是亚拿尼亚那慈声的呼唤,“兄弟扫罗,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正所谓“祂打伤,又缠裹;祂击伤,又亲手医治。”(伯5:18,圣经新译本)
 
        正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耶和华的膀臂,大能又温柔。(赛40:10-11)
 
 
        亚拿尼亚为扫罗的按手祷告,也是圣经中一个非常美丽的片段。若不是保罗归主,没有人知道亚拿尼亚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做成了一件不平凡的大事:没有人否认保罗对教会和人类历史的影响和贡献,然而,神却透过一个小人物做成了这伟大的创举。平凡造就非凡,微小成就伟大!
 
        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旦被主的恩手触摸,就能成就非凡的创举,正如亚拿尼亚一样!所以,不要小看自己,你在耶稣基督里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有永恒的价值。
 
        大马色路上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扫罗的人生轨迹,为了表明与过去的决裂,他将自己的名字由扫罗(Desired,渴望的)改成了保罗(Little,微小的)。
 
        从那时起,他放下了他一切所有的:他的学问,他的知识,他的前程,他的志向,他的雄心,他的热诚,他的天分,他的能力,他的荣誉,他的威信,他的地位,他的家庭,他的财富,他的律法,他的宗教。
 
        他只有一件事,就是为那向他显现的死而复活的主做见证。
 
        他从前多方攻击的拿撒勒人耶稣,如今他向世人宣讲:祂是罪人的救赎者,生命的赐与者,教会的元首,唯一的道路,绝对的真理,永远的生命,万主之主,万王之王!
 
        复活主的吩咐成为他一生唯一的使命:
 
        “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26:18)
 
        所以,他可以坚定豪迈地说:“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徒26:19)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腓3:13-14)
 
 
 
        “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2)
 
        “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这执着单一的信息,成为他生命的全部,使他可以忍受一切的患难,困苦,亏损,误解,委屈,羞辱,恶名,逼 -/迫,监禁,饥饿,贫穷,缺乏,寒冷,刀剑……
 
        他以自己的整个生命,实践了主耶稣的托付:“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徒9:15)
 
        对于外邦人,保罗被称作外邦人的使徒;其足迹遍布欧亚非三大洲。
 
        对于以色列人:他每到一地,都首先进入犹太人的会堂,对他们宣讲基督,他对同胞的拳拳之心,有他自己的话语为证:“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3)
 
        至于君王:他放胆无惧,分别在腓力斯、非斯都、亚基帕、凯撒面前宣扬主的名。他的胆量和热情,甚至让他的敌人也惊讶万分:“保罗,你的学问太大,反叫你癫狂了。”(徒26:24)
 
        他也同样以自己整个的生命,实践了主耶稣的预言:“我也要指示他,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徒9:16)
 
        试看保罗所受的苦难:
 
        “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3-29)
 
        但这又何访呢?“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8-9)
 
        一个残害基督徒的凶手,成了主恩惠福音的使者;
 
        一个希伯来人中的希伯来人,成了外邦人的使徒;
 
        一个养尊处优的学问家,成了居无定所的流浪汉,
 
        一个前程似锦的精英,成了世人眼中的渣滓;
 
        一个学富五车的拉比,成了众人追捕的逃犯。
 
        究竟是什么使保罗宁愿放下他安逸的生活,似锦的前程,精英的地位,崇高的威望,而要如此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地为一个被钉死十架的木匠的儿子做见证?
 
        答案只有一个:他真的看见了那位被钉十字架、被埋葬、又从死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当一个人真实地遇见过主耶稣,他的生命不发生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保罗为传扬基督恩惠福音而奋不顾身的勇气,保罗视万事如粪土以得着基督为至宝的心志,保罗一生不停地奔跑并为真理而忠心打仗的精神,成为历世历代无数圣徒奔走天路历程的榜样和动力!
 
        有人问刚从非洲归来的人,非洲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回答说:遍布各地的宣教士的墓碑。平心而论,华人基督徒中有类似保罗这样奉献和委身心志的人,为数不多!
 
        保罗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将要跑完他人生的路程之时,在写给他亲爱的同工提摩太的信中,依然还可以看到他那刻骨铭心的大马色路上奇妙经历的强烈印记:“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1:15-16)
 
        “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 (林前15:10)
 
 
 
        罪人中的罪魁,成了圣徒中的圣徒!唯有那“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的主,才能完成这再造生命的奇迹和杰作!
 
        “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前1:17)
 
 
 

  TAG:大马色  路上  奇遇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与神建立关系3:与神建立关系的方法  上一篇:与基督同死同活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