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道与行道

作者:倪雅各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0-11-19 06:33:58

 微信图片_20201101145726.png

  雅1:19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雅1:20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

  雅1:21 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

  雅1:22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

  雅1:23 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

  雅1:24 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雅1:25 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雅1:26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

  雅1:27 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听道与实践》

  雅各书的信息,浅显易明,十分实用。

  一、虚心听道   19/21

  神是透过他的道来拯救和栽培我们,我们应该除去一切的罪恶和私心杂念,安静在他的宝座面前,聆听他的话语。

  1、听道应当谦虚的听,19上。

  ‘我亲爱的……所知道的’?既然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听呢?既然已是信了主,又是雅各所亲爱的弟兄,为什么还要听呢?雅各既明知受书人已经知道却还是要提醒他们。这样做已经含有一种暗示告诉我们听道要存谦虚的心,不要自满自足。不但末得救的人要听。已经得救成为雅各所亲爱的人也要听,不但不知道的要听,已经知道的也要听,所以,听道是不分资格的,不论是末信的,初信的,是‘平信徒’长老、传道人,都要虔诚地听,没有一个人的资格老到可以,不必听道。道不想听,是灵性有病、彼得在书信中也常常提醒信徒,彼后1:12,可惜现在的信徒常有这种错误,以为听过的就不必再听,厌烦类似的道理,却不问自己,所听的道理是否已经‘消化’了。他们只会怪责传道人没有新鲜的信息讲给他们听,却不认真省察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所听的道,将它应用在生活中了。就好象一个没有心读书的懒学生,却怪老师为什么一直不教他更高深的课程,一般这种态度是不合圣经的。其实,不但知道了的人要再听,讲道的人(如果他有圣灵的感动,虽然讲过了也还要再讲,因为人的遭遇和环境不断变迁,有些道第一次听不觉得需要,第二次听的时候却觉得非常适合,对这群的人不需要,对别一群人却非常适合。主在世时也常是这样,在不同的埸合,重复他已经讲过的信息,太7:17/18,12;33,太6:24,路16:13,总而言之,能虚心听道必然受益,如果存心傲慢自是,就算亲自听见基督的讲道,还是得不到什么。

  2、听道要为自己来听,19中。

  ‘但你们各人要……’,听道是各人的事,必须各听各的,不是为别人听,是为自己听。不要以为所听的道正合某人的需要,而忽略了自己也有这样的需要,有许多属灵的事,既不能替别人作,也不能请别人替你作,必须自己来的,听道也是这样,就象吃饭喝水,一定要自己吃,不能由别人替的。

  3、要存饥渴慕义的心,19中下。

  ‘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说话可以快点说,听话怎能快点听呢?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意思就是要存一种饥渴慕义的心来听,不要存心批评反驳,就算所听的道不合我们口味,也不要急于反驳,消灭圣灵的感动。许多信徒的听道象法利赛人的的法——身子在听道,心里却在议论,可2;6,路5:22,这样听道,必定得不着什么。人们常喜欢多说而不喜欢多听,但我们若以喜欢说的态度来听,就必能得到更多的益处。

  4、要心平气和的来听,19下/20。

  有解经者认为,这两节圣经并没有指明是论听道的事而说,乃是指信徒在一般事上彼此辩论而论。但下文21节‘所以要……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可见这两节是论及听道的话,但无论是听道或普通的争论,信徒实在都该有这种快听、慢说、慢动怒的态度。无论什么时候,神藉着他的仆人所说的,说中了我们心中的毛病时,我们绝不可因此迁怒于人,而应当谦卑地接受神的光照,才能叫我们的心灵在神的光明中。‘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本节是这一小段中比较难解的经文,因为它的意思不太明显。可能有三方面的解释:

  A、神并不需要那些凭肉体的热诚的人来为他发‘义怒’,替他争辩,使人承认神的义,这种方法不能成就神的工作,叫神得着什么荣耀;换句话说,听道的人,如果自认为所听的道,末能说明神的公义或不合神的公义,就应该慢慢的发怒,不要凭血气争辩什么,应该先细细思想了解所听的才说也不迟。

  B、如果在听道的时候,因为所听的道,正好针对自己的弱点或过失,也绝不可因此发怒,因为神绝不会因我们发怒就算我们为义,不计较我们的过失,同时,我们的怒气,也绝不能生出神所要求的义来。

  C、人的怒气基本上是人情绪不正常的表现,所以一个发怒的人,对于事物的判断常可能错误,在怒气下所作的事,也总是过于偏激,所以,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事可以在神面前被称为义的。

  5、存温柔清洁心领受,21。

  污秽与邪恶是听道的拦阻,基督曾用撒种的比喻,讲论四种听道者的心田。‘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这种心都是不能结出果子的,而温柔和心却能结出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的子粒来,不论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是同一原理,所以,每一个蒙恩的信徒,都必须存着温柔的心来听神的话。许多人听道不能得益,是因为心中的污秽和邪恶还没有除去,彼得教训信徒,要除去一切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然后爱慕纯净的灵奶,彼前2:1/2。爱惜罪恶,不肯丢弃罪恶,是使人不肯接受真道,甚至反抗真道根本原因。‘那栽种的道’,?雅各显然把神的道看作种子,传讲神的道就象栽种子在心田里。我们应该领受所已经栽种在我们心里的道。‘栽种’是过去式,但在这里栽种了,却并不是已经领受了;正象主在撒种的比喻里所讲的那样,只有结出子粒的心田才是领受了的,可4:30。?怎样才算是领受了的?,我们应该让已经听了的道在我们心里运行作工,发出效果在我们身上,改变我们的思想与生活,这才算是领受所栽种的道。如果听了道之后,并没有让神的道影响你的生活为人,反倒允许世俗的风尚、罪恶的潮流渐渐窒息了种在心里的道种,使它变成一种死的知识,并不能影响到你的灵命,那就是还没有领受栽种的道了。‘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这句话在这里是很重要一句。它告诉我们,所应该领受的道是什么道。上文所说的许多良好的听道态度,并不是用来听那些有害灵性的道理,而是要用在领受那些能救灵魂的道。换句话说,信徒也应许谨慎认自己所听的道理是否纯正?可见错谬的道理我们是绝不能用毫无保留的态度来领受它的。

微信图片_20201116155106.jpg

  二、留心行道  22/25

  听道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实行。一个人在真理这面镜子面前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面目,这时他就应该用神的道来改变自己、塑造自己,不应逃避,否则就是自欺。惟有神的道才能叫人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实行神道的人必能真正得福。以上所说的叫我们知道,一个信徒必须要听道。但从以下叫我们知道,我们所听的道不是只放在头脑里的知识,我们要将所听的道实行出来,使我们如一盏灯台,照亮旁边的人。

  1、听道而行道的情形,22/24。

  A、听道不行不能受益,22上。    ?雅各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叫我们来听道的目的是什么?就算有渴慕的心来听道,却不行道也是无益的。听道的目的不是为欣赏道理,更不是为着满足一种‘听道欲’,而是为着要遵行神的话。雅各告诉我们,单单善于听道,并没有可夸的,必须行道才有长进。

  B、听道不行必是自欺,22下。     一个听道而不行道的人,必定是自欺的,可见‘自欺’是听道而不行道的原因和结果。许多听而不行的人,常在那里为自己的不能行道作了许多的解释,原谅自己却不原谅别人。这种表现,正是落在自欺光景中的明证。也有许多人光听道而不实行道,在灵性方面,更是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却不知自己所有的只不过是知识而已!这种人最大的危险就是常把知识当作生命。

  C、听道不行不识自己,23/24。    ?在此雅各怎能么说不行道的人是不认识自己呢?在此雅各把神的道比喻成一面镜子,而人的听道就好象到镜子前观看自己本来的面目一般。我们知道,人的相貌如何,镜子就忠实地反照出来,因此,人不能怪镜子不好,只能怪自己的不好,圣经的真道却是要使人看见自己,人若因为听道,被神的话照到自己心中的黑暗,就发怒而厌恶所听的道,不肯照着去实行,而除去自己的恶行,就如人照镜子,看见自己的丑相后,竟怪镜子不好,不肯除去自己脸上的污点那样无知。这样的人常常忘记自己的本相,并不肯除去丑恶,必然不能认识自己。

  2、听道而有行道的方法,25。

  本节告诉我们,听道和读经有密切的关系,凡是有心实行所听道理的人,必然去详细查读圣经,使他所听的道能实行出来;另一方面,读经也是听道之一种,不过不是听人讲,乃是听神自己讲。

  A、详细研读圣经,25上。    这句话,无疑的是指圣经说的,圣经就是一本使人自由而全备的律法,虽然这句话所指的律法是旧约圣经,但整个旧约的中心,却无非是把要来的基督和他的救赎介绍给人。详细察看旧约,我们就必明白它的精义,是要人因认识基督而得自由,就象保罗所讲的‘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罗10:4。雅各把那引人到基督跟前的律法和叫人从罪里得自由的基督连在一起,而称这本记录神救赎计划的圣经为‘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所有的律法都叫人受束缚和限制,惟有圣经是一本叫人从各种罪恶的捆绑中得着自由的律法,它是藉着圣灵写在信徒心版上,又靠着圣灵的教导而实行的律法。?怎样叫作细察呢?这包括熟读、精读,默想、分析、综合各种见解,参详比较,寻求正意等。

  B、并且经常如此,25中。   这告诉我们,读经必须是天天读的,不但要详细察看,也要‘常常’详细察看,才能得神的启示和教导,犹如人照镜子,必须天天照才能保持容貌的整洁一般。

  C、更是念念不忘,25中下。    ?一个人经常有听道,但问他时,却讲不出,这是什么问题?是听了就忘。一个人听道,必先入心不忘,才能实行出来。听道而不行,是由于无心向道,随听随忘,但若慕道的心与听道、行道,都是互为因果的。渴慕真道的心越切,对于所听的道受感越深,而行道也越有能力;另一方面,若我们实行所听的真理,就必能明白了真道的可贵,更领悟行道之福气,也更加能爱慕真道,更容易在听道时入心不忘了。

  3、听道而有行道的福份,25下。

  行道是包括多方面的,这样,所得的福气也必包括许多方面,这是根据他所行道而定的。

  A、是主的兄弟姐妹,可3:35。   这也表示,不能藉血缘关系取得作耶稣新的大家庭成员的权利,只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才有共享神国的天伦之乐,与主同受圣灵为印记得做神的儿女。

  B、比主母亲更有福,路11:28。  当时主曾说道,一个人不能在主道上坚守的人,就象身上的一个鬼给赶走了,反变成群鬼的住所。这里讲的是一个人的真福气是听了道又能守住。虽然人看见一个母亲有个儿子会赶鬼觉得快乐,但这快乐只是一会儿既逝,并不是真福。

  C、在天国里称为大,太5:19。   这句话的意思遵行之人必多得赏赐,将来可进神的国度,太7:21。这些应许是所有信徒行道最有力的勉励和安慰,因为他们除了可以‘在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之外,又可以得着主亲口所应许的各样宝贵的福气。

  三、要真虔诚26/27

  在圣经的标准面前,虔诚并不是你说的多么动听,而是能够实行神的道。这里提出两个标准:关心别人的需要以及对神完全委身而有的与世俗隔绝。上文讲到所听的道应当实行出来,在这里更具体的就明,只有真正的虔诚,又用爱心待人的人,才算得是真正行道的人。

  ‘虔诚’是形容人对神的一种严谨态度。许多属世的宗教都很注重虔诚,但是‘人为的’虔诚难免都是虚假的。在此圣经指示我们,虔诚不是一种自欺的假装,自以为虔诚,而是必须表现于对人的关系方面,才能证实这样的虔诚是真的。就象犹太教的法利赛人,虽然外貌虔诚,暗中却侵吞寡妇的家产,太23:14。可见,这种虔诚是假的,照样,我们都说自己虔诚,却在财物上亏欠别人,占人的便宜,或背后毁谤弟兄,这种纵使我们在宗教方面如何虔诚,还是虚的,这里讲到虔诚待人方面有三:

  1、在舌头上——应谨慎,26。对自己

  虔诚的头一样记号是勒得住自己的舌头,不虔诚的记号却是多言多语。圣经里面有许多敬畏神的人也都是谨慎言语的人。我们看大卫说,诗39:1,但所罗门也说箴10:19。但本书除了二章外,在每章也都提到言语的教训,1:26;3:1/12;4:11/12,5:12。由此可见,信徒的谨慎言语,是虔诚生活的最实际表现。‘勒住’已含有第三章所讲的‘嚼环的比喻’的意思,我们的舌头就象一匹难驯的野马,必须给它适当的约束,否则就会闯祸,而约束自己舌头的能力怎样,也就是我们虔诚到什么程度的记号。‘虚的’二字,在有些译本为‘没有价值的’。

  2、在态度上——有爱心,27上。对别人

  真虔诚是常觉得自己活在神的面前,对神对人存着清洁无愧的良心,这样的人绝不会欺负比自己软弱的人,倒会体会父神怜悯的心肠,用爱心照顾孤儿寡妇,诗68:5。按人败坏的本性来说,总是喜欢欺负比自己软弱的人,奉承比自己高贵的人,喜欢在物质方面占别人的便宜,不想为别人舍弃,所以,考验人的虔诚,也就在这两方面:A、面对比自己软弱的人,会趁机会欺负他们吗?还是帮助他们?B、看见穷乏的人,愿意为他们舍弃财物吗?因为好待这些人通常是得不到他们报赏的,但这些事正是虔诚的真正考验。

  3、在生活上——应清洁,27下。对生活

  ‘世俗’原文既世界,这世界的意义是包括了一切属世的邪恶风俗,情欲、潮流和与神对立的学说或宗教等。虔诚固然要表现于待人关系上,但若以为对人有爱心就可以忽略个人生活,也不是真正的虔诚。真正虔诚的生活,是除了对神常存敬畏的心,对人有爱心之外,还要有个人的严谨生活‘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不沾染世俗是什么意思?它不是稍加留意,或在可能范围内才加以拒绝,而是极力远避,务求不受丝毫感染的意思。

微信图片_20201101145518.jpg

 

  TAG:听道 行道 虔诚

【作者简介】 倪雅各牧师:雅博网作者。1971年出生,浙江乐清人。1986年蒙恩信主,1988年受洗,1992年奉献做传道人!2007-2009年奉献做传道!2007-2009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2009年按立教师, 2012按立牧师,2013-2015年就读武汉大学心理学博士,2015年新加坡金链灵修神学院深造! 恩赐:宣教、布道、培灵、培训、心理铺导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翻转生命的时刻  上一篇:没有活水怎么办? 打印文章   录入:黎弟兄   责任编辑:黎弟兄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