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粮

作者:张远来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2-03-16 03:31:48

微信图片_20220313161406.jpg

      经文:约6:22-71,27,35,51

 
  27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证的。”
 
  3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51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
 
  53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63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68西门 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69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圣者。”
 
 微信图片_20220313161411.jpg
 
  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了数以万计的人,震惊了加利利一带的人民。这使他们想起了古老的摩西预言,以及当时盛行在犹太人中间的传说:将来上帝要兴起一位先知像摩西(申18:15):
 
  摩西用吗哪养活以色列人,那后来的先知则有天上的粮养活上帝的选民;
 
  摩西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奴役,后来的先知则将拯救他们脱离罗马的辖制。
 
  他们犹疑耶稣可能就是那位先知。因此,他们继续探究耶稣的身份,希望拥戴耶稣做王。一来可以解救犹太人脱离罗马的铁蹄,二来可以接受弥赛亚的天粮。
 
  耶稣则直指这些犹太人态度的错置,他们不当为肉体的粮食劳力,也不当将弥赛亚的救赎局限于今生,而当为那永存的食物劳力,即生命的粮!
 
  何谓生命的粮食?生命的粮食有何功效?如何得着生命的粮?
 
  让我们一起来看:
 
  一、
 
  何谓生命的粮?
 
  27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证的。
 
  3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63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肉体需要肉体的粮食,精神需要精神的食粮,而生命则需要生命的粮食。耶稣是以粮食为隐喻,让我们知道需要追求生命的粮。
 
  何谓生命的粮?综合圣经的教导,它至少包括了三个方面:
 
  1、真神-道成肉身的救赎
 
  【约6:3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当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这不仅是隐喻,更是属灵的真实。除了上帝,所有的存在都是依附性的存在,而上帝是自有永有,自存永存的那一位。依存者不能宣称“我就是什么”!因为,“我”不是独立自存的,你指向“我就是”的那个“是”也不是依附“我”的存在,或者属于“我”的存在。既然我们不是自存,而是依存,也没有什么是靠着我们而存有。我们就不能宣称自己是什么!
 
  而自存者才可以宣布“我就是”!因为,祂自存,自有,永存,永有。而且所有依存者皆因为祂而有。因此,上帝的名字就是“我是!我就是的那位”!I AM WHO I AM; I AM WHAT I AM! 表示祂是自有永有,自存永存,独一无二的那一位,也是生命的源头。
 
  当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祂是在宣称祂是那自存而永存,唯一的生命的粮食——给人生命,滋养人生命,拯救人生命,保守人生命的那一位。我们跟祂有联系,就有生命,正如耶稣所说:我就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枝子只有连于葡萄树才有生命。我们生命的旺盛度就取决于我们跟主关系的亲密度。
 
  耶稣是太初之道,只有祂才能将我们的生命从罪恶里拯救出来。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使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唯独基督!我们得救是靠着耶稣,我们是否生命丰盛,也取决于我们与神关系的亲密度。
 
  2、真道-滋养灵命的粮食
 
  【约6:33】因为上帝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什么是生命的粮?生命的粮是滋养灵命的灵粮。肉体的生长需要营养,灵命的成长也需要营养。生命的粮就是灵命的粮食。许多人信主多年灵命不能长进,为什么?属灵的胃口不好,又灵命的营养不良!就导致我们属灵生命的幼稚。成为属灵的老婴孩。有属灵的厌食症,有缺少系统的灵粮供应,生命就枯萎了。
 
  有的基督徒只喜欢属灵的零食,不喜悦真理的教训。追求新奇的体验,幻想有个诀窍一下子变得丰盛。总希望走信仰的捷径,找个宗教的体验去支配上帝。而不是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圣经,追求敬虔的生活,每天与主同行,预备受苦的心志。岂不知,鸡血式的催化剂,心灵鸡汤的虚假安慰,只会败坏人的心灵,而不是建立人的灵性。
 
  我们需要学习主的道,应用主的道,遵循主的道,经历主的道,好让我们属灵的胃口打开,吸收灵命的粮食,让我们的生命长进。
 
  简言之,就是我们需要学道-听道-行道和侍奉。没有学习就不能明白真理;没有将真理实践在生活中,信仰不过是海市蜃楼。当我们学习而实践,侍奉而传道的时候,我们的灵命就会成长。何谓生命的粮?那就是一套灵命操练的功课。
 
  3、真道-认识上帝的真理
 
  【约6:63】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何谓生命的粮?生命的粮就是圣经的真理。圣经启示了上帝的创造,人类的堕落,公义的审判,基督的救赎,耶稣的再来。告诉了我们宇宙的奥秘,救恩的真理,得救的智慧,伦理的原则,人类的希望,上帝的计划。所有关乎生命和敬虔的信息,无不在圣经的真理之中。圣经的真理就是我们生命的粮食。我们需要每天学习和应用,思想和实践,那就是在吃生命的粮。
 
  上帝的真道和上帝自己是合一的。耶稣基督就是上帝启示的最高峰,上帝以耶稣基督具体的形像,将抽象的真理活出来。当我们信靠耶稣,就是在实践真理的道。信神所差来的,就是做上帝的工。学习真道,信靠耶稣,属灵操练,就是我们生命的粮。
 
 微信图片_20220313161417.jpg
 
  二、
 
  为何需要生命的粮?
 
  27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证的。”
 
  我们为何需要生命的粮?生命的粮对我们有何意义?
 
  1、灵性的需要
 
  肉体需要粮食,生命需要生命的粮;
 
  肉体的粮:必坏的食物;生命的粮:永存的食物;
 
  肉体的粮:吃了还会死;生命的粮:吃了永不死。
 
  我们为何需要生命的粮?那就是我们灵性的需要。为何灵性会软弱?哪一天我们没有吸收生命的粮食,那一天我们属灵的生命就会软弱,肉体的生命就会强盛。血气是因为我们喂养了血气,属灵是因为你追求了灵命。若我们每天吸收世俗的潮流,我们就会变得世俗;若我们每天领受生命的粮食,灵命就会长大。
 
  如果我们长期不读经,经常不礼拜,圣徒不交通,生活不祷告,灵命就会枯竭。
 
  生命的粮食是我们灵性的需要。
 
  2、心灵的满足
 
  3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人人都在追求生命的满足,可是,如果我们方向错了,越追求,就会越空虚。中国的文人墨客多半都有种浪漫的虚空主义精神。而圣经的真理往往能让我们在绝境中放眼看到希望的天国,而许多文人墨客,既是在风景宜人的闲暇中,依旧带着淡淡的愁与悲。所谓: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很诧异,这明明是鸟语花香,古道西风,还有马骑,有夕阳秋景,有诗和远方,马先生的结论却是断肠人在天涯!
 
  而大卫即使经历了生死忧患的逃亡,依旧可以唱出: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
 
  读完红楼梦,给你的莫不是怅然若失: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述者痴,谁解其中味?
 
  而读完启示录,我们看到的却是:诚信真实!主必快来!不再有眼泪,悲哀!
 
  空虚与绝望,充实与信心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有没有生命的粮!若我们总是在他人的认可,功名利禄中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就必定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断肠人在天涯而没有归宿的!我们若是在基督里寻找,就必发现生命的乐趣和满足。
 
  3、生命的需要
 
  68西门 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69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圣者。
 
  我们为何需要生命的粮?没有生命的粮就没有永生。
 
  耶稣在约翰福音行过七个神迹,也宣布了七个“我是”:
 
  我是生命的粮
 
  我是世界的光
 
  我是羊的门
 
  我是好牧人
 
  我是复活,我是生命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我是真葡萄树(约6:35,8:12,10:9,10:11,11:25,14:6,15:1)
 
  这些“我是”的宣告让我们知道,借着祂我们才能因信得生,因信得救!借着祂我们才有丰盛的生命!
 
 微信图片_20220313161449.jpg
 
  三、
 
  如何得着生命的粮?
 
  3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40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没有生命的粮,就意味着没有永生,没有满足,灵性枯竭。
 
  如何得着生命的粮?
 
  1、信主
 
  29耶稣回答说:“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作上帝的工。
 
  当耶稣告诉寻找祂的人,要为永存的食物劳力,他们马上询问如何算是为神做工,好换取这生命的粮食。耶稣则纠正他们: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29节)。他们以为『永生的食物』(27节)是以『作神的工』来赢取的,但耶稣让我们知道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唯独信心!信祂的,就是接待他的,作神的儿女,上帝也未曾留下一样好处不给敬畏祂的孩子。
 
  如何领受生命的粮食?那就是要信主!
 
  何谓信主?信不是知道有一位神,信是跟主建立关系,承认我们的罪孽和完全的堕落,接受祂的救恩。
 
  信意味着相信和信任,哪怕我不理解,我也相信上帝的美善,哪怕我无法用理智去验证,也可以信任上帝的应许。主讲的我们都听而相信,遵行而照着做。
 
  2、近主
 
  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35节)
 
  【约6:35吕振中译本】耶稣对他们说∶“我、就是生命的饼;来找我的、必定不饿;信我的、必定永远不渴。
 
  如何得着生命的粮?那就是要去找主!何谓近主,那就是找耶稣。
 
  我们渴了会找水,饿了会找食物!心灵饥饿了,灵魂饥渴了,我们该找什么?那就是找耶稣。
 
  许多时候,我们希望在功名利禄中寻找满足,结果是越找越迷惘,越努力就越空虚。因为我们找错对象了。如何得着生命的粮?那就是天天近主,事事找主!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靠近耶稣,晚上休息最后一件事就跟耶稣亲近。遇到任何事了,先学会找主!
 
  3、尊主
 
  53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54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55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56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57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58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
 
  许多福音派的圣经学者都相信,耶稣这段教导隐藏着圣餐的真理。这里吃主的肉,喝主的血,都是比喻圣餐的真理,隐喻领受耶稣基督的生命。肉和血代表了生命。即领受基督的生命。
 
  你可能会诧异,属灵的生命怎么能和圣餐关联?原来,圣礼不仅是一个礼仪的演绎,圣礼的本身就是对上帝救恩的演绎和宣信。我们借着圣礼去宣告一件伟大的属灵真理,当我们借着圣礼,以此宣信我们的信心,背后就有从上帝来的能力。
 
  加尔文说:圣餐不仅是一个礼仪,对相信的人,圣餐的圣礼背后有着上帝的大能,对相信的人有着特别的祝福。
 
  如何领受生命的粮?我们需要尊重耶稣的教导,施行圣礼,接受圣礼。加尔文说:教会存在有三个标志:真理之传讲,圣礼之施行,惩戒之执行。
 
  上帝将传讲救恩,施行圣礼的权柄托付给了教会,我们若要领受生命的粮,不仅是我们个人的操练,还离不开接受圣礼,归宿基督的教会,接受牧养,参与侍奉,委身基督,如此,我们才有生命的粮。
 
  4、跟主
 
  68西门 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69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圣者。
 
  如何领受生命的粮?我们还要跟随基督。彼得在这里用了三个关键词:归从,信,知道。即意味着一个做主门徒之人的全部:认知,相信和跟从!
 
  跟随意味着归从和效法!属于主,效法主!
 
  【约6:68吕振中】西门彼得回答他说∶“主阿,我们要去归谁呢?你有永生之话语阿!
 
  如何领受生命的粮?这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生一世,每时每刻地跟从耶稣,效法基督!凡事寻求明白祂的旨意,效法祂的榜样。当我们在追求认识基督,学效基督,我们就是在领受生命的粮了!
 
  生命的粮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生活的真理与实践!让我们知道肉体需要粮食,生命更需要食粮!
 
  中国教会曾经流行一句话:北有袁相忱,南有林献膏。林献膏弟兄出身名门,留下很多房产,但却全部捐献给教会使用。他的房间似乎就是楼梯间。自己在只有一张床,一张粗糙的桌子。床就是凳子。但却在那里完成了数以百计优秀的福音专著,印发了数以千万册,却没有收取丝毫版税。在那个还没有普及互联网,也买不到属灵书籍的年代,他个人的福音资料几乎支持了所有中国教会。在他离开世界的时候,没有存折,没有账户,没有现金。
 
  在中国有许多无名的传道人,上帝却使用他们创造了宣教的奇迹。有位农村的传道人,以一己之力,带领他的团队,从零开始,逐村逐户,开荒布道,一生建立了四百多间教会。许多人称呼他为中国当代的保罗。他却谢绝了一切出名的机会,毕生为宣教献上了自己。当他在穷乡僻壤的山区传道遭遇不幸而离世的时候,身上只有十多块钱。那刚刚是他可以回家的路费。侍奉毕生,倾倒生命,没有银行账户,没有存款,没有现今,没有房产,却留下了用生命之粮喂养起来数以百计的教会。
 
  耶稣这篇看似生涩的有关生命之粮的宣教,就是劝我们不要单纯只为着属世的和肉身的享受(「吃饼得饱」)劳力。而要为不朽坏的食物劳力(参27节)。我们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不该是一切属地、短暂、必要废坏的事物,而该是那一位永远长存的基督,生命的粮食。
 
 
 

  TAG:真道 救赎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仅有的一点养生都献上了  上一篇: 与闲杂人绝交 打印文章   录入:王庆荣   责任编辑:王庆荣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