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因噎废食

作者:朱建军     来源:新浪博客 时间:2014-10-27 06:30:03

..8_10_副本.jpg

   对上帝存敬畏之心,是每个基督徒必须具备的信仰素质,而且,敬畏上帝的表现方式也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语言方面而言,是较为直接的一种表现,因为通过语言的表达,能够向别人传递出我们心中对上帝的态度,正所谓言为心声。因此,很多基督徒都特别谨慎自己的言语,这当然是非常好的操守。但是,在表达方式上,也无需谨小慎微,因噎废食。

  大卫王在他所写的金诗中说:“我嘴唇也不提别神的名号。”(诗16:4)很多基督徒对这句话的理解比较教条,认为如果我们在说话时,提到了某个假神的名号,便是对上帝的大不敬。记得在神学院读书时,一次晚祷,因为主领晚祷的同学在讲道的过程中提到了张果老,之后便被另一位同学狠狠的批了一顿。似乎批评者很正义,是从圣经教导出发,有理有据。但是,这样的理解恐怕有些极端。从圣经的记载中,我们多次看到过对“摩洛”(利18:21)、“巴力和亚斯他录”(士10:6)、“宙斯和希耳米”(徒14:12)这些假神的记录,难道圣经作者如此的描写方式就是对上帝的不敬畏吗?显然不是。因为从写作过程中,如果不清楚的表明假神的名号,读者岂能知道作者的意思呢?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要向别人说明什么是假神的时候,也必须提起它们的名号,否则,听的人也无法明白我们的意思。并且,《现代中文译本》对这节经文是这样翻译的:“我决不参与他们的祭祀,也不祭拜他们的神明。”(诗16:4)
 
  另外,在很多上帝的仆人们证道的过程中,也常常运用一些比喻和寓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人生哲理故事,作为寓道之用常常会恰如其分。但是,由于中国很多民俗的影响,在一些比较能说明问题的事例中,会出现一些神祗或者异教徒的名字,在不同程度上也会遭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与指责,认为是在污秽圣台。然而,大卫王在《诗篇》58篇3-5节却这样描述:“恶人一出母胎,就与上帝疏远;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他们的毒气好像蛇的毒气,他们好像塞耳的聋虺,不听行法术的声音,虽用极灵的咒语,也是不听。”其中提到了“行法术的”,无论在哪个年代,行法术的都属于与邪灵有关系的一些人。大卫王为了更加贴切的提醒以色列百姓应当有灵敏的心来聆听上帝的言语,便用了这样一个大家都很容易明白的例子,实在是恰到好处。
 
  所以,在我们的信仰中,应当注意的事情确实很多,但也绝不能走入极端,过犹不及的道理我们都懂得,若把握不好,必定会让人对我们产生异样的看法,也必定会给我们传扬福音带来一定的障碍。

  TAG:敬畏 传递 嘴唇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遇到痛苦时,不要责怪神  上一篇:你的手里是什么 打印文章   录入:心安草   责任编辑:心安草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