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是最好的导师

作者:张远来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6-02-06 06:55:31

201105040459347646.jpg

      【尼5:15】[和合本] 在我以前的省长,加重百姓的担子,每日索要粮食和酒,并银子四十舍客勒,就是他们的仆人也辖制百姓;但我因敬畏 神,不这样行。

  尼希米是以色列被掳回归约一个世纪后的省长,虽然以前的省长多向百姓取利,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但看到百姓但重负和家国的衰残,在尼希米做省长的12年里,因为敬畏神,尼希米没有效法他们的行为,从不取利贪婪,而是让敬畏上帝的良心引导自己的行为取舍。

  经过52天的赶工努力,尼希米总算带领同胞建好了耶路撒冷的城墙。如果你以为靠着波斯王赋予他的权力就能让他发动群众,完成城墙建设,那就大错特错了。尼希米虽然在犹大人中享有威望,不过也是空降的代理省长。那个时候犹大的社会定位并不清晰,国王的一个主意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尼希米能够建城城墙,完全是上帝的恩赐和自己全心的付出,美好的见证和卓越领袖的结果。

  如今,虽然城墙是建立好了,但每个人心中的属灵的城墙依旧残垣断壁,以斯拉温和的改革和教导已经不足以振兴民族的信仰,让自私而独占利益的罪人主动悔改。他们需要更加强势的领袖,配合宗教领袖,推动一场真正的信仰和体制的革新与重建。从5:1-19看,当时犹大又面对几个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缺粮、干旱和过重的赋税,以及贵胄狡诈地对同胞趁势的取利豪夺。社会看不到希望,民族没有奋斗的方向,贫富悬殊,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解决不了这些客观的问题,所有光明堂皇的属灵辞藻不过是一场空话,犹大的复国梦也将会功亏一篑。实际上,被掳回归后的犹大人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被奴役的命运,这一次不是因为拜偶像,而是因为贪心——他们先被私心奴役,以致奴役同胞,而后就被异邦的敌人奴役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面对上述问题,据传,尼希米或许在城墙建好后回去履职复命了。而后,基于犹大的需要,他又重新请命回到犹大人中间,履行了长达12年的省长职份。(参5:14)尼希米体察民情,洞悉了社会的重重问题和信仰的危机。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痛斥贵胄的恶行,以宗教和行政的力量秉公行义,赏善罚恶,废除贵胄的特权,禁止取利。(5:6-7;申23:20)。尼希米带来了一场真正的社会性悔改,贵胄悔改,民族重获希望和新生。虽然,这一场悔改革新运动并未维系太久,但已推动了这个多灾多难而又容易败坏的民族再一次回归正途。

  敬畏上帝就是智慧的开端,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敬畏上帝就是心思行为最好的导师,引导我们走入合主心意的道路。尼希米成功的领导,不仅是一场智慧的行政,更是那敬畏之心给他的指引。是敬畏给了他智慧,是敬畏给了他挺起腰板做人做事的魄力与能力,是敬畏带给那个民族再一次转危为机的出路。尼希米如此,我们亦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何去何从,而是不知到底是什么导向我们的价值抉择。敬畏上帝就是我们最好的良师益友,让我们懂得在错综复杂的人生世事中,作出合主心意的抉择。

 

  亲爱的父上帝:

  我爱祢!我最难过的事是让祢伤心,最担心的事是得罪祢,最开心的事是让祢喜悦,最有价值的事是侍奉着祢。求祢给灵性让我体会祢的心肠,给我敬畏让我懂得唾弃私欲,寻求祢的心意而遵行。求祢给我敬畏的灵,让我爱祢而不轻慢,让我敬畏不是情感,让我敬爱祢而敬畏祢,敬畏祢而有选择的智慧。

  求祢赦免我过往害怕人的罪,和那一切试图讨好人,而忘记敬畏祢的小信和龌龊之罪。让我因为敬畏祢而智慧,敬爱祢而喜乐,信靠祢而刚强,效法祢而聪明。

  祢的路虽崎岖而美善,虽艰难而恩典充裕。祢虽然以艰难给我们当饼,以困苦给我们当水,但祢的恩典从未隐藏,祢的道路尽是美好。我们某后必有指望,就是如今,祢也在引导我们到那青草地,溪水旁。

  唯愿祢赐福我们的人生,恩待我们的侍奉。让我们荣耀祢而有生命的尊荣,见证祢而有生活的丰盛。唯愿祢美善的计划在我们身上完美实现,祢善美的旨意在我们生命中顺利成就。求祢除去我们身上不该有的,建立我们身上需要有的。给我们无限的信心以承载祢无限的恩赐,给我们优秀的品格何以映衬祢美好的赐福。以致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能见证而荣耀祢。

  主啊,祢有无限的智慧与慈爱,求祢为儿女安排一切,在祢温和的怜恤中今日赐恩。祢知道我的软弱,因为祢造作我,祢知道我怎样逃避心灵一切的痛楚。主啊,我知道祢给我的负担不会大过祢的帮助。教导我们今日怎样领受祢的恩惠,使我在一切的事上认定祢,日日与祢更亲近,直到永远。潘锡(一八〇〇-八二)主啊,求祢使我爱祢,让祢成为爱火,洁净我,却不焚毁我。罗茜蒂(一八三〇-九五)奉耶稣基督的名祈求!

  阿门!
 

 

 

  TAG:敬畏 导师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新年话“新”  上一篇:有热情也要有智慧 打印文章   录入:溪水鹿   责任编辑:溪水鹿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