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让人生更加蒙恩

作者:张远来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7-11-24 00:13:58

 1.jpg

  路17: 11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12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13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14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15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 神,16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17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18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19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路17:11-19)

  与其说路加福音十七章的故事是在宣扬耶稣的神迹,不如说是耶稣在借医治十个长大麻风的病人的事迹,教导我们学会感恩的真理。

  在这个神迹中,耶稣途径撒玛利亚和加利利去耶路撒冷,途中有十个长大麻风的人寻求耶稣的医治。需要说明的是,大麻风在当时的社会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绝症,患病的人皮肤会溃烂,有的甚至因为脸部肌肉的腐烂而露出牙齿。在当时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疾病。患病的人必须被社会完全隔离到一个没有人居住的地方,只要有人在附近,就得主动大声叫喊:“不洁净”,以便被人误入而沾染污秽。因此,对染上大麻风的病人而言,那就意味着要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当这些大麻风的病人听说耶稣经过时,他们极力请求耶稣的医治。耶稣没有拒绝他们的祈求,告知他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意味着已经完全医治他们的了。当他们发现身体已经蒙耶稣医治而痊愈后,其中有一个人立刻返回归荣耀与神,并俯伏在耶稣脚前表达感谢。耶稣大有触动,感慨到: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18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

  这个感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有关感恩朴实而伟大的真理:

  一、感恩比献祭更要紧

  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 神,

  当这十个长大麻风的病人祈求耶稣医治的时候,耶稣告诉他们:“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14节),根据犹太法律,麻疯病患者只有得到完全的医治,才能在祭司面前得到认可(利14:1-9)。耶稣没有对他们说“你洁净了”(5:12),而是直接说“给祭司察看”,表明耶稣已经医治了他们。按照律法的规定,给祭司查看表明经过祭司检查后可以宣告洁净而可以正式进入社会生活,也同时要求他们需要献祭以表明感谢。虽然十个长大麻风的全都得了洁净,但只有一个回来先向耶稣感恩。因为他知道,感恩比献祭更要紧,甚至,感恩的本身就是最美的祭物,或者说,没有感恩的心,你献祭也是枉然。

  二、感恩不需要他人认同

  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 神,

  18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活在上帝的恩典之中,但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向神感恩。但哪怕只有你一个感恩,你也要感恩。你看这个回来感恩而蒙神祝福的人,他没有因为九个同伴都走了而放弃自己感恩,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不管他人如何,他都要主动回来感恩。感恩不需要他人的认同。哪怕你身边的人抱怨已经习以为常,对恩典已经见惯不惯,我们都要主动感恩,而不需寻求他人的认同。

  三、感恩需要表达

  大声归荣耀与 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

  这个感恩的撒玛利亚人发现自己已经蒙了医治,他知道那是上帝的工作,也是上帝藉着耶稣的工作,因此,他首先向神献上感谢,然后立刻向耶稣下跪致谢。也许我们以为感恩只是心灵的活动,不需要形式上的表达。要知道,所有心灵的活动都需要藉着某种行为方式或者文化符号表达出来。感恩是我们需要弘扬的美德,是需要表达的感激。

  四、感恩需要真诚

  大声归荣耀与 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

  感恩不仅需要表达,更需要真诚的心灵,需要理智,也需要感情的投入。对这个长大麻风的撒玛利亚人而言,你可以想象,他不会是一个富有的财主,至少在他能够向耶稣感恩的那一刻,他一无所有,唯有赤诚而谦卑的心灵。感恩就是如此,比献上感恩之祭,献上感恩的礼物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有感恩的心灵,有真情的表达。

  五、感恩需要勇气

  这人是撒玛利亚人。

  圣经为何特别强调这个人是撒玛利亚人,因为撒玛利亚是在犹太人的眼中就是低人一等,不洁净的种族,犹太人甚至都不肯与撒玛利亚人打招呼。因此,面对耶稣和门徒——那群纯粹的犹太人,这个刚刚疾病得着痊愈的撒玛利亚人要走进耶稣表达感恩是需要勇气的。对于感恩,无论是被人高举,还是被人轻贱,我们都需要感恩。不管别人的眼神如何,我们都需要有勇气表达心灵的感恩。

  六、感恩既需要荣耀神,也需要感谢人

  大声归荣耀与 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

  这个撒玛利亚人的感恩动作分为两个步骤,首先他表达了对上帝的荣耀颂赞,接着立刻俯伏在耶稣的脚前,表达感谢。我们知道,所有的恩典都源自上帝,但上帝也是藉着人来完成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心存感激地首先向神表达感谢,也要向所有帮助我们的人表达感谢。

  很多基督徒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受人帮助,却只知道向神感谢,“感谢主”已经成了口头禅,却不知道心存感激。多年前有个司机讲过他对基督徒的反感。他说不止一次,看到有老人步行辛苦,就好心请他们上车,结果这些老人只知道说:“感谢主”,却丝毫不知道向他说声谢谢。他说明明是我带他们一程,他们却感谢耶稣,而不知道感谢我。要知道,我们受人恩惠,固然要荣耀神,也要知道感谢人。感谢人的帮助,也要献上对上帝的荣耀。

  七、感恩有时需要有具体的付出

  14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

  根据摩西五经的要求,把身体给祭司参看,首先需要全然痊愈,方能面见祭司。其次,需要献上礼物(利14:1-9)。感恩固然是心灵的行动,但有时需要献上该有的礼物以示郑重。旧约时代要求以色列人谁也不可空手朝见上帝。(出23:15;出34:20),摩西五经要求,每次向上帝献上的感恩祭,都需要向主献上最用心的礼物。而扫罗在求问先知撒母耳的时候也提出需要带着礼物去面见先知。可见,感恩既是心灵的感激,有时候也需要心灵和诚实的付出。

  八、感恩的心胜过感恩的礼物

  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

  尽管有时礼物是表达感谢的符号,但我们需要极其小心,不要把礼物当成了贿赂,或者偿还感激的价码。感恩的心胜过感恩的礼物。对上帝而言,祂看我们的心,远超过我们所能献上的礼物。对这个蒙神称赞的撒玛利亚人而言,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献给耶稣,仅仅是俯伏在耶稣脚前,就足以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另如两个小钱的穷寡妇,虽然只有两个微不足道的小钱献上,但依旧得到了耶稣的褒奖。任何时候,感恩的心都比感恩的礼物更加重要。

  九、感恩是对神的荣耀

  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

  任何时候,感恩之情都是源自圣灵的美善之果。感恩既需要荣耀神,其本质也就是荣耀人。要知道,尽管我们所受之恩惠看似是藉着人带给我们的,但背后总有一位慈恩的上帝,因此,所有的感恩都当带着对上帝的感激。对这个撒玛利亚人而言,他表面是对人——耶稣的感谢,但实际是对上帝自己的尊荣。他知道是上帝给他这个获得医治的机会,他也知道,能够获得医治的大能同样是来自上帝自己。因此,他首先向神感谢。耶稣特别确认,他的感谢就是对上帝的荣耀。因此,我们知道,若我们心存感谢,我们就是在荣耀神。相反,若我们心存抱怨,哪怕看似对环境和他人的抱怨,其实也是对上帝自己的抱怨,因为无论是看似可体验的恩典,还是看似遇到了麻烦,背后都有上帝亲自的作为,也是为要成就祂对我们的祝福。

  十、我们常会忽视感恩

  【路17:17】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

  耶稣医治的是十个人,但回来感恩的却只有一个人。感恩和不感恩的比例达到了十比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在获得上帝的恩典,但其实,感恩的人并不多。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所有的经历都是恩典,但我们懂得感恩的时候也不多。因此,我们当学会感恩,常常喜乐,不住地祈祷,凡事谢恩。

  十一、感恩会让你更加蒙恩

  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十个祈求医治的人每个人都得着了医治的恩典,但唯有这个撒玛利亚人得着了上帝格外的祝福:你的信救了你了!为什么他会比其他九个人多得到一份更加宝贵的恩典呢?因为他懂得感恩。感恩会让你更加蒙恩,赞美会让你的生活更美,顺服会让你的人生更加蒙福,祝福与人会让你经历更多的祝福。这是简单而明显的人生哲理。你若想更加蒙恩,你就要多多发现生活中的恩典而感恩。如此,你的人生就会因为感恩而更加蒙恩。

  十二、感恩需要抓住机会

  11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

  耶稣行将离开,这个撒玛利亚人能够感恩的机会就在当下。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恩典,但能够表达感恩的机会并非一直都在。我们今天能够如此生活在一个平安稳妥的处境中,我们能够有信心面对未来,全赖上帝的创造与救赎。我们却很少为那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恩典而献上感恩。

  有时感恩和创业一样,机会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像西方人说thank you一样,习惯于带着感激的心灵面对充满恩典的生活。实际上,抓住机会感恩,就是在抓住机会丰盛你的人生。今天就是我们感恩的时机,当下就是把一切苦毒与抱怨变成感恩的机会。让我们今天跪下向上帝的恩典,为耶稣的十字架向祂表达感谢,为伤害我的人祈祷祝福,向我们的亲人朋友打个电话,表达一生感激。如此,你将会发现,你的生活必然充满恩更多恩典。

  

  最后,让我们以一篇佚名的短文作为今天灵修的结束: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谢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感谢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

  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该独立;

  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问题讨论

  1.你认为这个撒玛利亚人与其他九个人相比,有何特别之处?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2.你认为为何其他九个人没有回来感恩?他们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常常忽略恩典而感恩的原因又是什么?

  3.反思你每天的生活,感恩的多,还是抱怨的多?是否依旧对生活充满热忱?请你观察,是不是感恩的人热忱更多,恩典也会更多?这给你怎样的提醒?

  4.写出十条你需要感恩的地方,表达你的感恩。

  5.今天给十个不常联系的朋友发出感谢的问候,经常如此,看看你的生活将会有何变化?

 

 

  TAG:感恩 人生 更加 蒙恩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得救全靠恩典,行为仍需规范  上一篇:感恩,不是为了炫耀 打印文章   录入:雪鸽   责任编辑:雪鸽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