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人生的盲点

作者:黄晓远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5-08-29 08:14:28

   经文:约9:39-41

 
  耶稣说:“我为这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的;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周间,又讲了一次瞎子蒙主耶稣医治的道,脑子里满了耶稣对法利赛人的这句话:“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生来的瞎子,是看不见的,因着主耶稣怜悯之心,虽他没有像他的同类巴底买那样大声且迫切地求告耶稣,可他得着与巴底买同样的恩典——能看见。不但肉身的眼睛得以看见,连心眼也被主开启,认识耶稣为神的儿子。这,显出了耶稣的主权与大能。
 
  “能看见的,反瞎了眼。”指着谁呢?
 
  法利赛人听出这话中的含义,故,他们互相发问:“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不过,纵观整个神迹过程中所出现的人物,只有法利赛人能看见吗?不是的,除了耶稣之外,能看见的还有:
 
  门徒;
 
  邻舍;
 
  瞎子的父母。
 
  难道他们都看不见吗?细细想想,是的,他们都有其人生的盲点。
 
  门徒——神学的偏见
 
  邻舍——怜悯的失落
 
  父母——勇气的空缺
 
  领袖——信仰的无知
 
  下如此的结论,是因为:
 
  门徒,他们认定苦难来自于罪恶,不是自身的罪恶,就是父母的罪恶。实际上,罪恶一定会带来苦难,但是苦难却非一定来自于罪恶。
 
  邻舍,他们没有因着瞎子得看见而为之欢喜,反而为他在安息日得医而不平,告到会堂的宗教领袖那里。
 
  父母,儿子的不幸给他们带来深处的苦痛,而他的痊愈应该使他们喜出望外。可是,他们迫于压力,不敢承认耶稣给予的恩典,推诿到儿子身上,让其一人去担当另一份苦楚。
 
  领袖,其黑暗的状况非言语所能表达,耶稣的话,确切地说,就是对他们而发的。他们信仰迷失于字里行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着无知,心里故意刚硬。不但不承认耶稣为神所差,且将藉着自身经历到耶稣大能而做出真诚判断的瞎子赶出会堂。哎!
 
  从他们想到了自身。
 
  面对人生的苦难,反省外是否寻求神的旨意,好让自身学会顺服,从而荣耀神的名,彰显神的作为?
 
  面对他人的苦难,爱与怜悯在何处?除了讨论为什么外,是否也像门徒与邻舍那样——无动于衷?
 
  面对人生应有的担代,我的勇气在哪?
 
  当自我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也在不断膨胀时,人生其实多了很多盲点,可我们没有察觉。就像老底嘉教会那样。
 
  祈求主的光照,祈求主的怜悯,也祈求主的医治!
 

  TAG:正视 人生 盲点

【作者简介】 黄晓远:雅博网作者。男,家居浙江温州,传道人,一个蒙主耶稣拯救,同时蒙主呼召去服事他的人。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最大的价值是使別人成功  上一篇:我的好处不在神以外 打印文章   录入:默想   责任编辑:默想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