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漂,还是南逃?

作者:小方舟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3-01-23 08:27:08

微信图片_20211124112901.jpg 

 

       第24篇:是北漂,还是南逃?(耶24:1-10)

  1. 心得:

  你一定听说过一个词叫:"北漂",也叫"北漂族",或"北漂一族"。"漂"就是迁移、未扎根的意思,也指生活飘忽不定。"北漂"在特定意义上,是指一些从北京以外来北京寻求发展的人。后来又流行出:"南漂",而"南漂"就是指上海、广州、深圳一带。这不管是北漂,还是南漂,总的来说就是一群居无定所,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一群人。

  漂泊和逃亡不是一回事,漂泊有回头路,而逃亡就是一条不归路。以色列民在面临亡国时,他们要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虽然是他们犯罪的结果,但上帝仍然给他们选择漂泊的方向。但神的心意是希望他们北漂,就是去巴比伦。伏在巴比伦的权下,等候未来的拯救。但有部分子民却去了南方埃及,这是违背了神的旨意的。其实,从处境看,这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这选择决定未来。选择去埃及的犹大人,从表面看,巴比伦势力强大,反巴比伦联盟外强中干。何况国中的犹大首领一意孤行,在独立运动上功亏一篑,余民曾刺杀巴比伦任命的犹大省长基大利。他们之所以去埃及,是因为担心遭到巴比伦人的报复。但先知说必蒙保护,但他们还是执意不听先知劝告选择逃亡埃及。

  北漂?南逃?这区别在哪?北漂的叫做被掳之民,而去埃及只能是一群被称为逃亡的人。一个是被动离开的,一个是主动离开的,结局如何呢?上帝给出了答复,上帝用两筐无花果的比喻告诉他们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无花果被以色列民视为上好的美味,这两筐无花果,一筐是好的极好的,是符合律法的"初熟之物",指去巴比伦的一批人。而另一筐是坏的极坏的,坏得不可吃的,也是冒充的初熟之果,就是指逃往埃及的一批人。虽然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大人,他们是被掳走的,但神却说:"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耶24:5)"这么说来,选择北漂的就是蒙神保守的,他们所承受的,将是圣约所宣告的恢复,而选择南逃的犹大人,就是咒诅,就是灭亡。后来,真如圣经所言,在七十年后,被掳的巴比伦人回归故土。而逃亡埃及的犹大人,因当初不顾先知的警告,最后全部从神"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灭绝。(耶24:10)"

  今天,摆在世人面前的也有两筐无花果,一筐是极好的,一筐是极坏的,就是要向世人显明他的管教法则。两筐无花果并不是说,有一筐真的好,那一筐就真的坏,因为神从来没有说世人有好的人,在上帝眼中,大家都是坏的。这也并不是说上帝赏善罚恶,更不是说上帝看果子的败坏程度来审判,而是上帝要拣选一些百姓,"看顾他们如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耶24:5)"我们当思考,自己是极好的无花果,还是极坏的无花果呢?上帝若赐给我们认识他的心,那么,内心就会有答案。

  2. 思考:

  我是好的极好的那筐无花果,还是坏的极坏的那种呢?

  3. 祷告:

  慈爱的圣天父

  犹大遭难

  有的逃难去他国

  有的被掳到他国

  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离开

  也显明了你惩罚的定律

  看似被掳为奴的却有回归的希望

  而逃避的往往是仇敌的设伏之处

  父啊

  尊重你必被你尊重

  悖逆你必被你抛弃

  依靠人必被人杀戮

  求你的灵在我里面做主

  使我明白这属灵的功课

  顺境中顺其自然是顺服你旨意的智慧

  在逆境中自己挣扎是自讨苦吃的愚昧

  在绝望中认罪悔改是求你拯救的聪明

  求你使我体验在你话语中得安息的力量

  惟愿我的生命是那筐好的极好的无花果

  在你的里面蒙保守蒙眷顾

  无论环境如何

  我在你的手中

  因你是与我一路同行的神

  感恩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圣名

  阿们!

 

  TAG:北漂 还是南逃 耶利米

【作者简介】 小方舟:原名吴建梅,雅博网编辑。江苏省连云港灌南人,江苏神学院本科毕业。自幼爱好文学、写作,信主前曾在电台、报刊等发表过文章。1999年8月31日信主加入教会并参与事奉至今。信主后立志为主写作,希望通过文字来牧养,使更多人得益处。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一生只讲一个信息的传道人  上一篇:效法保罗——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打印文章   录入:吴建梅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