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那里找答案

作者:倪宏恩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0-11-27 08:27:31

微信图片_20200529145147.jpg 

     “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创13:14-18)。

  这是《圣经》中记载的耶和华神对亚伯拉罕第三次显现,(第一次在《创》12:1-3第二次在《创》12:7)这次显现显然比头两次更加进深,细腻。这次显现给亚伯拉罕在属灵方面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其一,给他安慰,虽然亚伯拉罕主动提出让罗得离开,但在“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他不能不受影响,毕竟亚伯拉罕还是人啊。A、伤感,面对罗得的无情无义,亚伯拉罕不能不伤心。毕竟自己挖心掏肝地对待罗得,结果罗得竟然如此见利忘义,换成谁能受得了呢!另外,面对叔叔的谦让,结果罗得却毫无推脱的选择,这真是太伤人了。B、孤感,多年来,叔侄二人一直形影相随,不离不弃,多年感情至深。如今,因着彼此牧人的相争,闹得半红脸。虽然说是好说好离,但是何时再能相见已经无法估计。对于重情重义的亚伯拉罕来说孤独感顿生。C、苦感,这次平息相争是建立在亚伯拉罕的损失上。从人的角度看太吃亏,太窝囊,手下的牧人难免会不理解。面对牢骚满腹的牧人,亚伯拉罕还得不断安慰他们。“心中的苦楚,自己知道。心里的喜乐,外人无干”(箴14:10)。这次耶和华神向亚伯拉罕显现是在“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可见耶和华神深知亚伯拉罕的软弱,晓得他的苦情。在这紧要关头的显现必定给亚伯拉罕带来极大的安慰。

  其二,给他提升,“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这是让亚伯拉罕放眼周围,不要目光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就会心胸狭窄,目光广阔的人就会心胸宽广。提升属灵的视野对每一位基督徒都非常重要。A、提升属灵视野才能解决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源于目光短浅。有的人如同井底之蛙,鼠目寸光。只看到近处,却看不到远处,只看到暂时,却看不到未来。这样的人常常是问题的缔造者。B、提升属灵视野才能激发使命,目光广阔的人不但不会囚禁在大是大非之中,也不会患得患失,反倒会奋勇直前,无所畏惧。C、提升属灵视野才能鸟瞰全局,有属灵视野的人才会有大局观,就如前面亚伯拉罕面对牧人之间冲突时所说的:“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创13:9)。一句“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说的多么令人释怀,多么令人感动。面对已经有了属灵视野的亚伯拉罕,耶和华神让他更高地提升视野。今天每一位基督徒也要不断提升视野,直到能够以神的视角看每一个问题。

  其三,给他鼓励,“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耶和华神的这句话给了亚伯拉罕何等大的鼓励。A、是神赐不是人给,在《创世记》13章14-17节的经文中,耶和华神一直强调“我都要”、“我也要”,“我必”。这是让亚伯拉罕知道,神所赐的福气,任何人都不会夺去。任何的损失神都会加倍补还。B、是全部不是部分,如果我们对观《创世记》12章和《创世记》13章的两次应许不难发现,这里更加强调神把应许之地不但赐给亚伯拉罕,也赐给亚伯拉罕的后裔。而且是“都要”赐给他们。C、是永远不是短暂,“直到永远”,虽然不是指永远永远,乃是指很长时间。这暗示罗得所争夺到的只是短暂的。

  其四,给他展望,“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这是一种修辞上的夸张用法,是应许亚伯拉罕后裔必多得不可胜数。

  其五,给他指引,“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这里和前面的观看相互呼应。从这里让我们看到神从宣布应许到成全应许包括三大步骤:A、看见应许之地,“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创13:14节)。B、走遍应许之地,“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创13:17节)。在古代“走遍”象征着占领,第一个走到那块土地的人,就意味着持拥有权。C、获得应许之地,“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从旷野,和这利巴嫩,直到伯拉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都要作你们的境界”(书1:1-4)。在本段经文中,耶和华神让亚伯拉罕走遍应许之地,这是叫他在信心上提升。真正的信心必须有行为的印证。“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雅2:22节)。面对耶和华神的这个命令,亚伯拉罕可能会有三种反应:A、不信,如果亚伯拉罕对耶和华神的应许持有怀疑态度,他就会一动不动。B、小信,如果亚伯拉罕对耶和华神的应许内心半信半疑,他就会走一部分。C、信服,如果亚伯拉罕对耶和华神的应许内心笃信不疑,他就会完全走遍。

  “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句经文给我们看到亚伯拉罕的与众不同:

  其一,这是分别的道路,这里“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与前面“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形成鲜明的反差。侄儿罗得挪移帐棚到所多玛是为了追求属世的享受,亚伯拉罕搬了帐棚到希伯仑是为了追求属灵的长进。信心之父所走的路自然与众不同。使徒保罗曾警告我们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林后6:14-18)。

  其二,这是信心的回应,亚伯拉罕听到耶和华神的吩咐之后,就立刻行动,可见他的信是确实的,是活泼的。

  其三,这是属灵的提升,这次亚伯拉罕听到耶和华神的应许之后,就搬到了希伯仑让我们看到了亚伯拉罕属灵的提升。A、谦让的升级,在耶和华神显现之前亚伯拉罕能够谦让罗得,在耶和华神显现之后亚伯拉罕更能谦让罗得。原来是原地没动,现在是搬了帐棚。B、属灵的成熟,在耶和华神显现之前亚伯拉罕在伯特利敬拜神,在耶和华神显现之后亚伯拉罕在希伯仑敬拜神。“伯特利”原文的意思为“神的殿”,“希伯仑”原文的意思为“联盟”或“结盟”,这词的意思有时会延伸为“联结在一起”、“相交”、“契合”。伯特利是注重与神相交,希伯仑是注重与神相交,也注重与人相交。C、团队的扩展,亚伯拉罕居住在“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创14:13)。这为他之后带领318名壮丁得胜四王打好基础。

微信图片_20200914130050.jpg

  TAG: 那里  答案

【作者简介】 倪宏恩,雅博网作者:男,汉族,1974年生于辽宁海城,1996年蒙恩,同年奉献传道。2007年授受牧师圣职。自从服事至今,渴慕圣道,喜爱文学解经,并开创《整全式研经法》。自2004年起,开始从事编著,和培训门徒事工。主要编著有《实用祈祷学》、《实用研经法》、《实用解经集》等40余部作品。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金香坛的侍奉!  上一篇:祷告若不对准主的目的,就只是地上所求 打印文章   录入:吴建梅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