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与严厉

作者: 邓瑞强      来源:基督教网 时间:2013-09-27 07:20:22

  经文:路加福音9:51-62

  鲁迅的《自嘲》诗有两句很出名的句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若你身边有一两个人讲你坏话,你已经烦恼不堪。若被千夫所指,则肯定苦不堪言。若要“横眉冷对千夫指”,你想象一下,这需要多强的心力。面对千夫所指而仍勇往直前,必定是抓住一个重要的生命目标,或者说,被一个重要的生命目标抓住。这是一个生命的强者。生命的强者可成就大善,也可成就大恶,这视乎他对别人抱什么心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对别人抱着良善的心。面对一个孩童,面对一个无知的弱者,竟能俯首,竟能俯就卑微,竟能像牛一样让他骑,竟能放下身段而为他洗脚,这种良善的心使强者成就大善。“横眉冷对千夫指”而没有善心的人,可以像坦克车,见人辗人。“横眉冷对千夫指”却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就像人力车,没有杀伤性,却能将你载到彼岸。

  以上讲的,是解释今日的讲题:“温柔与严厉”。温柔,指的是对别人的心。严厉,指的是对生命目标的坚定不移,具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猛。

  主耶稣正是一个温柔而严厉的人。

  今日,我们就是要看看主耶稣如何展示温柔与严厉。我的讲道经文,是今日的福音书经课:路加福音9:51-62。

  路加福音9:51-62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马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

  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

  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吗?”

  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

  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

  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个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

  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

  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经文不长,却可看到主耶稣的温柔与严厉。

  这段经文的开首,意义深长。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被接上升的日子”当然指到主耶稣复活升天的日子,也是指他的生命得享荣耀的日子。这也可以被理解成他的生命意义得以完满实现的日子。主耶稣意识到人生在世是有一重大意义要实现的。这种意义感此刻垄断了他的整个生命。这种意义感使他有一种明确的生命方向。这种意义感也使他冒险地奔向不测的命途。经文说,“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所谓“定意”的原意,大部分的英文圣经都翻译出来,就是“坚决地固定自己的面”向着一个方向。用中文的讲法,大致是“硬颈”地、“死牛一面颈”地向着一个方向。经文这里说,主耶稣“死牛一面颈”地向着耶路撒冷去。“耶路撒冷”意味着十字架、受苦、死亡。主耶稣意识到生命的终极意义,这意义感令他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猛。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被生命的终极意义所抓住,以致能坚定地勇往直前,连死亡都不惧。

  现代社会都训练很多勇往直前的人。要发达的欲望,令很多人勇往直前,甚至像坦克一样,将阻着前进的人辗在车底。人本心理学也强调人要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潜能。问题只是,这种自我实现会否神化了自己,消灭了他人?希特拉的自我实现,就消灭了很多人。

  “死牛一面颈”地勇往直前,可以是极危险的。

  主耶稣的勇往直前,是直向耶路撒冷,是直向十字架。基督教信仰的一个核心,就是:主耶稣并他钉十字架。若说这是一种自我实现,这却是一种很特殊的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是放下了自我,甚至让自我甘愿被消灭,为的是他人的生命意义得到实现,为的是他人得到宽恕和希望。

  勇往直前的人是会面对别人的排斥和难阻的,总会面对“千夫指”。

  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马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

  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

  主耶稣面向耶路撒冷,就有人正正因他面向耶路撒冷而不接待他。“不接待”就是不接纳、不同意、不欢迎。这里提到“撒马利亚”。“撒马利亚”人与犹太人有一种紧张的关系。“撒马利亚”人有自己的信仰习惯,有自己的圣经传统,有自己的敬拜中心,这敬拜中心在基利心山上。若有人与你持不同真理观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则他很可能不接纳你、不欢迎你。

  面对这种不同,我们采取什么态度?

  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主耶稣的门徒又抱什么态度呢?

  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有古卷没有“像以利亚所做的”这几个字〕吗?”

  雅各和约翰的反应,是人类常见的反应。当认为自己拥有真理,又认为自己拥有神一样的能力的时候,面对反对自己的人,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歼灭他们。雅各和约翰像坦克车,要辗过一切挡在前面的人。

  这是暴力政zh i。施行暴力政zh i的人,手里有的是权力。有权力也不能随意运用,必需有自己论述的真理去支撑权力的运用。有了真理的话语权,要消灭对方,只需要给对方一个污名,这样,运用权力消灭对方便找到无懈可击的理由。只要对方的污名是“邪恶轴心”、或“反g e命”、或“不爱国”,对方便是属于魔鬼的、属于邪恶的、属于反真理的。歼灭魔鬼,人人义不容辞。在这时,不努力歼灭所谓“邪恶”的人,就是属于“邪恶”的。

  何等的暴力,假真理的名而行。主耶稣的门徒,竟就是这群假真理之名而行的暴徒。我们生命的深处,是否有这种暴力的种子?

  面对暴力的骚动,主耶稣如何回应呢?

  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

  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

  主耶稣责备这两个门徒。“责备”这用字,与主耶稣“斥责”污鬼时“斥责”那个字是同一个字。主耶稣斥责他们,像斥责污鬼一样。主责备他们:“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主的意思是说:“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到底,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基督徒?”

  主耶稣“死牛一面颈”地去完成的目标,不是要消灭一切反对力量而达致的目标。主说:“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一句简单的话,点出了基督教信仰讲的“救赎”。不是你拥有“真理”便可审判反对你的人“违背真理”,真正的真理不能被人拥有,真理只在你去学习爱一个反对你的人的时候呈现出来。不是你拥有“权力”便可以用权力去压制反对你的人,真正的权力在于你放下权力,反倒虚己,为了他人的福祉而自己背负更大的责任。最大的力量就是“温柔”。

  上个月的《时代论坛》(2013年5月26日),社长李锦洪的<心耕手记>提到意大利哲学家博比奥(NorbertoBobbio)的一本小书《赞美温柔》(InPraiseofMeekness),这书讲到:“人类的德行发展,都是阳者的强性道德,以征服、胜利与支配为主,这种德行观其实是错的,它应有一个对立面,那就是温柔。她是一种非力量的道德,以助人、帮人的善为目标。”

  基督教伦理学者侯活士(StanleyHauerwas)及国际方舟团体的创办人范尼云(JeanVanier)合写了一本小书《暴力世界中的温柔》(LivingGentlyinaViolentWorld)。方舟团体是照顾智障人士的团体。一般人可能认为智障人士是异类。方舟团体认为,如何与智障人士一起生活正正考验我们对待与我们不同的人的方式,也考验整个社会的公义实践。方舟团体“接待”智障人士,按他们的光景接纳他们,与他们平等友爱地生活。《暴力世界中的温柔》这本小书讲到,世上好心肠的伦理学者及政zh i学者很努力的找一些理论,去肯定智障人士的权利,但是,找来找去,却找不到一种理论,能说服人去和智障人士一起生活,让他们在平等友爱的生活中体验生命的完满和救赎。智障人士最需要的,偏偏正是有人愿意去和他们平等友爱地生活。这就是以温柔成就的正义。

  智障人士是与一般人不同的弱者,雅各和约翰说,歼灭他们。主耶稣却责备他们。人来到这世界,到底是追求什么?我们是否知道自己是谁?我们是否知道作一个基督徒意味什么?主耶稣说:“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主耶稣愿意温柔地与智障的人平等友爱地生活,主耶稣愿意“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主耶稣温柔的一面。

  跟着,主耶稣与不同的人讨论什么叫做“跟从他”。

  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个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

  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

  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狐狸的洞,飞鸟的窝,是提供安全感的地方。但是,要达到主耶稣所讲的那种生命目标、那种十字架的目标、那种救赎他人的爱的目标,就必须放下这种安全感了。坐在家中“叹冷气、看电视”是安全的,但要为正义而行动,则便失去安全感了。

  埋葬父亲,是当行的义。主耶稣却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很多解经家为了使这句话变得合乎常理,便指所谓“死人”便是那些没有永生的人,就让那些没有永生的人去安葬死去的父亲吧。这种解释是可能的。但主耶稣的意义可能很简单,就是说:“死者已矣,你还是为天国的目标努力前进吧。”安葬父亲,其实是天大的理由,让人放下一切,尽管是天国的事情。但主耶稣却没有让步,在世上,并没有天大的理由,可以让我们放下天国的事情。这是否不近人情?这是否很严厉?是的,耶稣是严厉的。有些事情,是需要我们“死牛一面颈”地去完成。否则,将是一事无成。

  诚实地说,今日我们都轻忽信仰,视之为可有可无,遗忘了信仰的严厉要求。在工作场所里,我们有天大理由不近人情。在对待我们不喜欢的人时,我们有天大理由发脾气。在个人的追求上,我们有天大理由只顾自己、不理他人。我们有的是天大理由,这样做是天公地道。但主耶稣说,这一切都不成理由。若你明白信仰为何,若你明白生命的终极意义,若你明白天父的心,你应明白,这一切理由都不成理由。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忘记基督徒的本分。

  这个道理,初恋的人最明白。任何阻止你去见爱人的理由,都不成理由。你的意念只有一个,见你的爱人。难怪雅歌说:“爱情,如死之坚强”。主耶稣要求我们如此坚定地实践我们的信仰。

  有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主耶稣却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在农业社会,以犁耕地,生产粮食,是生命之所系。主耶稣却说,要进入神的国,你要有新的家庭关系,你要有新的生命所系。你要视每个人为兄弟姊妹,视一切来自神的恩典。这样,你才会学晓爱,学晓分享。

  跟从主耶稣,是一件严肃的事。主的要求很严厉。

  结语:在对待他人这事上,主耶稣是温柔的,他渴望我们善待与我们为敌的人。在面对自己的天国责任时,主耶稣是严厉的,他渴望我们以专一刚毅的心,完成这信仰的人生。

  但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阿们。

  TAG:温柔 严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灵修随笔:十字架  上一篇:神必领我们出患难 打印文章   录入:离箭红尘   责任编辑:离箭红尘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