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改教历史,坚守我们的信仰

作者:大漠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7-10-24 00:25:01

 9c81a71b922abaf8d684edac9bd8eba7.jpg

   如果我们真的是基督徒,就该承认人类一切的历史都是被神掌控的。所以,历史就是神赐予我们的一面明镜,从中不仅可以照见我们自己,更可以看到神在这面明镜中给以我们的启示和激励,并以此来归正我们今天的信仰。

  五百年前的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威登堡宫廷教堂贴出了一张以反对赎罪劵为主要内容的《九十五条论纲》,这一举动,事实上并未包含改教意图,其初衷只是给日益败坏的教廷一个规劝,敦促教廷悔改。但教廷丝毫没有悔改之心,反而将马丁路德的神学观点打入异端,将本人清除教会而加以迫害和追杀。在此种境况下,马丁路德在与教廷多次辩论的过程中,逐步认清了教廷假教会的本质,坚定地否认教皇拥有圣经的解释权和宗教会议的永无谬误性。随即,一石激起千重浪,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和他的教理问答,以及与教廷辩论得出的一系列神学思想,通过印刷出的文字迅速传播开来,波及法国、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各地都建立起追随宗教改革主张的新教教区,一场波澜壮阔的改教运动就此爆发,成为基督教历史发展上一个巨大的里程碑。

  在这场伟大的改教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领袖除德国的马丁路德外,就是法国的加尔文。加尔文虽然是在马丁路德的影响下奋勇而起的,但其神学观念更是深入人心。这两位改教领袖,一前一后,将改教运动一步步地推向巅峰,而且在这个过程确立了丰富完整的从《圣经》而来的神学思想。马丁路德的《教理问答》与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便是在改教中结出的丰硕成果,成为新教教会践行的标杆。从此,也成为新教信徒研读《圣经》进深信仰的最重要的参考遵循的著述,奠定了新教神学的基础。

  改教运动中所倡导的神学观,凝结成最响亮最深入人心的口号,就是马丁路德依据十字架神学观提出的三个唯独。即“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以及“人人皆祭司”“因信称义”,这不但是当时改教的核心,也成为日后新教践行遵循的重要原则。

  这次的改教运动,其意义伟大而深远。揭穿与推翻了罗马天主教愚弄信徒的最大谎言,即教皇的权威超越圣经。这不但推动和归正了教会的信仰,也影响波及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政zh i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我们仅仅将这次改教视为简单的一次宗教变革,显然是不够的。应从我们信仰的角度看,这次运动与神永恒的旨意及其对人类的救赎计划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这个观点确立,那么,这场巨大的改教运动就是神兴起的,这一切也都是神的作为。

  改教运动已经过去了整整五百年。实践证明,按照当初教廷势力越来越庞大,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劵与世俗政权联系紧密,又彼此争斗,教廷教士的极端腐化,各阶层民众对之强烈不满的历史背景来看,改教是必要的,也是水到渠成的,是基督教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按照加尔文的预定论而言,世界似乎是随机而行,万事万物看起来似乎茫然杂乱,但是这一切都是神所预定的,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出于偶然或是意外,只是人的有限无法探查出其中的奥秘罢了。改教运动从它发生那天开始,对其评价就一直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对改教时期确立的一系列的神学观念,也不乏反对者。但改教却是成功地走到了今天,基督教的普世价值观也赢得了整个世界的认同。所以,神的作为不是人所能左右的,更是无法抗拒的。

  纪念改教五百年,应与中国教会的信仰生活与实际结合起来。基督教在中国虽然没有进入社会文化的主流,但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已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以往那种所谓“洋教”的烙印早已不复存在。在此种状态下,应该加强教会的建设,持守改教时期确立的“教会论”。加尔文认为,判断真假教会的标准只有两条,一个是教会必须传讲神的话语,一个是必须施行圣礼。只要教会坚守这两条原则,无论教会有再多的问题,信徒也不要离开和分裂它。所以,“有形教会在今世是混杂的,在此教会中,有许多假冒为善者混杂,他们与基督无份,只是空有其名,虚有其表”。但“基督是教会的中心和元首,并且基督不能与真正的福音以及圣经相脱离,因为真正的基督乃是圣经所启示,福音所指向的基督,教会必须顺服这位基督。”这就是真教会。同时,加尔文郑重指出,信徒与真教会分离,等于否定神和基督。因此“不管教会有多少瑕疵,只要这是一间真教会,那么,与这样的教会分离,就是犯了极其恶毒的,亵渎神的,不忠于神与其独生子的婚姻的罪。”这一论述,对基督徒来说,首先要认清你所在教会是否是真教会还是假教会,如果你认定这是一间真教会就不能离开他,否则就是犯罪。因此,基督徒必须积极参加聚会礼拜及教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不要把目光定在教会牧师或信徒的一些瑕疵上,因为教会的中心和元首不是牧师或信徒,而是基督。教会应该承前启后,坚守和发扬改教成果,尤其是要把三个“唯独”与“因信称义”“人人皆祭司”的这个改教核心的传统承袭下来,作为我们信仰的准则,以此来检验和归正我们的信仰。

  纪念改教五百年,应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基督教不是封闭性的宗教,而是一个开放性的传播爱的宗教,一个基督徒应将从神而来的爱心,融入和渗透进整个社会,以此荣神益人,彰显神的光耀。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应在基督真理里面更新与发扬,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接受下来,摈弃文化中的糟粕、迷信和腐朽,尤其是拒绝传统文化中的偶像与图腾崇拜。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基督徒也要在基督里更新,不能轻易地全盘接受。教会与基督徒都应该参与到基督教中国化的活动中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以此为契机而广传福音。作为基督徒,不可彻底否定自己民族的文化,如果否定民族文化就等于否定了神给以人类的普遍恩典。

  回顾和纪念改教历史,在各类信息爆炸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及微信等信息,尤其是打着基督教幌子而传播的信息,很容易让我们难以分辨哪个是真理,哪个是敌基督。更难以分辨哪个是真正的传福音,哪个是为了个人赚取利益和金钱。因此,我们要重温改教历史,从中吸纳教训与经验,承袭和坚守三个唯独的传统,求神把我们的教会建成被主喜悦的教会,把我们的灵性生命铸造成主的样式。

  改教家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即使我知道明天世界将要毁灭,但我今天依然种下我的葡萄树。”让我们以此勉励自己,铭记改教历史,坚守我们的信仰!

  TAG:铭记 改教 历史 坚守 信仰

【作者简介】 大漠,2009年8月28日在沈阳东关教会受洗归主。2012年开始在《雅博网》网站做文字侍奉至今。先后在《信仰之旅》、《文化中国》及网站发表信仰文章近200篇。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雅各的经济头脑  上一篇:驱逐牧师管用吗? 打印文章   录入:大漠   责任编辑:华美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