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绝"属灵"的谎言

作者:约拿单牧师     来源:新浪博客 时间:2012-12-02 05:49:05

——基督教信仰仅仅是一种关系吗?

现在在教会中流传着一种论调,说基督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关系,是人与基督的关系。持这种说法的人把基督信仰游离于教义、礼仪、组织之外,只留下了所谓的生命关系。这样的说法乍看非常属灵,其实里面却暗藏着极其狂妄的人本主义色彩,这种的观点叫人忽略教义的真伪、否定礼仪的意义、藐视教会的权威,却是强调自己的领受、习惯和看法,这种论调比那种所谓的自由主义神学更蛊惑人心,更危害灵魂。

有些人不敢承认基督教是宗教,这是非常可笑的想法。今天,我们一般把有神论的信仰和组织统称为宗教,如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这不算是错的,但是,既然我们深信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创造天地万有唯一的真神,为什么却不敢说自己的是宗教呢?基督教就是宗教,而且是唯一的真宗教。

在英文中,被翻译为宗教Religion,其实在中文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在西方的语言环境中,只要提到Religion首先想到的就是基督教。按龚天民牧师的介绍,Religion来自拉丁文Religio,这字的意思有两种说法:一,Religia是从拉丁文动词Relegere而来,意为再读,再念,再研究Re=再,legere==toread.toreadover=relegere,反复研读。全字的根本含义是:宗教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二,Religio是从拉丁文动词Religare而来,意为再约束,再捆绑Re=再,legare=捆绑、约束。全字的根本含义是:宗教是约束人的。(参:龚天民,龚天民新文集,宗教Religion)一语的含义及其它)

其实Religare也可以理解是人与上帝的关系,所谓的捆绑正是表示人与上帝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神学家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开头中致法王法兰西斯一世的信中所说的,我的目的仅仅是提供一种基础知识,使得那些对宗教有兴趣的人能够真正虔诚地信仰。可见,Religion就是指基督教,这是中世纪西方的普遍用法。很有趣的是,既然宗教一词的意义就是指上帝与人的关系,那些否定基督教是宗教的人,却认为基督教是一种人与上帝的关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既然基督教是宗教,那基督教就必须有自己的基本教义。若是不符合这些基本教义,就算挂着基督教的牌子,也不能算是基督教,若是不相信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也不能算是基督徒了。

有关教义的希腊文有两个字,didachedidaskalia,在圣经中的意义指皇帝的谕旨(路21)、律法的规定(弗215)、使徒的教导(罗617)、教会的决议(徒164)等。教义是具有正统性、权威性的真理,是基督宗教的信徒所必须接受的真理。如,教会自古以来所确定,使徒信经作为洗礼的标记,尼西亚信经作为对信仰的诠释,就是教义的表达。任何违背使徒信经与尼西亚信经所规定的基本教义就是异端,若是一个人表示自己不相信使徒信经与尼西亚信经的教导,那他根本就不是基督徒。有些人无知的宣称自己只信圣经的话,认为信经不过是人的话,所以可以不用相信,这样的人根本就是自大狂妄之徒。这些人一方面坚持圣灵对他个人的启示,一方面却否认圣灵在普世大公教会中的引导,岂不可笑又可悲,盲目的自大与自信会令他们走向异端的深渊。

教义的权威来自上帝,教义的根据是上帝的圣言,教义的维护者是圣而公之教会。主耶稣曾对犹太人说: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使徒圣保罗在传道的时候也与众人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徒1711)圣保罗在其书信中劝导信徒,要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罗617)神学家巴刻也指出,对基督徒而言,教义是万事之钥,在教义上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万事上有正确的认识与实践。若要认识上帝、认识自己,并知道上帝在我们身上诸般的旨意,我们就必须研读圣经;研读圣经就是研读圣经全面的教训,亦即研读教义。错误的教义会危及灵魂,异端的教义根本就是魔鬼的教训,因为是出于撒但的谎言,所以圣经有很清楚地劝导我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犹13)在教会历史中,历代圣教父、主教和神学家都为了三位一体、基督二性、圣灵论等正统教义与众多的异端分子做过激烈的斗争,大公教会也多次召开会议,维护圣经权威,确立正统信仰,甚至颁布信经咒诅异端,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若非如此,基督教会早已在历史中销声匿迹了。那些说基督教不是教义而是关系的言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堂来的呼声,还是从地狱来的喧嚣?若真正明白圣经的基督徒,必然会分辨清晰。

错误的教导,异端的教义不可能产生与基督有良好关系的基督徒,若是有人把基督教的教义与基督徒的生命割裂,这本身是十分荒谬的。一个否定主耶稣神性的耶和华见证人的信徒,你能认为他与耶稣有美好的关系吗?一个否定圣经权威的摩门教徒,你能相信他与基督有生命的联系吗?当然,我承认在异端,甚至异教中也不乏有品行优良、道德高尚、谦恭自守者,这些人兴许比一些基督徒更谦卑有礼、更温柔可爱、更虔诚敬畏,但这丝毫改变不了他们没有基督生命的事实。在亚他那修信经中,就咒诅过那些违背大公信仰的人,声称人若是不信大公教会关于三位一体的真理,就不能得救。谁又胆敢说基督教不是教义呢?

当然,基本教义与神学理解还是有区别的。如,我们相信三位一体的独一上帝,这就是基本教义,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是童贞圣母马利亚所生,他是真上帝,也是真人,这是基本教义,我们相信圣灵就是上帝,这也是基本教义,这些都是基督徒所必须相信接受的真理。但是,那些对于一些圣经经文的不同诠释,对于某些神学教导的不同理解却是可以彼此宽容的。如,我们相信在领受圣餐的时候,是接受了基督的圣体,但是对于这如何领受圣体的方式却有神学上的不同理解。有人相信圣餐经过祝祷之后成为基督的圣体和宝血,也有人相信圣餐经过祝祷之后有基督的圣体、宝血隐藏在饼与酒之中,还有人相信饼与酒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但是当信徒藉着信心,就是相信主耶稣的话这是我的身体,我的血而领受圣餐的话,他就是属灵的,但也是真实地领受了基督的圣体和宝血。我个人比较倾向接受第一种讲法,但我绝不会认为另外两种看法的弟兄姊妹是异端,这就是神学观点的差异。我很赞同圣公会神学家理查·呼克尔说的,我们宁愿人们多费点精神去静坐默想我们藉这圣礼而取得的东西是什么,而不要多费精神去争辩取得它的是怎样的。……前者因为没有享受,所以争论;后者则因为有享受,所以没有争论。(参:呼克尔,教会政制法规,第五卷第六十七章:关于基督身体及血的圣礼)若是我们能真实从圣餐中获得属灵的恩典,又何必要完全明白上帝在圣餐中所彰显的神迹性的作为呢?不过,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所谓的圣餐纪念说,就是否定基督在圣餐中的真实临在,把圣餐礼仅仅视为一个纪念耶稣受难的仪式而已,这样的讲法无疑是剥夺了基督徒藉着圣餐能获取美好祝福的恩典,否定圣餐对于基督徒生命成长的必要,是十分可厌恶的论调。当然即便如此,我认为还是不愿意把持这样观点的基督徒视为异端分子,只是为他们失去属灵的祝福而倍觉可惜。可见,错误的教导会影响基督徒与基督之间的关系,这是必然的。

那基督教是否需要有礼仪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人是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因为上帝也说过,人独居是不好的(创218)。而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就必然要遵循社会共同的基本行为方式,这就是礼仪,当然在不同的国家、种族、宗教、文化、习俗中,礼仪的表达也是不一样的,但至少是当时当地的人所共同遵守的。在基督宗教中有普世教会所共有的崇拜模式,这种崇拜礼仪甚至可以追溯到使徒时代的传统,并且被保留在大公教会中,怎么有些人就胆敢轻而易举地否定呢?那些否定教会崇拜礼仪的人,其实所否定的是教会的传统,他们反对传统的崇拜模式,却喜欢把自己所创立的,自成一套的模式代入其中。这些人一方面指责传统的崇拜礼仪没有圣经的根据,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却把违反圣经教导的东西混杂在自己教会所谓的崇拜中,增加很多莫名其妙的习惯。如,我知道的某教会同工,每次见到第一次来教会参加礼拜的人,就强烈要求人家做所谓的决志祷告,结果有不少人被害怕的下次不敢再来了,这位同工认为,人只要一做决志祷告就可以得救了,但很稀奇的是,就同一个人却强烈反对洗礼有重生得救的功用,这种精神分裂式的信仰,在很多教会中比比皆是。又如,有的教会强烈反对牧师穿牧师袍讲道,却又规定牧师讲道必须西装革履,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主耶稣基督曾亲自说过,上帝是个灵(或无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很多人读圣经的时候,把自己的理解代入,却认为是圣经的教导。诚如教父所言,圣经是无误的,但是各人的理解却不是无误的,故此我们需要教会的训导。那些把自己的理解当成是圣经教导的人,其实是一个瞎眼者,若是他还把自己所谓的领受告诉人,他就成了瞎眼的领路者,这样的人与跟从他的人只会掉入魔鬼的陷阱中。所以,我坚决不认同某些基督徒的聚会中,没有牧师的教导,只是信徒个人按所谓的亮光彼此分享,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信徒之间不能互相劝勉,而是在聚会中,应该有牧师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若实在没有有资格的传道人,也可以读一些圣教会公认的著作。人人都知道,看病都必须找经过正规医学训练的医生,为什么在学习圣经的时候,却不愿意咨询经过正规神学训练的牧师呢?

其实,所谓的心灵与诚实,在希腊文中指的是圣灵与真理,敬拜上帝是在圣灵里,也是在基督里,因为基督就是真理(约146)。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从来没有违反过上帝所规定的律法,相反他恪守礼仪、遵纪守法以完成上帝赋予的使命,诚如圣经所言,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罗104)他自己也说过,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518)在这律法中自然也包括了事奉上帝的各样礼仪。主耶稣更是在圣福音书中设立了两大圣礼——圣洗礼与圣餐礼作为教会的圣礼,成为基督徒的入门仪式和生命成长的奇妙圣事,怎么可以说礼仪不重要而关系重要呢?一个不愿意接受圣洗礼的人,能是一个真诚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他个人救主的人吗?一个不愿意遵守圣餐礼的人,能是一个与主有良好关系的基督徒吗?使徒圣保罗也提醒在崇拜中有混乱现象的哥林多教会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而教会的崇拜礼仪正是给予基督徒一个规范,叫人晓得崇拜上帝不能按自己的喜好而行,遵守教会的秩序正是一个基督徒与基督有美好关系的明证。

那些宣称基督教不是礼仪,而是关系的观念,与宣传一双男女只要关系美好就可以同居,而不需要办理结婚登记一样荒唐、无知、可笑。

那基督徒是否可以不参加教会呢?我认为,基督徒若是否定与教会的共融,只高举所谓个人与上帝的生命关系,同样是无知的说法。英国圣公会约翰?斯托得牧师认为,福音派主要的盲点之一,就是侧重宣扬个人得救,却不重视叫人进入得救的群体。教会是耶稣基督建立的,圣教父称之为基督徒之母。圣居普良就说过如下名言,凡不在教会中的,都不是基督徒,凡不以教会为母的,就没有上帝为父。可见教会对于基督徒得救的重要。使徒圣保罗宣称,圣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若是没有圣教会维护正统信仰,基督徒早已被异端邪说害死了。我不需要列举圣经中关于圣教会的教导,因为实在太多。对于那些熟悉圣经的基督徒,都知道圣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弗123)、圣灵的宫殿(弗220)、羔羊的新妇(弗52527)、方舟(彼前320)、上帝的家(弗219)、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君尊的祭司(彼前25)、国度(彼前29)、葡萄树的枝子(约151-5)、羊群(约1011-16)、金灯台(启120),我想智慧的读者一定能找到更多的例子,我列举这些比喻,无非想说明,教会在基督心中的位置。对于教会而言,既然教会是人所构成,那教会有制度与组织也是必然、合理的,那种不要教会组织的说法显然是不符合基本理性与常识。目前在不同宗派中的教会组织各有不同,这是一个无法反驳的事实,我也无意评论何种教会制度更加优越,固然对我而言,主教制是最好的教会治理方式,但我并不反对其他教会的模式,如,长老制或公理制,毕竟在圣经中也并没有明确的关于教会组织形式的教导,但主教制无疑是古代教会众圣徒明智的选择,并且流传至今。对一个基督徒个人而言,既然加入了一个有形的教会,就必然要受到这个组织的约束,就好像你生活在一个国家中,你就必然无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法律的约束一样。那些否定教会权威、拒绝教会组织者,只会落入再洗礼派的错误中,被宗教改革家们齐声讨伐。那些否定教会治理的人,显然是一个自由散漫者,他们既然不与有形教会共融,那如何真是联系在基督奥妙身体之中呢?

在基督教会中确实有一些人,他们不委身于任何教会,也不参加教会的崇拜,更不会加入任何教会组织,他们自认为只要与基督发生关系就可以了。这些人以为只要在家读读圣经、做做祷告、听听牧师讲道录音就可以追求生命长进了,他们可能也会在网上与一些有相同想法的人互相沟通,在网络聊天室中唱诗、祷告、听讲道,他们把这种聚会方式称之为网络教会。曾有某信徒问我礼拜天不去教堂,在网上聚会可以吗?我反问他,在网上可以举行洗礼、圣餐吗?可见根本没有所谓的网络教会,因为网络根本不具备教会的基本功能,如,圣礼的正确施行。网络最多是基督徒之间互相交流的场合,而这种场合也不过是虚拟的。那些沉溺于网络教会,却不愿意去真正教会的人其实是生命不健全者,他们害怕与人有真实的交流,也不愿意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受到造就,但是圣经却教导我们,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222

当然,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在网络中也可以崇拜上帝,毕竟上帝不会受到环境与地点的限制,但不能因此就可以在家上网而不去参加教会的崇拜。如,那个未受洗的强盗,因着信仰基督,所以被主应许可以与他同享乐园(路2343),但我们万不可得出结论说,因为强盗未受洗也可以得救,所以基督徒也可以不必受洗。主耶稣教导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他也亲自接受施洗圣约翰的洗礼,为我们成为万世的典范(太315)。耶稣基督在世之时,每逢安息日便进入会堂参与崇拜(路416),现在的基督徒岂可不去教堂?有人说,教堂的牧师讲道不行,在网上听道更可以有收获,这样的讲法显然依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耶稣的生命与对真理的理解远远超越世上的众人,因为他就是真理,没有一个人讲道能胜于他(太729),然而他依然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路416)崇拜上帝,难道你比主耶稣更属灵吗?一个与基督身体,就是圣教会没有关系的人,如何能与主耶稣发生属灵的关系呢?

可见,那种宣传基督教只是与上帝的关系,不是教义,不是礼仪,不是组织的说法,是十足的,披着属灵外衣的谎言,轻信如此言论的人,根本不可能与基督发生实质的生命的关系,最多是活在自我的虚假的感觉中。

 

  TAG:弃绝 属灵 谎言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中国基督教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和影响  上一篇:正确理解圣经 回归信仰本源 打印文章   录入:大漠   责任编辑:大漠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