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在寝室楼下,提着大包小包坐在椅子上等待回家。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下来,汗流满面,裸露的皮肤上也擦满了灰尘的痕迹。有招呼出租车将行李送往工作地点的,也有吆喝上几个哥们将用品搬至研究生楼的,也有几个静静坐在电脑前的,因为大学期间学分不足或毕业没过以致于继续留校的。无论是哪一种,此时此刻内心里面都是复杂的——感慨时间的匆匆,感慨物是人非境迁的变化,大家脸上好像又没有电视里那种离别的凄凉,没有眼泪,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还是那个自己,只是眼神变了,没了刚进学校时的好奇;说话语气变了,没了刚踏入校门时的咄咄逼人和舍我其谁;身材变了,有些人变胖了,有些人反而瘦了。进来的时候是一个人,离开的时候很多同学身边多了个人,或许更贴切地说该是找回了自己,因为在创世记就写着“人要离开父母”,也真的祝福分离的同窗们能够享受神创造的生命。
车来了,陆续地将行李搬上去,母亲在旁边嘀咕着: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忽然间自己也发现了,好像刚来报到的时候东西远没有这么多,可四年后离开的时候随身行李好像也随着时间一同增加。不过也不怪,自己何尝不像蚂蚁一样陆续地将东西从家里往寝室搬呢!只是惊叹,原来积水成渊是那样的真实。现在回想起来,不知自己四年的收获是否也像行李一样慢慢增加呢?这样想的起因是我不再迷信大学生还是社会的天之骄子!有人谈起大学生往往是一副不屑的态度,其实非但他们不屑,连我也不屑自己。感谢神,是祂将我安置在这样的环境下,使我不再盲目地被认可,让我可以照神的旨意来活出自身的价值。可是这样的看见不是每个人都能领会的,身边有很多有学习天赋的,进入大学就放松自己,以致最后荒废学业;很多属灵光景蛮好的肢体们,一进入大城市就追逐世界的新鲜,以致后来慢慢被侵蚀。至于问题的答案,我一直以来是笃信的,无论在人面前还是在自己心灵的深处,神让我在大学期间收获甚丰!
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出了校门,望着一个个拉着行李的身影,不禁回想起四年前我们也是这样来到校园的……
新校区还在施工,看惯了高中的狭小,忽然间眼前冒出一个宽敞的大学,竟然无比的兴奋,直到现在还在费解为何当初会有如此感觉!在老生的引导下,顺利地找到了寝室。寝室里一位室友已经在了,就进去热情地与这位即将和自己一同生活四年的同学打招呼,到了傍晚,其它两位室友也陆续到齐。在晚上,大家躺在床上聊着为何自己会来到这个学校进到这个专业,结果得出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答案,原来大家都是不自愿地来到这个学校或者这个专业。感慨啊,不知这是命运的嘲讽,还是人生的必然,因为《孟子》所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于是大伙们就这样安慰自己。
以后才发现班里原来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有位仁兄竟然录取了不来报到,后来听老师说他高复去了。如今毕业了,不知现在他境况如何,是否已经进入了他理想中的学校,希望是吧!
每个夏天都是特殊的时期,这个气候多变的季节对学子来讲也是那样的充满变数。一张通知书或许会改变很多人的一生,但也有不少人因为它而闷闷不乐一个夏天。自己也是这样,大一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生活的方向,整天以小说打发时间。期间有过自责,想想高中时期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抱负可不是这样的,但也无济于事,因为很多时候人的眼光就这么短浅,对神的信靠也是那样有限。神的膀臂就因此缩短了吗?没有!后来祂使我藉着聚会慢慢地找回了大学阶段努力的方向。
此时当我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真的发现每一步都有神美好的带领!以前认为是鸡肋般的专业(感觉没意思,放弃又觉得可惜),待到自己真正降服下来时,忽然间发现里面着实有挺多乐趣。很多时候也乐此不疲地将自己想象成一位感受神造化奇妙的工程师,不必为名利费尽脑汁,也无需为了讨好别人而神经衰弱,简简单单的身份,一介工程师,偶尔也可感受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意境。
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中写道:“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杆直跑。”相信保罗他忘记的不仅是以往的一切成功与称赞,同样也包含过去留下的失败与遗憾。毕业了,观察了身边好些人,有一个感触越来越深——对于一个努力的人来说,永远没有一个起跑的落后会使他一直落后。无论此时是失意还是得意,这都是暂时的。虽然这样,神却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面前的。
又是一个九月,又一届学弟学妹来到杭州,来到即将开始人生新旅程的起点处,真心祝福你们无论过来的夏季是失意还是得意,盼望这都成为过去!因为有一段很长的当跑的路摆放在我们面前,如同保罗所看见的一样。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人都是有憧憬的,每当拎着挎包踏入大学校门那刻,每一颗心都有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只是各人有各人的不同而已。大卫的憧憬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保罗的憧憬是,在他余生得着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他来得的赏赐。
进了大一,才发现对于新生来讲,爱情是很多人对大学最大的憧憬之一。在经历了十多年寒窗的苦读之后,忽然间发现呼吸的是自由的空气时,对爱情的遐想也不免滋生了。习惯了大一时班级男生苦苦寻求联谊班级、联谊寝室未果后,坐在一起感慨的样子,此景虽没有周瑜“即生瑜,何生亮”的对自己生不逢时的叹息,却有工科男生对自己“生不逢院”之怅然;后来习惯了,见到女生不再矜持,随之习惯了晚上校园河畔边,柳树下长椅被占的情形。
四年,见证了不少年长的弟兄姐妹主里的相爱。每次听见肢体们讲到他们如何相识到相恋,心中总有种莫名的感动,不是被故事感动,而是为神给祂所创造的人这样的祝福而感动!“求祢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祢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雅歌中的诗句一直是神眼中美好爱情的描写。相信大学里有真爱的存在,相信神在人身上也有这样美好的心意,而这爱对于没在其内的外人来讲可能很平淡,但相信经历其内的人最能体会其“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不能淹没”般的坚强。
哥林多前书论爱的真谛时写道:“爱是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今天的校园里,有多少明白爱的真谛,有多少将爱和欲混淆起来,以致生活上尽是害羞的事。但那从上头来的爱,是清洁的,是真诚的。何等需要神的介入,否则人自己所谓的爱实在谈不上圣洁了,哪怕是在神的儿女中间!
保罗谈及人心的意念时,讲到别人不能论断自己,甚至自己都不能论断自己,因为在那时自有主出来,祂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当大卫息了他劳苦的时候,他实现了那时的憧憬,神称他服侍了那个时代的人,日子满足而死;保罗也实现了那时的憧憬,在被浇奠前,他能笃信地说,有公义的冠冕已为他存留。亲爱的肢体们,人有憧憬不错,只是盼望我们所行的一切能被主称是!也能向大卫一样能造就身边的人且对世人有一个美好的见证!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大四临近毕业,同学们陆续开始找工作了,如同蛰伏了四年的春蚕终于等来了破蛹而出那刻。或者说是经过四年加工的工件终于到了检测,投入使用这一流程了,而面试官则如同金属探测仪似的,将我们里面的缺陷无情地一一揭露出来!
此时好像人人都变成了先知似的,更准确讲是事后先知。因为这时才恍然原来大学阶段还有这么多事没干,这么多该学的内容没学,许多该考的证书没考出。这些事往往是自己所知道的,只是不知某些事物错过以后已没再次经历的机会了。于是大一进来在相同起点的,大四毕业了却出现在了不同的终点。
没有后悔,没有重来,因神将祂所造的人安置在时间的约束中!古今中外也好,贫富贵贱也罢,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那样平等。
大学阶段很喜欢以一节经文来激励自己:“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这是盛极一时的所罗门王在晚年时的感慨,这位历史上最智慧的人在他一生中写下许多关于生命智慧的经卷,传道书是其中一卷。喜欢它忠于真理的淡淡悲观,更喜欢最后一章峰回路转般将无奈的人类引到永恒者面前。此节经文讲的是,神是时间的绝对掌管者,一切事情都有神给它既定的时间。
冬天是流露着寒梅般的执着;春天是孕育万物复苏的希望;夏天是充满着烈火般的力量;秋天是丰富的,那是历经风雨,曾经沧海后的坦然自若。人们在每个季节所能感受到的都是不同的。这让我想到我们人生每个阶段所能经历的事物终究是有限的,一旦过了这个定期,这个定时,我们或许会永远失去再次经历它的机会。儿时的无虑、天真我们向往,但神已将那个定期从我们生命中剪去;幼时的记忆令我们惊叹,那时时间多得令我们嫉妒,可此时神也已无情地将那个定时从我们手中夺去。
人的天性是懒惰的,若是没有使命、异像的催促,都会安逸地生活下去。小学课本中有只寒号鸟,因为看不见冬天的寒冷就不准备储物以致冻死。很多时间,也真的想和室友们一起整个下午窝在寝室里,嗑嗑瓜子,看看电影,可一想到这节经文,就不敢再懈怠,不想再荒废生命中任何一段神可以来造就自己的时间,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属灵上。
那个晚上,天气闷的慌,典型初夏杭州的天气。身心也疲惫得很,真的想直接倒头就睡,但想到明天的讲章还没预备好,就硬着头皮继续伏案准备。期间有过自怜,为何自己要弄得这么辛苦,可当自己来到阳台,望着弥漫着雾气的午夜,眺望远处平静的校园,心是那样的舒畅,深知自己所作的是有价值的。事实上,神也是藉着许多个这样的晚上,让我从祂那里学到不少功课。
定期,定时是神创造的智慧,自然界中的被造无一不是如此,感慨之余只求神也给我们智慧去把握它。
后记
每个人心中的大学生活是不一样的,如同神创造每个人也是不一样的。只是盼望当有天,我们渐衰,嘴唇无音,思想记忆软弱之时,回顾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能笃定地说:那阶段美好的仗我已打过,那四年当跑的路我已跑尽,期间所信的道我也守住了。这就足矣!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