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气产生正能量

作者:庄汉夫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8-07-04 06:10:25

怒气产生正能量.jpg

   经文:雅1:19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雅1:20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上帝的义。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有发怒的时候——尤其是具有道德勇气立场坚定者也更不例外。如果怒气就是心中所发出之气愤,那么无可质疑的基督徒也会发怒。但我们基督徒却该与一般人有所不同,尤其在基督化的家庭中更加要懂得学会有建设性的怒气。弗4:26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7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怒气在所难免该懂得有所控制。
 
  由于社会生活形态之变化,经济生活之需要,环境的压力。一般的家庭丈夫终日忙碌于事业,妻子则忙于家庭或子女,孩子们则忙碌于功课,因此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极少有时间可以沟通,如果有的话,则是在争吵,发怒的时候;到底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争吵,为什么会发怒呢?什么样的怒气才能得到两人之间更深的了解?什么是建设性的怒气呢?
 
  一、有真值得发怒原因
 
  发怒很容易坏事。古代兵书中就有激将法,设法让对方发怒。暴跳如雷的怒者,很容易丧失理智而干出蠢事。《三国演义》上的张飞、关羽、周瑜几乎都是死在一个“怒”字上。当然,现实生活中因怒而坏事的例子,也并非少见。
 
  建设性的怒气绝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缺乏理性之根据,而应该是具有真正值得发怒的原因。
 
  雅1:19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拿4:7次日黎明,上帝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拿4:8日头出来的时候,上帝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拿4:9上帝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拿4:10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拿4:11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路9:51-56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有古卷没有像以利亚所做的这几个字.)吗?”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性命:或作灵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有古卷只有五十五节首句,五十六节末句.))。约翰求主降火焚烧该城,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报复的发怒方式是合理的吗?想想我们多少的时候都有这种态度、这种发怒。我们要在主的光中看一看自己的真面目!
 
  一个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常会以自己为万物之尺度,别人开车越过他的车子,他便嫌别人车开得太快。骂道:“赶死啊”自己开车越过别人的车子,便说别人开得太慢,说他:“不会开车,就不要开!”自己永远是对的,常常会自觉得合乎理,其实此乃是歪理。家人、朋友之间的争吵,不少是属于此类型,而大言不惭的理直气壮高亢激昂的怒责别人,此种发怒合乎理吗?
 
  一个人的期望不一致也是导致发怒的另外一个因素,夫妻、儿女、医...之间常会有所期望、满足感、重视性。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主观想法即怒责他人,这不是真正值得发怒之原因,因此要承认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受,尊重别人是胜过怒气之有效方法。
 
  当一个人身心疲惫、情绪不快时比较容易发怒,若能学会忍耐怒气则必然消失无影无踪。
 
  发怒时要问自己、问上帝“我这样发怒是合乎理吗?有必要的吗?”如此必然产生建设性之果效。建设性的发怒该问自己:“我必须发怒吗?”发怒会给大家带来好吃吗?
 
  二、有良善的发怒动机
 
  发怒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伤害对方,尤其是夫妻、亲子、师生之间,发怒不是为打倒对方,而是真正的爱对方,希望对方可以更好、更美、更成熟;因此建设性的发怒是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发怒?”
 
  发怒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恨,发怒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关怀——希望对方能更成长、更成熟、更完美,因此在发怒之前要思考:1、是为了报复而发怒吗?2、能具体、正确的了解发怒的动机。3、能在发怒中,找出一条解决之途径。4、对方真的错了吗?5、是有价值的怒气吗?6、是善意的发怒动机吗?是为使对方、是使团体更好而发怒吗?
 
  正确的目的会使自己产生正确的表达法,正确的目的会使人更冷静去思考。因而可能该受责备的不是对方,反而是自己。
 
  有一次老师在布置课外作文作业时,有一位班上的学生写作的题目是《荣耀的绿帽子》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我爸爸最喜欢戴“绿帽子”,常常以戴绿帽子为荣,他说他戴绿帽子已经好多年了,每天只要盖盖章,就有钱可领;我姐姐最喜欢戴“高帽子”,我常常拿高帽子给她戴,她就显得神气活现。
 
  语文老师发怒的在评语处批:“纵然是事实,也不要这么刻薄的词语批评长辈,何况你的年纪还这么小。”
 
  老师想他家里一定是出了问题,于是找他来谈谈,不料他说:“我爸爸是送挂号信的邮递员,每天都要找人盖章,他常炫耀他的绿衣生涯。我姐姐是一仪仗队队员,她戴上那顶仪仗队的高帽子,就神气十足!”老师听了后,赶快收回他的课外作业,重批:“你应该以你家人的绿帽子、高帽子为荣!”
 
  发怒之过程中,常常思想“我发怒的目的是什么”你的怒气必能利于人,也益于己!
 
  三、要有正确的表达法
 
  好的动机,应该要有好的表达法,发怒也是如此。建设性的怒气,应该是要反省,思考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发怒呢?
 
  诗37:8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
 
  加6:1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因此在发怒时要为别人着想,当你犯了错误时,你希望人以如何的方式来责备你,用这种方式去责备他人,就是极正确的方法。太7:12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在一次夫妻沟通座谈会上,谈到夫妻吵架形态,有拳打脚踢型、破坏型、冷嘲热讽型、翻旧账型、言辞尖锐型、得理不饶人型、闷声不响型、理智分析型八种。其中的言辞尖锐型、闷声不响型占大多数。这些方式很难达到积极建设性之果效。切记!发怒时夫妻之间或朋友之间要遵守下列之表达法:1、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切记!翻旧账无济于事,是会极易将事情闹大。2、切记用词谨慎,不可逞一时之快,言辞无情无义、尖酸刻薄,要记住不可伤害对方之自尊。3、音量要降低不可越吵越大声。4、只提出你的想法、看法,但不加于判语,当你有所不满时诚恳提出动机、原因、感触,就如当对方有错时,只说出你的感触、原因,而不加于判语...不说“我没有想到你这么自私、这么笨、这么无知...”
 
  有一个小孩在晚餐时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碗,他的妈妈埋怨道:“你长得这么大了,总该知道这样拿碗,我讲过多少次要你小心点。”他爸爸瞪了他一眼,骂道:“他是个笨蛋,你讲了多少次也没有用,下次还不是这样!”此时这个孩子的头低得不能再低了,脸上出现了羞愧、愤恨、嗟怨等复杂的表情。
 
  打破一只碗,最多值几元钱,可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代价该是多少?有这样一篇文章《批评孩子的技巧》,极富启示性——当一个孩子老是被人骂愚蠢时,久而久之,他可能会信以为真,于是放弃了一切智能方面的努力。为了免于失败被嘲笑,避免参加各种竞赛,认为不去赏试就是安全的保障。至此,他的人生格言就是:不做不败,多做多错。
 
  孩子做错事时,千万不能损伤他的人格,最好是就事论事,而不以人为批评的对象。这时,你就要把握住两个原则:1、切勿当着别人面前责备孩子,否则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可能遭到孩子当场顶撞的“火爆场面”。2、切记不要为发怒而发怒,也无意要儿女来反抗和仇恨你。缓和紧张的情势,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不当,应该改过。
 
  把握住了这两个原则,然后可以照着下列的程序来进行批评孩子。第一步,严肃地对做错事的孩子说:“我不高兴你这样做,我生气了。”再观察看你的话是否有效,如果拉长脸仍无用处,那么...第二步,更严肃地表示生气:“我非常气,我气极了!”你这样做,我好生气!有时你这么说,就能生效了。万一不行,那么...第三步,说出愤怒的原因,表达出你的内心的反应,明白地希望孩子怎样做。总之,怒气!该有正确之表达法。
 
  四、有宽恕接纳人心志
 
  建设性的怒气就是“不可含怒到日落”不要长久怀怒。更重要的是有愿宽恕人过失的心志。
 
  当你向对方发怒时——表达你的不满时,内心该存有愿宽恕人之心志。且要对方肯悔改。建设性之发怒有愿赦免人的心志。
 
  “不可含怒到日落”也表明人的怒气是该到可以控制的时候,人若不控制怒气,就必然被怒气所控制,以致于失去理智。怒这个字奴与心之结合,发怒就是被长久气愤“奴”隶你的心,你失去了自由,内心充满愤怒的人,必然不快乐,必然失眠,必然失去了自由。
 
  太6:12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基督徒该有得理肯饶人之美德,基督徒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怒气。
 
  要记住在发怒时,不要采取关闭之态度,要留个机会让别人说出他们的想法,留下耳朵听别人之说法,不要急于自己的想法,聆听别人之想法、看法而发现自己之错误,进而接纳别人解释,然后才作了明智之抉择。
 
  在发怒时,有时要有宽恕,接纳人的心志,有时候也要说:“我错了”的勇气,在发怒过程中显出你的爱与关怀——诚恳的原谅并接纳对方。蜚声国际的摄影家史代群在拍出他生平第一卷照片时,差点儿放手不干。史代群十六岁时,买了一架照相机,拍了五十张照片,结果,只洗出妹妹弹钢琴的那一张。老爸直泄他的气,说他真够差劲,但妈妈却坚称他洗出的那张把妹妹照得很美,抵得过失败的四十九张。就凭这句话,史代群保住了摄影嗜好,也把它当作终生致力的事业。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整个形势呢?是因为有一个人,她的眼光,使他从失败中看出一点优胜;她的关切,使他从打缺陷中指出小小的成就。她和婉地鼓励,不鲁莽地泄人的气。
 
  诗19:14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我们的怒气能被上帝所悦纳吗?基督徒啊!切记!让你的怒气产生建设性之果效!
 
  

  TAG:怒气 产生 正能量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手洁心清  上一篇:信仰的传递 打印文章   录入:华美   责任编辑:华美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