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最微小的

作者:蔡茂堂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8-10-23 07:42:36

 

2015060731813741.jpg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证道的主题是「关心至微小的」,这当中有两个部分,一是要如何「关怀」?一是「至微小的」是谁?这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今天的经文是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是耶稣讲的最后一个比喻中的一句:「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这个比喻的背景,是犹太牧羊人白天将绵羊和山羊放在一起牧养,到了晚上却将这两种羊分开,因为山羊的羊毛较短,牠们较怕冷,所以养在较温暖的羊棚裡,绵羊的羊毛则较长,牠们比较怕热,就养在较通风凉爽的羊栏中。耶稣的比喻是指,祂到了末世审判时,同样要将所有的羊分开,绵羊在一边,山羊在另一边,那些做「这些事」的人就是绵羊,而「这些事」是服侍的事,所服侍的对象就是至微小的,是贫穷、寄居、病痛、作监的人,而耶稣也提到,这些至微小的就是「我的弟兄」。贫穷者是没有地方住的贫苦人,你要给他吃喝穿住;寄居者是流落异乡的出外人,你要接待他;病痛者是在患病苦痛中的人,你要看顾他;作监者是犯错坐 l a o的受刑人,你要探望他。这是耶稣提到的四种人,是在社会上属于被人轻看忽略的边缘人,而耶稣要我们照这些人的需要去服侍他们。
 
        、引言:韩国五岁盲女刘艺恩的故事 
 
        提到至微小的,就让我想到韩国的一位五岁女盲童,叫作刘艺恩。这首歌就是她最爱弹唱的「你是为了接受爱而生」:
 
「你是为了接受主爱被拣选的人
在你的生命中接受那丰盛的慈爱
创世之前开始的神那丰盛的慈爱
藉着我们的相遇结出了果子
在这世界上因着你宝贵的存在
真是带给我们极大无比的喜乐
你是为了接受主爱被拣选的人
现在仍然接受那丰盛的慈爱
 
我感谢你因我从来不曾知道
在你的眼裡我是何等的宝贵
从太初直到如今创造宇宙万物的主
是何等圣洁爱我的灵魂
也感谢你你让我感受到这伟大的爱
主已安排你在我生命裡
因主耶稣基督的爱更多来服侍你
我也愿向世界传扬神的爱
 
你是为了接受主爱
来到这世上传扬这份爱
在主奇妙计画裡把你栽种在这裡
期待你结出美丽的果子
你是为了接受主爱被拣选的人
现在仍然接受那丰盛的慈爱」
 
        收养她的这对夫妇,先生也是残障人士。她生下来就被父母所遗弃,只因她是瞎眼的女婴。我想「关心至微小的」,在这韩国五岁女盲童身上就看得很清楚,这首歌最感动我的部分就是「你是为了被爱而生」,女童想必有此感受:「为何我生出来就看不见?」因为上帝要你在世上经验到人的爱。但她如何能有机会经验到这样的爱?就要有人愿意关心这至微小的。
 
        、谁是耶稣的弟兄(Brothers of Jesus
 
        1. 耶稣同母异父弟弟(字句主义Literalism
 
        耶稣说「这些至微小的是我的弟兄」,谁是耶稣的弟兄?第一种解释就是与耶稣同母异父的弟弟们,「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西门、犹大吗?」(太13:55)这叫作「字句主义」,考古学家声称找到了雅各的骨灰瓮,确认耶稣有四个弟兄。照这个解释,就是指要照顾这四个弟弟才是做在耶稣身上。
 
        2. 以色列国的犹太人(锡安主义Zionism
 
        第二种解释的范围比较广,认为耶稣的弟兄不只这四个,而是所有和耶稣同种的人,也就是以色列国的犹太人,现在有些教会仍相信是如此,这些人叫作「锡安主义」者,他们奉献很多金钱给以色列,认为如此做才会成为绵羊,因为有遵行耶稣所说的做在祂弟兄身上。「摩西曾说:主―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凡他向你们所说的,你们都要听从。」(徒3:22)这是第二种解释。
 
        3. 耶稣的十一位使徒(传统主义Traditionalism
 
        有人认为耶稣的弟兄就是祂的十一个学生,这叫作「传统主义」者。耶稣在复活以后对那两个妇女说:「不要害怕!妳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见我」(太28:10),所以耶稣的弟兄是那十一个使徒。
 
        4. 遵行上帝旨意的人(行为主义Behaviorism
 
        有人说应该是所有听从耶稣的话、遵行上帝旨意的人,都是祂的弟兄,这叫作「行为主义」者。耶稣说:「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太12:50)。
 
        5. 信靠耶稣得以成圣(福音主义Evangelicalism
 
        再来是福音派的解释,认为信耶稣得救的人就是耶稣的弟兄,这是「福音主义」者,「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所以,祂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来2:11),耶稣称那些相信祂的人作弟兄。
 
        6. 饿渴客寒病及坐监(人道主义Humanism
 
        最后一个解释最广,也是人们最难做到的。不仅相信耶稣,还要能帮助那些在困难中的人,因那些所有在困难中的人都是耶稣的弟兄,即飢饿缺乏、出外浪人、贫病交错、犯罪坐 l a o中的人。这是「人道主义」者的解释,因为圣经这样说:「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所有在困苦中的人,耶稣都说他们是自己的弟兄。你有去帮助他们吗?你有让他们在你的关心中体验到上帝的爱吗?
 
        、这些事是哪些事(Loving Services)(路4:18
 
        1. 供应生存基本需求 
 
        这些事是哪些事?就是服侍的事。第一,对于贫穷而吃穿不足的人,我们有否帮助他们?在旧约中,上帝说:「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鬆开手」(申15:11),在新约的雅各书:「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这样是真正敬虔的人。
 
        2. 善待他乡异族客旅 
 
        第二就是出外人,对我们台湾人而言也许就是外籍劳工。不知道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得到外劳的服务?我们有否相对的欢迎、关照和尊重他们,或是反而欺压、轻视、忽略他们?在旧约,上帝对以色列人说:「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己,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19:34),在新约:「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13:2)。
 
        3. 照顾受伤疾病痛苦 
 
        第三就是病痛中的人,我们是否愿意照顾他们?马偕博士是最好的榜样。在旧约的以西结书说:「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结34:16),耶稣基督来到世上做了最多的工作也是医治病人,「祂治好了许多人,所以凡有灾病的,都挤进来要摸祂」(可3:10)。德蕾莎修女也是这样,因为有很多疾病是连医生也束手无策的,但我们是否愿意去看顾他们,尝试去安慰以减轻他们在患病中的痛苦?
 
        4. 接纳鼓励挽回犯错
 
        最后一种是犯错被逮、应受处罚的人,你是拒绝且藐视他们,还是接纳他们?旧约说:「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结33:11)上帝希望那些做错事的人可以悔改。如何让他们回头?就是接纳、关心、鼓励他们。耶稣对那犯姦淫的女人所做的就是如此,祂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1)这些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我们的属灵功课(Spiritual Lessons
 
        1. 灵魂与身体的全人关怀 
 
        在这个短短的故事裡,我们学到什麽功课?第一,这些飢饿乾渴只是身体上的需要,还是更多?耶稣有一次让五千多人吃饱时,圣经这样说:「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天已经晚了,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裡去,自己买什麽吃。耶稣回答说:你们给他们吃吧…」(可6:34-37),耶稣供应了两种需要:一种是开口教训他们,供应他们灵魂的缺乏,一种是食物,是供应他们身体上的需要。人在灵魂与身体上都有需要,我们在关心人的时候,是否对于这两种层面都留意到了?福音派的教会强调属灵上的需要,自由派的教会强调身体上的需要,我认为耶稣要我们注意到这两方面,因为这两种都同样重要。
 
        2. 信心与行为的平衡发展 
 
        雅各书说:「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麽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麽益处呢?」(雅2:14-16)要是我们对上帝的救恩有信心,就会对有缺欠的人产生爱心的行为,不是只有信而已。
 
        3. 认同与帮助的同时併行 
 
        耶稣曾说过一句话:「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祂本来是最富足的上帝,却来世上成为最贫穷的人,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8:9)。祂认同我们的贫穷,体会我们做人的艰难,为了要让我们脱离贫穷、变成富足,所以我们帮助那些至微小的人,应做到两件事情,一是认同体会对方的痛苦,一是用你所体会的去帮助他脱离困难。现在有许多教会所推动的俭朴生活,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行为,将省下的钱拿给真正有需要的人,这样我们可以体会缺少的不方便,同时也让有欠缺的人得着需要,这就是认同与帮助。
 
        4. 税吏长撒该的生命转变 
 
        最后我们来看撒该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末了是撒该主动对耶稣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路19:8-9)请注意最后一句,救恩临到并非因为撒该做了好事,而是因为有亚伯拉罕那样的信心。撒该是因为信耶稣而得到救恩,并因为得到救恩而被神改变,他将财产送给贫穷人。我们应理解清楚这个逻辑关係:我们要用信心去领受耶稣基督,像亚伯拉罕一样,这样我们就得到救恩,而真正得到救恩的人,就会对周遭缺乏者有爱心、并做出关怀的行为,这两者―救恩信心、爱心行为―是相连的。所以在最后的审判时,耶稣是看我们有否因为信祂而产生爱的行为,如果有,代表我们对耶稣的信心是真的,因为真的信心一定会带出像撒该的改变及他所做的行为:昨夜撒该对耶稣有信心,今晨他对穷人有爱心,这就是救恩带来的生命转变。
 
        、结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有一棵树,我称作「救恩的树」,这棵树的根应该是「信心的根」,因为信而得救,但这棵树不是只有根而已,生根之后会发芽、长大、结果,所结的果子就叫作「爱心的果」,能爱邻舍如同自己,证明这棵树有札根在耶稣基督上,所以一棵「救恩的树」必有两个反应:因「信心的根」得救,且会结出「爱心的果」。信心的手会紧抓信靠施恩的神,感恩的手会打开帮助有欠缺的人;我们用一隻信心的手抓住上帝的救恩,另一隻手去帮助周围有需要的人。我们关心至微小的人,需要这两隻手,这就是保罗在加拉太书第五章6节说的:「原来在基督耶稣裡,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弟兄姊妹,我们可以自问有否这样的爱心。我们对上帝的信心真切且足够,就会对周围的人有爱心,并产生信心的功效,就是让那些有欠缺的人能得到你爱心的服侍。求神让我们将来成为绵羊,可以进入神永生的国度。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感谢主耶稣,我们今天十一间教会聚集在此一起来敬拜祢,让我们一起来思想,耶稣基督祢在离开世上前的最后一个比喻。祢对祢的学生说,在最后审判时,祢会将绵羊和山羊分开,不知道我们有哪些是绵羊、有哪些是山羊,然而上帝祢现在还不分别,祢让我们大家在一起,盼望在最后那日以前,我们当中所有的山羊最后都能被上帝的爱感动而变成绵羊,让我们的信心不是只放在心裡,让我们的信心不是只有顾自己,而是信心能够成为日常生活中爱心的果子。帮助我们深深定根在耶稣基督上,帮助我们结出爱心的果子,让我们关心至微小的弟兄。在祢面前同心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TAG:关心  微小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三个遇见耶稣的财主  上一篇:瓦器里的宝贝 .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