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对神的认识,永远在路上。
在北京的时候,我认识一位很敬虔的姊妹,她曾经每天五点起床,祷告,读经。而且无论做什么,她都要先求神的意思。她经常把自己的钱给别人,说是出于圣灵的感动。
有两次她来找我,都在我的单位宿舍楼下,她带着格外笃定的神情告诉我,说,我祷告了,你辞职吧,主要用你。
我说我辞职以后,我住哪里啊?我在这个单位是有宿舍的啊。而且,怎么用我?辞职以后又具体做什么?
她说她去找房子,这样我才能辞职。忽然有一天,她告诉我,她找到了房子,邀请我去。我这一去,还真是很好的房子,并且非常便宜,我问她怎么找到的,她说,有一天下午,她路过这里,就有感动找个两室一厅,就问门卫啊,结果刚好有个阿姨要出租她的房子,就问着了。她就跟神说,如果是1600,就租下来,高于这个价格就不租了,结果,房东还真的同意了。
我听着觉得很神秘,但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就请教了几位属灵长辈,终觉得不妥。我告诉她,我并没有呼召彻底辞职跟她在一起服侍神,我觉得她有点过于狂热了。
后来过了两年,我看到了一个完全想象不到的结果。
虽然我知道她的狂热,但我定然不会相信她会不信了。两年之后,我打电话给她,那时我刚从南京又回到北京,已经很久没见她了。
她对我说,她已经彻底不信了,我吓了一跳,我说为什么,我们约了见面的地方,她说,她现在认为神不存在,教堂里的弟兄姊妹也有问题,她以前祷告里,明明神跟她说,她认识的那个男孩子喜欢她,将来会娶她,她还去了教堂,得到了牧师的印证,可是,就在上个月,那个男孩跟别人结婚了,还有,她祷告我辞职服侍主,我也没有辞职;
令她愤愤不平的是,她认识的一个某神学院毕业的姊妹,多次暗示自己经济困难,她给了那个姊妹好几万,可是,那个姊妹却养了一只贵宾犬,她看到那个姊妹悠闲地抱着那只贵宾犬,立刻就跌倒了,心想,“我自己都没舍得买一件好衣服,给你几万块钱,你却养狗。”
我说,这不是神的问题,是你对神的理解有问题。她说,我每天早晚都祷告那么久,你也看到了,我有什么不对?我说:就算你通宵达旦的祷告,也不是说你的感动都来自神啊。
”所以,我现在彻底想明白了,我不信了。“她坚定地说。
至今,我不知道这位姊妹后来怎么样。
第二个故事,是2016年过年期间,有位小我16岁的弟兄,以前也在网上认识,知道我很想有个家,说可以娶我,他与我大谈特谈加尔 文神学,说自己现在在北京读神学,将来要出来服侍,只要我愿意嫁给传道人,他就愿意娶我,我说,嫁给传道人我愿意啊。可是,你的年龄恐怕不合适。
”基督徒之外无幸福,基督徒之外无恩典,跟谁结婚不重要,重要是要归正。“他反反复复与我谈的就是这些,我说,谁告诉你,非基督徒婚姻就没有幸福的,谁说的?他说,反正基督之外,没有婚姻幸福。
他说要买票来我家看我,我当时就说,我比你大这么多,我认识你们教会的牧者,你先问问他们合适不合适再说,他隔了一天告诉我,火车票退了,因为牧师觉得不合适。
但还不忘记殷殷切切地嘱咐我,婚姻不重要,归正最重要。
之后,过了几年,我们又加了微信,我问他在干什么,之前不是读神学吗,他说已经退出服侍了,而且状态很差,我看了他的朋友圈,一句跟信仰有关的话都没有,他跟我说了一些世界上的事儿,找工作啊,薪水之类的,简直判若两人。
是的,从那开始,我感到教会存在某种危险,世俗主义当然不得,但过度的宗教狂热,也容易引人走向极端。一个人对于宗教本身过度狂热,却根本没有建立起在信仰里真正的生命,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儿。我们爱的是神,信的是神,我们信的不是旁人眼里的所谓宗教,当下的过度狂热,很可能成为日后远离主的人。
我后来专门找了一些文献,才明白,越是宗教狂热的人,越是喜欢论断别人的罪,越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越是会对别人失望。一些人读了神学之后,反而最后不承认自己是基督徒了。中世纪的时候,衍生出一个词语”宗教色琴狂“。就是信徒压抑所谓可耻的性欲,但其实过不了几年,或者私下里,却是一个像色琴狂一样极其渴望性的人。在雨果所著《巴黎圣母院》这篇小说里,真正的罪犯是副主教克罗德。他道貌岸然,却蛇蝎心肠,因得不到美丽的艾斯美拉达的爱情,就心生狂热的嫉妒,并因此给她定罪,处死她。
看起来信仰狂热的,甚至慷慨的,无私的,乐于助人的信徒,若心灵深处骄傲的罪没有被对付,若其所有的表现,都让人看到他或者她是个完美的基督徒,我要说,这种人要省察,经上云:当众人都说你好的时候,你就有祸了,就是这个意思。
众人都说你好,说明你势必圆滑,因为一个真诚的人,不可能被每个人都接受,不可能符合每个人的口味,也不可能一点点瑕疵都没有,如果你看到的这个人毫无瑕疵,那么他就很可能有法利赛人的危险,他的一切表现,都是外在。
我的文章里,从来都是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我之所以一直写,别误解我是宗教狂,写作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疗愈,一次次地对自己的讲道,并且,这是非常自然的带领,当所有的门都关着,这扇门却为我敞开;你的梦想可能很远,需要走十公里,甚至一百公里,一千公里以外。但写作却是离我最近旁的事物,是我可以去做的事情。因为我的写作从来不写自己的好,我只写自己的软弱和亏欠,我只求他的大爱遮蔽我,怜悯我。
当然,也怜悯那些宗教狂热的人。
TAG: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